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 ① 没有抛弃诗歌主体性, ② 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 ③ 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④ 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不仅 | 而且 | 因为 | 因而 |
B | 既 | 又 | 因为 | 因而 |
C | 不但 | 而且 | 而是 | 从而 |
D | 虽然 | 但是 | 而是 | 从而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一位好朋友的新居刚刚落成,就诚挚邀请我到他的新居看看,我说:“一定会赏光的”。
B. 李教授病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亲切地和他聊天,说道:“欣闻康复,特致祝贺之忱。”
C. 张强发了一则寻物启事:本人不慎在学校餐厅丢失一串钥匙,如有拾到者,请及时奉告。
D. 吴医生治好了不少患者的顽疾,有一位患者送了一面锦旗,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将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脖子。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
B. 单于,匈奴称其最高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单于,是汉译的简称。
C. 孝文,汉帝刘恒谥号。《律法》为“文”,但汉以孝治国,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D.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十世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诗经的各种折腾,逐渐 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 。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 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出,无异于 。
A.淡忘 不知所云 割裂 火上浇油
B.淡忘 不甚了了 剥离 雪上加霜
C.遗忘 不知所云 割裂 雪上加霜
D.遗忘 不甚了了 剥离 火上浇油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 以示褒宠。
B. 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 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 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火爆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功能强大,火爆全球。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
B.ChatGPT不仅能与人类进行互动,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C.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
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醒: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加注重创新力?
C.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D.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接近一个真实的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
①汽车驾驶员 ②流水线操作员 ③精神科医生 ④特种警察 ⑤市场信息编辑 ⑥电话热线客服 ⑦艺术工作者吧 ⑧保险销售员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⑤⑥⑧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2023年3月31日,意大利对ChatGPT下了封杀令,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开始立案调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后再施行,会有“______,______”的好处。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清晨进谏,晚上便被贬黜的原因。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女才艺颜值让人叹服妒忌。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不吸取教训会令人痛惜的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蜀道难》中既有送友人人入蜀时“______”的问询,又有“______”的劝告,全文融情于景,饱含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醉梦里回忆当年“______”的气势,但回望现实,又发出“______”的悲叹。一位落魄英雄的形象如在眼前。
8、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和“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临尾时,谆谆告诫后主应当自谋,“_______,_______”,深思先帝遗诏。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琵琶女的动作写出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和克服了矛盾后欲一吐心声的心理状态。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箫声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两空中任选一空作答。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游动欢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写莲花以喻君子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代价才开辟了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思。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嘉兴①
【元】萨都刺
三山②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
春风一曲鹧鸪词,花落莺啼满城绿。
【注】①本诗是作者由大都(今北京)到福州任职,途径嘉兴所作。②三山:指福州。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试作简要分析。
【2】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正德改元,刘瑾窃柄。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留中。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寻擢陕西提学副使。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屈服
B. 用李东阳荐:任用
C. 众莫敢为直:伸冤
D. 初相得甚欢:投合
【2】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阁制敕房舍人:明代中书舍人的一种,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题奏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B. 进士:明代殿试中选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C. 吏部:吏部为管理文武官员的机关,负责考授、升调、封爵、世职、恩荫、出继、入籍、终养等事务。
D. 书院:起自明朝的书院有考课式和会讲式。考课式书院重授课、考试;会讲式书院强调讲会、论辩。东林书院便是会讲式书院。
【3】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何景明年少扬名,仕途曲折。十五岁中举,十九岁成进士,做官之后经历了被免官和久不提拔之事。
B. 何景明为人正直,宁折不阿,刘瑾窃权,上书许进,劝诫语气激烈;乾清宫受灾,上疏直言皇帝为政之失。
C. 何景明精于治理,善于教学。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何景明惩治了廖銮的随从人员。又选拔优秀生员,亲自为他们讲经,让更多学生了解了经学。
D. 何景明蜚声文坛,成就显著,与李梦阳不仅在诗文上相互唱和,在文学观点上也一致,同属“四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2)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春节过后,人们都开始了自己的规划:努力让收入更高一些,换个大点儿的房子,希望订单接到手软,祈盼考上心仪的学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丰富而多彩;每个家庭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充实而笃定。
新春伊始,国家也开启了新的征程,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随即召开,诸多大事、要事、喜事接连登场,宏伟的蓝图已经铺展,美好的未来等待开创。
作为家庭成员和国家公民,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发言,分享你对“家与国”话题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