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论语》作为语录体作品,其编纂方式可能与鸟巢构建方式类似。 _。只看到单根树枝而看不到鸟巢整体,不分析每根树枝在鸟巢中的结构性作用,就会感到树枝堆放散乱无序。
①如支撑底部、平衡重心等
②如短长、粗细、木种不同等
③鸟巢由树枝搭建而成
④发挥特定的结构性作用
⑤每根树枝既有自身固有特征
⑥又作为鸟巢有机组成部分
A.③⑤⑥②①④ B.③⑤②⑥④① C.⑤②③④①⑥ D.③②⑤①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就是要对医疗机构主体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否则,不能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一切改革都将无从谈起。
B. 其实,不论网络剧还是电视剧,叙事动人的关键在于其是否会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社会的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
C. 据报道,不少服务行业长期借口“试用”为名,廉价甚至免费使用劳动力,试用期一结束,立马把人赶走,以此来降低成本。
D. 各地方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部署,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和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削减 (xuē) 特辑( jí) 霎( shà)时间 中规中矩(zhòng)
B. 戕害 (qiāng) 引擎( qíng) 着( zháo)眼点 实报实消( xiāo)
C. 醇厚 (chún) 戳穿 (chuō) 破天慌( huāng) 骈手胝( zhī)足
D. 尺椟(dú) 痕迹 (hén) 预( yù)选赛 张口结(jiē)舌
5、下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图案①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②采用动漫风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B.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C.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D.图案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① 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恍惚
田洪波
这是一件真事。
那时候我还小,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吧。家里的粗重活并不需要我动手,因此我就有了和他接触的机会。
他是开东风牌汽车的司机,几乎个把月就会为我家拉一次煤。
他的脸很黑,长得块头很大,大约有一米八十多吧,手掌在我面前撑开像个芭蕉扇。我常出奇地看他,管他叫黑叔。
黑叔和我父母是朋友。但在那个年代,即使有朋友的关系罩着,当黑叔把一车上好的煤拉到我家门前时,实际上,我的父母早为他准备好了饭菜。这在当时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不管给谁家拉煤都是如此招待。全家人会忙着卸煤,而司机则可以自顾自地进屋喝酒吃菜。
黑叔曾和父母客气过,但父母依然不肯怠慢他。当黑叔把车的一侧档板打开后,父母就会把他让进屋里,备好了热水让他洗手,烫好了白酒给他解乏。
黑叔盘腿坐在炕上享用喷香的饭菜时,我会把手指下意识地伸进嘴里,躲在外屋门角羡慕地看着他。开始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黑叔发现了我,就把我悄悄叫进屋。
黑叔的面前,摆放的是炒鸡蛋,油炸花生什么的,还有白晶晶的大米饭,冒着醉入的袅袅香气。
那时有“大米饭,炒鸡蛋,撑死王八蛋”的说法。我就经常在心里念叨这句嗑儿,直到黑叔会意地用筷子夹菜给我吃,我才再没有在心里冒犯过他。
黑叔有时会笑着问我,上学没有?或者问,就快上学了吧?我下意识地摇头或点头。黑叔接着叹息一声,人一定要有知识才行,然后会望着我出一会儿神。
有次黑叔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就是说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
我几乎不假思索,开汽车,像叔叔一样!把黑叔给说笑了。但他的脸很快又严肃起来。记着,人长大了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你可以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可以研究一些难题,做一名科学家或者专家。人没有知识,很多时候会寸步难行的,就是一个干苦力的躯壳。
我会问黑叔一些他家里的情况。我记得问过他,叔叔,你们家里有几口入呢?黑叔半晌才悠悠着说,八口。
我不知道接下来还应该问他什么。后来黑叔给我夹菜,我就吃出了难得的惬意,就非常乖巧的问他,家里就你一个人工作吗?黑叔显然没料到我会问出这样的话,定睛地看着我,点点头,然后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
那段时间,我们一大一小处得好朋友一样。黑叔并不是每次都风卷残云,他会剩下一些饭菜,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小饭盒,把剩菜小心装进去,再用塑料薄膜仔细地包好。黑叔知道我不会把看到的说给父母,因此,黑叔也坚守着偷偷给我菜吃的秘密。有时父母想支开我,但黑叔不让,说,正好我们爷俩唠唠嗑。因此事实上,我们算是同盟。而黑叔答谢父母的方式,就是给我家拉来又大又亮的块煤。
那时候的我是快乐的。我常盼着家里的煤快点烧尽,盼着黑叔的到来。那样我就又可以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了。
那年冬天的时候,我发现黑叔的饭盒大了一圈。而且,我注意到黑叔吃得不是很多。黑叔显得心事重重,吃饭时面对我的提问,常会讶然地抬起头,却并不能马上明白我的意图。有次我忽然问黑叔,你能吃饱吗?
黑叔长时间地瞅我,然后用手扳过我的肩膀,你长大了,以后会有出息的!
很明显,黑叔把饭菜多数都装在饭盒里了。当然,黑叔不会缺少给我的那部分。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家里拉过两次煤,司机却不是黑叔。我小心翼翼,也不敢多问,我怕父母知道我们之间的小秘密。我照旧会倚着门角羡慕地窥探司机吃喝,不过新来的司机却并不待见我,只顾忙活饭桌上的。我多少有些失望,而且开始想念黑叔。
那天睡下不久,我听到父母说话,他们谈到的人正是黑叔。父亲说他出车祸了,好像有可能会被截瘫什么的。母亲叹气,说,怎么会碰上这么档事呢?父亲说,听说,他家老三和老四这学期没考好,老师家访了,他精神有些恍惚,没把好方向盘,连车带煤栽沟里了……母亲又叹气,学习是长久的事,急个啥呢?
我的眼睛在黑暗中犬睁着,眼前浮现出黑叔的笑容,不由在心里问:黑叔还能站起来吗?
(摘编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说“这是一件真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吸引读者。依据真实的细节与对人物心理逼真的描写可判断本文叙述的事情是生活中的真事,具有全真性。
B. 当黑叔问我“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开汽车,像叔叔一样”,然而黑叔严肃地说“人长大了可以有很多选择…很多时候会寸步难行的”,可见黑叔是一个好讲大话的人。
C. 孩子学习不好,黑叔的希望就有可能破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孩子身上浮现,他焦躁、恍惚。这是黑叔发生车祸的主要原因。
D. 黑叔身体健壮,又有驾驶的技术,按说应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他和家人却依然吃不饱。文章通过叙述黑叔一家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时代对人的摧残。
【2】小说的结尾,“我”“不由得在心里问:黑叔还能站起来吗?”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请从社会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的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主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丑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歌台这边“_____________”;舞殿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出因怀才不遇而出现的激烈情感变化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___________,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8)_________________,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9、默写。(任选6空)
(1)北极朝廷终不改,__。(杜甫《登楼》)
(2)蟹六跪而二螯,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__,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4)哀吾生之须臾,__。(苏轼《前赤壁赋》)
(5)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 (崔颢《黄鹤楼》)
(7)大直若屈,__,大辩若讷。(《老子》)
(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__。(姜夔《扬州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是对激荡人心的高亢音乐的描写,《琵琶行》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流逝,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站在江边,苏轼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辛弃疾站在舞榭歌台也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叹息。
(3)《雁门太守行》中,诗人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踏莎行》中“化虚为实”的一句是: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论语•___》篇中的“乐以忘忧,___________”。
(3)同样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与《登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所用手法相似。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节选)》)
(3)______,__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李密《陈情表》)
(4)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醉太平
张可久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麦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胡芦提倒稳。
①囤:用苇篾编织的盛粮食的器具,这里指盛钱的用具。②胡芦提:即“葫芦提”,犹言稀里糊涂。
【1】“醉太平”是______;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元曲的“曲眼”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小令有散曲“当行本色”的特点。所谓“当行本色”,即语言上意深词浅,抒情时明快直捷,艺术形式,上重赋多比。请结合全曲分析这首小令的“当行本色”。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京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D. 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非褒即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 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批评熙、丰年间,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死了二个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的人。
D.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号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时代最高领导人曾指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疫情之下,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注显得愈发重要。反观教育现状,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也亟待加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