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名余曰正则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制芰荷以为衣兮 D.回朕车以复路兮
2、下列关于《茶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B.常四爷是旗人,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但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D.刘麻子、唐铁嘴、 黄胖子、秦仲义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段日子,他一门心思扑在文化馆的展厅里布置自己的画展,对外界的事充耳不闻。
②这家公司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势下,惨淡经营,快支撑不下去了。
③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况且已经收买了女间谍,正该出奇制胜。
④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以喜剧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⑤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城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 发送量节节攀升,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⑥在太平天国后,山西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竟又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搴:采摘
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B.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怜而王我 怜:怜惜
C.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字:书信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
D.陈王昔时宴平乐 宴:宴请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寝:丑陋
5、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B.“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C.“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D.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红岩(节选)
①夕阳斜照着流水,碧绿的江面上摇曳着耀眼的金光;成瑶无心去看这些,她兴奋的脸蛋在晚霞中映满了光彩。“二哥,别看嘉陵江了,你听我说嘛”“你说吧。”成岗的目光正望着远处的一片红岩,不肯移开。那是中共办事处住过的地方有名的红岩村。
②“二哥,我跟你说嘛!许多同学都要走了……”成岗回头看着妹妹,从那双认真的眼光中他发现这个少女已成长为一只练羽的海燕,只待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雨!
③“真的!到农村去,马上就要出发。”妹妹说得很兴奋,一双晶亮的眼睛珍珠般地闪耀着,她渴望去参加农民起义,参加武装斗争,到山上打游击,过那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战斗生活。可是看到得哥一直没有回答她的话,少女明亮的眼光很快就变得暗涩了:“你一定又说我年轻不懂事,不让我去……”
④成岗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妹妹的心事他已经猜透了,但并不急于插话。“二哥,我们班上走了三个,最近还要走……我多么希望……”
⑤“希望总是有的。但是希望不是幻想。”成瑶看了看二哥,她不太满意这种抽象的回答。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话头转:“哟,我的书包咧?我的书包咧?”一边叫着,边慌慌忙忙地离开了阳台。很快就转来了,带着神秘的语调说:“专给你带回来的!只许你一个人看!”
⑥成岗从书包里翻出一叠粉红色的打字纸,“《挺进报》?”他迟疑了一下,沉下脸问:“把这拿回来干啥?”“给你看的。”成岗摇摇头,声音里带着妹妹难以理解的责难:“谁叫你带回来的?”成瑶惶惑地望着成岗。她满腔的热情,被迎头的冷水浇灭了。成岗指着《挺进报》严厉地说道:“这东西以后不准带回家来,给人发现了可不是好玩的事!”妹妹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激动地反驳着:“我没有碰到危险!”“你太冒失了”。成岗摇了摇头,“这不是勇敢而是冒险!难道你没有看见到处都在搜查《挺进报》?车站、码头,到处都有特务!”
⑦“危险?我是冒失鬼?”妹妹的脸蛋气得失去了血色:“怪不得人家说你当了厂长就变了!你——胆小,你——不敢和过去的朋友来往!你……好,好!我不连累你……泪珠沿着她痛苦的面颊往下涌流。她曾经那样信任、尊敬……她难过了,夺回《挺进报》,几下撕得粉碎,一把塞进书包,转身冲进自己的小屋,失声痛哭……
⑧微带寒意的薄雾渐渐散开,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显现出起伏的淡影,迎着初升的旭日,鸟儿清脆地叫着,飞向远方。在一块伸向江岸的悬岩上,成瑶已经坐了好久——昨晚上她睡得不好,噩梦缠绕着她:时而仿佛是大哥回来了,说要带她到延安去;时而是华为(重庆大学生)周身流血、和她同关在警备司令部;时而又挤在船上,二哥和她一道,那份《挺进报》被发现了,她藏来藏去,不知怎的老是在书包里。天还没有亮,她就被梦中追上船来的戴黑眼镜的特务惊醒了。
⑨最近以来,她的心境很不平静,狂热的心使她特别容易兴奋,也容易激动,和二哥闹别扭的事,早就像阳光下的乌云样散去。成瑶感到内疚和羞愧:自己按着书包,心里还咚咚地跳着,怕特务检查,反而说二哥是胆小鬼!二哥的话并没有错啊,勇敢不是冒险。她又渐渐回想到过去:是二哥给刚学扎发辫的自己,讲八路军抗战,讲敌后游击队,讲毛主席和延安。上高中那年,二哥有天深夜才回家,一进门,就悄悄告诉自己,在飞来寺中苏文协,他真的见到毛主席了,看见毛主席和周主席从他面前走过,他忘记了还有特务监视的危险,禁不住高声喊着“毛主席万岁!”还有二哥生日那天,煮好了面,他却不回来,妈妈说:“呃,又是在车间。”果然在车间找到了他,满身油污和工人一起干活。回家的路上,她高兴地告诉他:“二哥,你多么像个工人!怪不得别人都说你这个厂长没得一点架子,可二哥的脸色立刻阴沉下去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和工人在一起……
⑩许多往事的联想,使成瑶激动地感到自己忽然聪明了,猜到了许多事情:她自己不是保守秘密,没有把参加新青社的事告诉二哥吗?二哥定和自己一样担负着秘密的工作任务,也许,他和大哥一样,是个最勇敢的共产党员。
⑪从对岸开航的早班渡轮靠了岸。过会儿,轮渡划子又鸣鸣地叫了两声,开向对岸,这时天色大亮。成瑶想着也许二哥正等着她咧,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⑥段成岗用“希望不是幻想”表明态度:他特别不希望成瑶跟她的同学到农村去。
B.第⑦段成瑶对二哥的批评口不择言,说明她当时不懂哥哥的理性、隐蔽战斗的主张。
C.第③段插叙成瑶做梦的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她在复杂斗争环境下的焦虑紧张情绪。
D.第⑨段“立刻阴沉”,是因为成瑶的话使成岗意识到没有厂长架子可能带来的危险。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成岗对妹妹正在成长为一名革命者的欣喜。“练羽”是指她尚待历练成长。
B.文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夕阳斜照”“旭日初升”“天色大亮”的时间变化,对人物心理有暗示作用。
C.小说刻画人物手法细腻,通过正面描写成岗革命经历来表现他沉着冷静、理智成熟的作风,表现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D.小说运用神态、动作、心理等手法刻画成瑶,第⑧段中两处有关眼神的描写,生动传达了她由兴奋到失望的情绪变化。
【3】小说中多次提到的“书包”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述时交替使用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请简要赏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不逾矩。”
(3)故令有所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学无忧。
(4)大学之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止于至善。
(5)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笃行之。
(6)惟君臣相遇,___________,则海内可安。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桑叶凋落比喻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空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也
(2)苍山负雪,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
(4)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夜,短松冈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情叙事,在离愁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无所凭借在无穷的时空里自由遨游。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蔺相如避让廉颇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蔺相如的爱国之情。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一个过渡句把全词连起来,以“______”对上片景物描写进行概括,又以“______”引出下文对周瑜的赞颂。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与孙权有关的风流遗迹“______”,表达江山寂寞、不胜今昔之感;又借百姓在“______”祭祀的场景,体现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正告。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水口行舟①(其一)
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 “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 “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 “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2】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与其《观书有感》(其一)所蕴含的理趣分别是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C.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指在本名外所起的表德行或本名含义的名字,社交场合自称己名,称他人之字表敬。
B.“君子”的词义与“小人”相对,原本指地位高的人,后多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
C.“寓言” 在《庄子》一书中是指借有才德的长者或先人的话语来讲述深刻道理的一种论说形式。
D.“公子”在先秦时指诸侯的儿子,后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对官僚贵族子弟的一种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耳曾与孔子相会,孔子在告别李耳后对弟子们关于“鱼”“鸟”“兽”“龙”的一番话,彰显了孔子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李耳的境界远超常人。
B.李耳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目睹周室衰微,决意隐居,西出函谷关时,在关令尹喜的强求下,他著书五千余字,分为上下篇,随后便隐居而去,结局无人知晓。
C.庄周是战国时人,他涉猎广泛,其学说内容广博,有不少文章抨击儒家、墨家学说,他的语言汪洋恣肆,文辞宏瞻,以此展现自己的性情,而诸侯王公,无法采纳他的思想学说。
D.《史记》的列传多遵循“以类相从”的法则,将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与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放在同一篇列传中,可见司马迁认为韩非的思想受到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思想的影响。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2)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15、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写作。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块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鲜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有一天,他发现了这片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作:耕地、播种、浇水、锄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农夫渐渐老了,死了。农夫的儿子很懒,他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播下种子以后不施肥、不松土、不浇水,他再也不管了。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成的庄稼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
读完这篇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