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形势图是
A.商朝
B.周朝
C.战国
D.秦朝
2、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 )
A.771年 B.475年
C.770年 D.476年
3、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宋太祖
D.唐玄宗
4、这场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并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远古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业贸易的繁荣
D.对外交往的频繁
7、下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其中①所指诸侯国是
A. 楚国
B. 齐国
C. 魏国
D. 秦国
8、《战国策》中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体现了商鞅变法过程中
A.严明法度 B.排除异己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9、由“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拟定一个主题,该主题应为( )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中外的友好交往
C. 封建社会的衰落 D. 文学艺术的昌盛
10、清朝时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这反映出汉口镇( )
A.农业的发展
B.人口的迁移
C.商业的发达
D.文化的兴盛
1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2、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对峙”“回族形成”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繁荣开放的时代
13、《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源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推恩令
14、结束蒙古族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建立大蒙古国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15、大禹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6、这场战乱持续八年之久,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来,一蹶不振。这场战乱是(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建梁
17、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 匈奴
B. 南诏
C. 回纥
D. 吐蕃
18、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学说,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无为而治” D.“以法为教”
【2】下列哪一事件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以后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A.焚书坑儒 B.制定小篆,颁行全国统一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重要历史人物往往会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主要事迹搭配正确的是
A.武王一起兵灭夏
B.商汤-创建夏朝
C.大禹-伐纣灭商
D.盘庚一迁都到殷
20、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2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
22、“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候。”与这首明朝军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3、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___________。
25、唐朝农业生产领域发明的用于耕种的工具为________,用于灌溉的工具为________。
26、_______被称为唐太宗的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7、(1)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
(3)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为胜利后指明奋斗方向的党的重要会议是_____。
28、半坡人最早种植的谷物是_________;秦长城西起_________,东到辽东。
29、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
A、 退避三舍 刘邦 ( )
B 、卧薪尝胆 孙膑 ( )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 )
D、围魏救赵 勾践 ( )
30、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
31、连线
(1)赵括 A.三顾茅庐
(2)刘邦 B.破釜沉舟
(3)项羽 C.草木皆兵
(4)陈胜 D.纸上谈兵
(5)苻坚 E.推恩令
(6)诸葛亮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主父偃 G.揭竿而起
(8)董仲舒 H.约法三章
32、春秋时期,诸侯为取得优势,争夺霸主的地位。请列举称霸中原的霸主三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貨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但北方也一度出现了统一的局面,这使你想到了那些政权?(请举出两例)
(3)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至少两点原因)
(4)江南的变化对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