1、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此世所以不传也 ④荆州之民附操者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⑥/②⑤/③④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⑥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浴乎沂,风乎舞雩
A.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不胜杯杓 胜:承受 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丢下
B.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比得上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意:料想
4、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漫 郎
陈与义
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
[注]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元:本来。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颔联写透过镜子看到朋友已双鬓斑白,既有对朋友的同情也暗示自己的一事无成。
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B.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了工人,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竟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D.湖南卫视的亲子真人秀栏目《爸爸去哪儿》是购买了韩国一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栏目版权,中国版的节目整体设置和原版如出一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①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②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自沉思的时候,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开始了自己与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神秘力量的对话。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中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时,才会真正与大自然进行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长的人对于卢梭这句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③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是一种灾难。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他们的日子表面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④独处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讨厌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或友谊。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
(选自周国平《独处的充实》,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独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处是人生中寂寞且充实的美好时刻和体验。
B.独处对灵魂空虚的人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C.独处是生性活泼、喜欢交友的人不能接受的。
D.独处是日子表面过得十分热闹的人最怕面对的。
【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自沉思时,开始与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神秘力量的对话。
B.沉浸在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中时,才能有心灵的感悟。
C.独自面对苍茫群山大海时,才能真正与大自然进行沟通。
D.不善于独处的人,正如卢梭所说的,其灵魂将无从生长。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有独处能力的人根本不与同类交往,不需要爱和被爱。
B.注重灵魂生长的人不拒绝与人交往,也从不会厌烦独处。
C.缺乏社会交往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生活就是一种灾难。
D.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他对别人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以“有‘自我’的人”为前提条件,指出独处虽然寂寞但又有充实。
B.第②段通过比较分析,论证了“闲聊、讨论”不能让灵魂获得生长的观点。
C.第③段提出独处的爱好与性格无关,且分析了爱好独处与乐于交往不矛盾。
D.第④段指出独处可检测灵魂深度,灵魂充实的人之间的交往才是高质量的。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4)记得绿罗裙,_______________。(牛希济《生查子》)
(5)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三岁为妇,_______。(《诗经•卫风•氓》)
(7)_________,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劝学》中“_____”解释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共同原因;以蟹为例指出其因为态度浮躁、不专一,才导致“_____”的下场。
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表达的感慨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类似。
⑶《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虚心纳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若“_____,_____”即可领受到下赏。
9、《游园([皂罗袍])》
①《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②《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③《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运用比喻手法,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短暂与个体渺小感伤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和“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借用这两个意象,表达词人的浓郁愁绪。
(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在六国之下,借此警示勿重蹈前人覆辙,愤郁激切。
11、在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1)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句子是(_____)
(2)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不言己思家乡友朋,主客移位,从对面落笔,衬托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
A.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 五月渔郎相忆否?
D.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2、(1)温庭筠《菩萨蛮》中运用反衬的笔法,表现主人公触景生情、自怜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假设见面的情形,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将个人的遭际和痛苦融入其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推想假如多情的杜牧今日重游扬州,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飘流瀚海③,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 上阕“人静”句,“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
C. “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
D. 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2】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奭为第一。奭,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奭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矢行遣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遣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新唐书•苗晋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B.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C.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D.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尚书省各部所属为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其职位等阶低于丞相、尚书、员外郎。
B. 车驾,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有时因为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 不趋,入朝不急步而行,古代臣子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趋是对臣子的殊遇。
D.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常称官吏“有司”,但不是所有官员都如此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苗晋卿选官不公,舆论不平。苗晋卿主持吏部选官事务,将没有学识的张奭评为第一,想以此攀附皇帝宠臣张倚,受到很大非议。
B. 苗晋卿推行教化,恭敬有礼。苗晋卿充任河北采访使三年,政令教化得到广泛推行,告假回到壶关故里,望见县门时就徒步前行。
C. 苗晋卿具有声望,受人排挤。安禄山反叛时,杨国忠忌恨苗晋卿有声望,上奏皇帝让他镇守东道,遏制贼军。苗晋卿违旨未就职。
D. 苗晋卿历任要职,深受器重。苗晋卿多次被授予高官,唐肃宗任命他为左相,唐代宗特别优待他,并让御史召他到小延英殿议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至,必立饮,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
(2)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以“冷与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