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内江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  ①  不同于西方  ②  靠内部的工业化,  ③  靠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和掠夺崛起;  ④  不同于其他许多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曾经完全丧失了历史的连续性,被迫在经历了完全的殖民化过程后再独立。中国  ⑤  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⑥  它的历史的连续和现代化的国家转型一直在持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只  也 既   / 那么

    B. / 既  又 也   虽然  但

    C. 不但  / 还  而且 因为  所以

    D. 既   仅  / 并且 不是  而是

     

  •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本右翼势力的危言危行应引起亚洲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警惕。

    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西方谚语,但现实中许多人屡屡掉进了所谓“免费”的陷阱中。

    ③在“创”时代,一些新行业不断涌现,既带来就业创业的机会,也存在着职业伦理缺失的问题。比如,时下的网络主播,可谓泥沙俱下

    ④虽刚入春,但天气晴朗,无风的原野异常温煦。在这舒适的环境中,他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⑤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强大需求和健康产业的强力助推下,很多新型的体育场地应运而生

    ⑥各地经销商的订单多得处理不过来,这让公司的张总经理也忙得乐不思蜀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 3、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向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 某饮料广告在广谣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 罪过 !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 善哉! 阿弥陀佛!”

     

  •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 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 5、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尊居上位,官底卑处下位。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皇帝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A.坐东面西

    B.坐西面东

    C.坐南面北

    D.坐北面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

    近日,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①”。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节选自《东西南北·看人物(上半月)》2016年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节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

    【注】①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B. 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

    C. 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

    D. 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成英文后会逊色不少。

    E. 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

    2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贯中西。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

    B. 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C. 注重人才培养。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

    D. 个性鲜明。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3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的譬喻,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这两句诗中。

    (3)苏轼《水调歌头》寄托了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魏尚典故,抒发了渴盼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蜀道难》中,李白极写了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场面,大呼其险后,不禁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躬耕南阳时不求扬名,只愿在乱世中保全性命的心态。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苟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就会变得如同圆规所画一般,所以对于君子来说,想要智慧明达、行为无错,就一定要“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__________”一句包含时间、人 物、地点,表明了全词抒写对象;下阕词人感叹人生犹如一场梦,只能“_________”。

    (3)歌曲《在水一方》的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改写了《诗经·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 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对酒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① 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② 裁:写诗

    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石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太祖崩,褚号泣呕血。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甚亲近焉。明帝即位,进封牟乡侯。褚薨,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许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B.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C.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D.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 太祖,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例如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有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文中指的是曹操。

    C.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臣。

    D.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褚智勇双全。 汝南葛陂率领万余贼人攻打他所在的壁垒,许褚掷石杀敌,敌人不敢前进,他还假装与敌人议和,获取食物。

    B. 许褚官运亨通。许褚投靠太祖后,受到太祖赏识,当天就被任命为都尉,做了近身侍卫,后来因征讨张绣,以军功升任校尉。

    C. 许褚为人心细。常从士徐他等人想要刺杀太祖,许褚提前察觉而守在太祖帐中,击杀了徐他等人,太祖更加亲近和信任许褚。

    D. 许褚谨慎重义。许褚生性谨慎,奉守法度,持重话少,太祖去世时,许褚哭泣吐血,以报答太祖的知遇之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

    (2)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瘟疫无情,却总有一些瞬间温暖人心。近日,老人捐款的新闻屡屡出现,令人动容。87岁老人倪素英,拿出毕生积蓄20万捐献给武汉;68岁大爷李学明是一名环卫工,他将五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疫区;还有老人靠捡垃圾维生,却将攒到的9000元全部捐给村委用于疫情防控……

    然而在带来感动的同时,这些新闻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觉得这些老人的捐款不论多少,都是对家国同胞的深情厚谊,不收就是对他们赤诚之心的辜负;也有人担心,老年群体本属全社会应予关爱的对象,若收下辛苦积攒的捐款,无异于将老人的晚年推向危险边缘。

    就此,立德中学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请你从正方“该收捐款”或反方“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写一篇总结陈词。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