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三国演义》攻取雒城时,魏延违了军令,但是两次活捉了泠苞,刘备认为魏延此功可赎其罪。对于泠苞,刘备先放后杀,其用意都是显己之仁、收买人心。
B. 《明天》中王九妈、抬棺材的脚夫等一干人凡开过口、动过手的人,在办完宝儿丧事以后,吃过晚饭便回去了,这足见人情如纸般凉薄。
C. 鸣凤有“美丽的梦想”,然而梦毕竟是梦,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冰冷的现实一次次击碎她的梦想,她的出身决定了在这个世界上,梦想是不能成真的。
D. 翠翠第二次在白塔下的菜园地里被祖父询问到自己对婚事的主张时,把头低下不理会,只顾用手去掏葱,表达了她对大佬明确的拒绝之意。
E. 奥菲利亚把哈姆莱特的疯癫行为告诉了波洛涅斯,波洛涅斯觉得失恋才是哈姆莱特发疯的真正原因,认为这种事情不能隐瞒不报,于是决定去见国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的同时,完成了一次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B. “五一”小长假首日,从久负盛名的黄鹤楼,到拥有美丽传说的古琴台,再到古色古香的磨山楚城,来湖北武汉旅游的各地朋友不绝如缕。
C. 当“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的必然选择,于是民营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授资控股实体便应运而生。
D. 对于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高考都将是青春的记忆,成长的历练。就像生活中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样,不要逃避、全力以赴。考完以后,继续前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思成先生殚见洽闻,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预言到今日北京的“大城市病”,这充分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
B. 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
C. 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同学们复习备考,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一心扑在工作上,宵衣旰食,兢兢业业。
D. 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拥有成功经验,可以作为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非洲的前车之鉴。
②从柳忠秧的《岭南歌》的雄浑豪放、勾魂摄魄,想到当前诗歌的疲软、轻飘,我感到,今日诗坛,也应呼喊诗的真情,呼喊诗的黄钟大吕。
③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政府部门重点是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切记越俎代庖。
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看梨等是新疆不同地域果品的代表,但是说到新疆水果的后起之秀,伽师西梅绝对是一大有力竞争者。
⑤雷锋离世几十年,他留下的“雷锋精神”却从未消失,每个年代“雷锋故事”均可信手拈来。“雷锋”二字成为乐于助人的代名词。
⑥关于核武器政策,特朗普本人和媒体各执一词,特朗普否认自已有扩大核武库的打算,但他承认美国的核武器需要进行更新和现代化。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干部任免需要举直措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促进国家的兴旺和事业的成功。
②最近天气反常,前一天穿羽绒服,后一天穿薄衬衫。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人们经历了一日三秋的变化。
③届时我们在宴会上摔杯为号,潜伏士兵将蜂拥而出将敌人制伏,我们就能折冲樽俎,一举获得成功。
④高三时间太紧,同学们感觉每天陷入了题海,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因为那些资料让人不忍卒读。
⑤不管寿命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和谐共处。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
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武侠小说以江湖规矩来铺设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书剑恩仇录》到封笔之作《鹿鼎记》,贯穿着金庸对武侠小说最基本结构的反思,体现出不同的江湖哲学。《书剑恩仇录》是金庸首次对武侠小说的尝试,其主角陈家洛与乾隆为同胞兄弟。在随后的过《碧血剑》中,主角袁承志被设定为晚明名将袁崇焕之子。早期的金庸小说将重视血脉门阀的价值观带入到江湖中来,其后金庸越来越觉得这种江湖论调存在太多问题。于是在《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等几部小说的主角设定中,人物越来越倾向于平民化,越来越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作为支撑。狄云是湘西的农家子弟,石破天是梅芳姑口中的“狗杂种”,令孤冲是岳不群夫妇收养的孤儿,韦小宝更是低贱到极点。小说主角的变化,体现了金庸对江湖的哲学反思,以武功来论道的江湖规矩,不再是血脉门阀的翻版。但是金庸最后为什么要写《鹿鼎记》这样一部似是而非的武侠小说呢?韦小宝的角色是对传统武侠小说的一次彻底的反叛,他既没有资历,也没有武功,也不具侠客情怀,但通过政治手段将朝廷和江湖同时玩于股掌之间,足以诛杀像冯锡范、洪安通一样的顶尖高手,成了江湖世界的王者。真正的江湖就是政治,正是韦小宝这个神奇的小人物揭开了江湖世界最神秘的面纱。正如古希腊世界的伯罗奔尼微联盟与提洛联盟在战斗中两败俱伤之后,英雄的时代就此沦落。同样,当岳不群从左冷禅手中攫取五岳剑派大权,任我行从东方不败手中夺回日月神教之后,江湖的英雄时代也拉下帷幕,令狐冲和任盈盈只能在一曲笑傲江湖中唱出江湖世界的挽歌。
(节选自《三种江湖:金庸对武侠小说的哲学反思》
【1】根据文意,各用4个字概括金渐小说所体现的三种不同江湖哲学。
【2】简要概括韦小宝形象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画线句子的内涵。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扬子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一诗中,写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传神地写出潭中鱼儿忽然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的样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以“____________”的举动来开解自己。
9、(1)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韩语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用“昵昵女儿语”来形容乐声轻柔细腻,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对大鹏的行为提出“____”的质疑。
(2)《诗经·氓》中女子用“________, _____”两句回忆儿时欢乐时光。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不畏挫折、始终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2、按要求填空。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______》)
(3)《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思
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①。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注释:①碪:砧子,过去坧女撝衣用的石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夏天烈日当空,热得让人几乎不能禁受,可喜的是秋天来到了,园林一片秋色。
B. 颔联紧承上联续写秋色,阴云遮日,露气侵帘,初秋的凉爽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
C. 颈联情景交融,衰发与落叶、苦吟与碪声,意象互相映衬,将情感与景色有机融合。
D. 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由景到情,重在抒情议论,过渡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听雨堂记
乙未,中郎①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②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③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①即袁宏道,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③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
B. 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洁身自好
C. 庶几得遂于晚岁 庶几:或许,大概
D. 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不啻:无异于,不亚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 或可以免于功名
B. 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而乃违性乖质
C. 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乃欲学陶
D. 其乐尚减于吾辈 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 为自己的闲居之所题写匾额“听雨”
B. 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 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
D. 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5】阅读第一段和注释②,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
【6】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列出了国家文化公因建设的内容: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材料二: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后,某报征集解读这三个文化公园的文章,请你从 以上三个文化公园中选取一个,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