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资阳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②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有条不紊地推进既定的经济步调,表现出少有的“定力”。

    ③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

    ④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⑤当单打独斗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选择,于是民营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授资控股实体应运而生

    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A. ②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的精神,不断自学,终在民问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②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③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死气沉沉,让人提不起精神。  

    ④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⑤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⑥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④⑥

     

  •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黄忠在攻打西川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用计夺取曹军屯粮之所天荡山,又在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

    B.《边城》中,大老天保想要的是照料家务的好媳妇,他担心翠翠不能做茶峒媳妇的正经事,这说明他的爱情动机受到现实生活的支配。

    C.《家》中,觉民和觉慧都同情玩龙灯的人的遭遇,琴对此却显得十分冷漠,这表现了觉民和觉慧具备人文主义精神,也体现出琴思想的局限。

    D.《哈姆雷特》中,在哈姆雷特死前,霍拉旭表达了要随他一同死亡的愿望,这体现出霍拉旭对朋友的忠诚和对无惧死亡的荣誉准则的恪守。

    E.《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带回来的大马林鱼的鱼骨被旅客认作鲨鱼的骨架,这表明老渔夫的勇敢和倔强某种程度上是他的个体感受。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礼让斑马线不仅是文明行为,更是法律规定。新交规出台后,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精准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才会让祖国大地表里山河,山更青天更蓝,人民生活更幸福。

    C.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书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家书因寄寓着亲情、艺术、历史等丰富内涵而历久弥新,愈加珍贵。

    D. 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①麦子黄,登场。奶奶深深叹了口气,说,“接上顿了,饿不死人了。”我不止一年听到,几乎年年如此,不管家中有没有余粮。

    ②麦子站在季节的中央,饥饿的中心,麦收季节叫午季,如一天的正中央,翻过去,就是下午,就是夜晚,就是清晨。

    ③麦子收割前的一段时间,在若干年前的乡村,是最难熬的光阴,糊口的余粮见底,麦穗还在田中昂着头,不紧不慢地收罗阳光。饥饿若慢性的常见病,在村子里生长出长长的藤条。一天两顿或三顿照见人影的稀饭,把乡村拉成了长长的条状。

    ④村庄的目光纠缠在了麦地里。村里小学卧在港地的池塘里,距我所在的村子五华里,一天两个来回,都要穿过大面积的麦地,盯着麦子一天天长成,露茼了,怀穗了,扬花了,弯腰了,金黄了,饿揣在怀里,时间过得好慢。有麦地,饿不坏,麦苗可吃,青穗可吃,弯腰的穗藏着清甜的浆汁,将熟的穗子揉揉,麦粒清晰,吃进肚子,经饿。何况麦地还躲着青整整的豌豆,那是上等的美味。

    ⑤和麦子同时生长的是油菜,花开金黄,至今我仍不喜欢,花和荚进不了嘴。从油菜地里经过,花粉冲撞大脑,腿拧不动,饿更甚。

    ⑥头年大灾,庄子炊烟稀,一村人的希望都在麦地里。麦苗青青,长势好,眼看露茼了,却出了大事,麦田里成块成块的麦苗——被割去了。村子里的人,跳着脚骂,但也仅是骂,骂着骂着天就黑了,油灯下,奶奶对我说,救命呢,二狗家断顿了,割了麦苗煮来吃。果然,慢腾腾的阳光下,二狗一家人,脸色麦苗般,泛青。

    ⑦岗地麦种的少,土质不适,产量低。种下的麦分两种,芒麦和仁麦。芒麦,有长长的芒,仁麦芒短些。村里人聪明,芒麦比仁麦成熟早,救急,可打先锋。芒麦粗、燥,碾碎了,粉和麸混合,炒焦面,打麦糊,仅此而已,填上肚子的一角。仁麦是精粮细粮,磨成面,细白,怎么做,都是上好吃食。但岗上的人不会做面食,粗粮细粮,只会拎疙瘩、贴死面膜。疙瘩碗口般大小,死面膜硬如石头,但也连鼻子都吃了,填肚子过瘾。鹅卵石烧肉都好吃,麦子怎么做都劲道。

    ⑧麦子到家,村里人忙着去碾面,村里人不说碾,叫机面。加工厂离村子有段距离,七岁那年,我背着十来斤麦子去加工厂,队排得老长,耐心等待,轮到我天已擦黑。出面分几道,一道面雪白,二道面微白,到了三道面已发黄。日子过得紧巴,我虽小也知道麸出的越少越好。“麦割八分熟,今年割早了。”加工厂的师傅,边干活边说,一旁的天已沉沉黑。奶奶等着面下锅,奶奶舍得,拎疙瘩,贴死面膜。胀得我肚子咕咕叫。连吃了三碗面疙瘩,两个死面馍,胀得我弯不下腰身,在场地里溜了一圈又一圈。月亮很圆,野地辽阔,我第一次感到乡村的美好。

    ⑨麦子让乡村度过了一道道沟坎,风景般生长在丘陵的紧要处,风吹过往,日子呈现出一抹抹亮色。

    ⑩麦收时节,我应约去了故乡。大片大片的麦子金黄,麦子的主人是二狗,他流转了村子里的大部分麦田,种稻、种麦,做了家庭农场主。随二狗在麦田里走,麦浪滚滚,麦香一缕缕从沉穗里飘出。麦子们风度翩翩,撑开了泥土千折百叠的皱纹。排开麦子,我寻找小时偷嘴时的小路,小路更细更长了,悠悠静静的向前探去,揉了一根麦穗,麦子饱满,一咬嘣响,我说八成熟了,二狗点头称是,说已开镰了。

    晚上吃麦食,我点着要吃面疙瘩、面食馍,上了一桌子面食,饺子、千层饼、花卷儿、手擀面、面鱼,独独没见面疙瘩、死面膜。二狗哈哈笑,面鱼,千层饼是它们的升级版。

    面鱼在水中游,千层饼千层心思,果然可口。

    月上树梢,飘在麦地的中央。二狗搂着我的肩膀,说:“麦,我的恩人。”泪眼闪闪,恩人何止是二狗一个人的。

    1欣赏第③段中划线句的语言。

    2有人说,文章第①段是败笔,不要更好。请说出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鉴赏第⑨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试分析二狗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时代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

  • 8、按要求填空。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既是景语又是情语。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古诗文中既有客观描绘的“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以“  ①    ②  ”呈现水天一色的美景;又有寄托着作者丰富情感的“水”,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③    ④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  ⑤    ⑥  ”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杜甫《登高》一诗中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的《三峡》写秋霜之季,以高猿“__________”的悲凉叫声与前面“__________”的肃杀环境一同渲染了三峡秋季特有的气氛。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

    (2)《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倾诉引发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用 “____,____”。这一句不无伤感地表达了与陌生琵琶女相通的漂泊弃置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中写沙漠千里冰封,长空浓云罩顶的典型边塞苦寒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字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节选自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

    于 为 诗 尤 纵 才 力 所 至 世 人 心 所 欲 出 不 能 达 者 悉 为 达 之 士 多仿 其 体。

    2文中的《随园诗文集》的作者是______。本文作者姚鼐是清朝散文_______派的奠基人。

    3根据上面的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随园诗文集》得到珍视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高三(1)班开展《论语》阅读与研讨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推荐座右铭”,要求自选对象,为其推荐《论语》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

    同学们热情很高,认真研读思考。多数同学选择为同伴、好友、亲人等推荐,少数同学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挑选了座右铭。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评论,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