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吉林通化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与“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现在为渊源”一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一拉动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B.现在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未来。

    C.一个时代的思潮,不单纯只由这个时代而产生。

    D.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已经发生的就让它过去。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该市环保局围绕群众关注的环境质量为主题,标本兼治,敢于动真碰硬,对突出问题出重拳,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等各项治理任务落实到位。

    B.近日,南昌高新区的许多地方多了一款黑绿相间的共享电单车,这种两轮电动自行车,也是下载专门手机APP并扫码付钱的方式运作的。

    C.如果水稻亲本“去镉”成功,那袁隆平院士对人类粮食的贡献将是空前的,他不仅解决了人类“吃得饱”的问题,还解决了“吃得安全”这一大难题。

    D.波提切利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达到诗般的美化,这次展览活动让观众观赏和品味其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获得美的享受。

  •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孩子们穿着白麻布衬衫和短裤,蜂涌前来,他们一边三三两两地走着,一边斜(nì)着拴在苹果树上的那条毛(péng)蓬的狼狗。

    B.一条乡村的小河,迈着急疾的步伐,忘我地奔流不息,两岸大山高(sǒng)着,村庄座落着,大树(chù)立着。

    C.这个镇子和前两个镇子一(mú)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上(qún)集着一群人,在炎炎烈日下,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

    D.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biāo)肥体壮,光着秃头,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kuāng)眼镜。

  • 4、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 )

    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 游戏用户 游戏非用户

    B. 游戏玩家 游戏非玩家

    C. 游戏大神 游戏菜鸟

    D. 游戏土著 游戏移民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③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某国如今经济状况已每况愈下,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④一旦手机出现问题,存在里面的通讯录很容易就付诸东流,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⑤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⑥今天,我们需要一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儿女

    ①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作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

    ②当时我独自回到上海,走进空寂的租寓,心中不免虚空起来。

    ③晚上整理房室,把剩在灶间里的篮钵、器皿、余薪、余米,以及其他三年来寓居中所用的家常零星物件,尽行送给来帮我做短工的、邻近的小店里的儿子。只有四双破旧的小孩子的鞋子(不知为什么缘故),我不送掉,拿来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后来看到的时候常常感到一种无名的愉快。

    ④朋友们说我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最年长的不过九岁。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孩子们——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

    ⑤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

    ⑥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于——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幕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em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⑦于是我在心中默默地批判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没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⑧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布置着稿纸、信箧、笔砚、墨水瓶、浆糊瓶、时表和茶盘等,不喜欢别人来任意移动,这是我独居时的惯癖。我——我们大人——平常的恭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例如磨墨,放笔,倒茶等,都小心从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⑨儿女对我的关系如何?我不曾预备到这世间来做父亲,故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觉得非常奇怪。我与他们(现在)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关系!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而狂进杯中之物,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我真不解他们的心理。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1928年夏作于石门湾平屋

    (取材于丰子恺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批判:批驳否定

    B.悬念:惦记思念

    C.端详:端庄安详

    D.穷屈:拘谨屈从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更强的加味”指作者除了有对儿女们的关心与悬念,还有对普天下孩子们的童真与天性的尊崇。

    B.第⑧段中,面对儿女们天真的行为,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不耐烦到欣赏,最终到遗憾无奈。

    C.在记叙“吃西瓜”事件时,认为对于生活的表现,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比音乐的、诗歌的肤浅。

    D.这篇文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挖掘宏旨精义,用语质朴自然,亲切率真,散发着恬淡的人文情味。

    【3】第①段中写作者回忆送儿女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结尾处作者说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在自己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5】文中提到世人“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请从《红楼梦》贾政对待宝玉的相关言行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这种观念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忠告南宋当权者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要以刘义隆草率出兵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 《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音渐至无声之后突变激越的两个比喻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达思想集聚阻塞后才有作为,只有从神色或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的道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  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的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体现出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青年要有新担当。《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毅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杜甫心忧国事、朴素深沉的爱国情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控诉男子行为没有准则、反覆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中春夏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晁补之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一,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注)①《诗经·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后车即副车,跟在后面的从车。②《晋书·陶渊明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曲躬即弯腰行礼,引申为屈身事人。③《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即位,(光)乃 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钧泽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描写渔人偏居江湖,未曾到过繁华都市,只能依靠江湖谋生的令人唏嘘的艰苦生活。

    B. 晴日泛舟,笑语相属,欢歌互答;日暮归散,烟波江上,绿洲微茫。诗情画意盎然,让人神往。

    C. 本诗‘‘因事立题”,述写世事,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缘事而发”的写作手法基本相同。

    D. 本诗先写渔家孤傲性格,接着写渔人生活,最后用典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相关,脉络清晰。

    2本诗最后四句,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吉甫,字弘宪,世为赵人。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年尚少,明练典故。昭德皇后崩,自天宝后中宫虚,恤礼废缺。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李泌、窦参器其才,厚遇之。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长史。贽之贬忠州,宰相欲害之,起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心焉。既至,怨,与结欢,人益重其量。改郴、饶二州。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

    宪宗立,以考功郎中召,知制诰。俄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吐蕃遣使请寻盟,吉甫议:“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注】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帝辞其使。中书史滑涣素厚中人刘光琦,凡宰相议为光琦持异者,使涣请,宦人传诏,或不至中书,召涣于延英承旨,即为文书,宰相至有不及知者。由是通四方赂谢。吉甫请间,劾其奸,帝使簿涣家,得赀数千万,贬死雷州。由是帝愈倚信。

    元和二年,杜黄裳罢宰相,乃擢吉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吉甫连蹇外迁十余年,究知闾里疾苦,常病方镇强恣,至是为帝从容言:“使属郡刺史得自为政,则风化可成。”帝然之,出郎吏十余人为刺史。又度李锜必反,劝帝召之,使者三往,以病解,而多持金啖权贵,至为锜游说者。吉甫曰:“锜,庸材,而所蓄乃亡命群盗,非有斗志,讨之必克。”帝从之。诏下,锜众闻兵兴,果斩锜降。以功封赞皇县侯,徙赵国公。

    德宗时,义阳、义章二公主,诏起祠堂于墓百二十楹,费数万计。会永昌公主薨,有司以请,帝命减义阳之半。吉甫曰:“昔汉章帝欲起邑屋于亲陵,东平王苍以为不可。故非礼之举,人君所慎。请裁置墓户,以充守奉。”帝曰:“吾固疑其冗,减之,今果然。然不欲取编民,以官户奉坟而已。”吉甫再拜谢。帝曰:“事不安者言之,无谓朕不能行也。”

    八年,回鹘引兵自西城、柳谷侵吐蕃,塞下传言且入寇。吉甫曰:“回鹘能为我寇,当先绝和而后犯边,今不足也。”既而果边吏妄言。自蜀平,帝锐意欲取淮西。方吉甫在淮南,闻吴少阳立,上下携泮,自请徙寿州,以天子命招怀之,反间以挠其党。会讨王承宗,未及用,会暴疾卒,年五十七。帝震悼,赙外别赐缣五百恤其家。及葬,祭以少牢,赠司空。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一》)

    【注】异牟寻,南诏第六代国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怨,与结欢    置:放弃   B. 帝使簿涣家     簿:登记

    C. 事不安者言之   第:次第   D. 今不足也     虞:忧虑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B. 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C. 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D. 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翰林”,古代的官名,始设于唐代,由文学侍从中的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担当诏书的起草乃至机密文件的制定工作。

    B. “方镇”,也称藩镇。唐朝政府在边要州地设置都督府、节度使、经略使,后演变为“藩镇”,父死子袭,掌握军政大权,雄据一方。

    C. “薨”,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的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宠妃死称“薨”,一般人死称“卒”。

    D. “少牢”,指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只,称为“少牢”;用牛、羊、猪各一只,称为“太牢”。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吉甫气量宏大,胆识过人。与陆贽的交往,体现了他非凡的胸襟;而在郴、饶二州任上,他则用行动消除了大家对神怪的恐惧心理。

    B. 李吉甫阅历丰富,洞悉时弊。正是他的让刺史能够自主处理政事的建议,才使社会风气得以转化,方镇放纵的弊病得以消除。

    C. 李吉甫明典遵礼,敢于谏言。他用汉章帝的事例来劝喻皇帝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而他的建议也得到了皇帝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D. 李吉甫远见卓识,知人明事。他知道李锜必会造反,并果断劝说皇帝予以讨伐,而对回鹘将要侵犯唐境的谣言也给予准确的分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李泌、窦参器其才,厚遇之。

    (2)自请徙寿州,以天子命招怀之,反间以挠其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几个片段:

    ①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②1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③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④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