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O2与CO2反应:___。
(2)将氯气与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反应制漂白粉:___。
(3)将铜粉溶解在浓FeCl3溶液中:___。
(4)向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___。
3、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放出能量分别为436 kJ、391 kJ、946 kJ。则:
(1)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kJ。
(2)如果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_____mol/(L•mi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 L
5、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极材料为___________,正极B极材料为___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
(3)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则d电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4)熔融盐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料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4e-=4CO2,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6、元素周期表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①~⑨代表9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上述元素中最稳定的简单氢化物是___(填物质的化学式),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②④⑥形成的1:1:1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填选项字母)。
A.⑨的单质可能为白色固体
B.⑧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C.①、⑥的简单氢化物之间反应的产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
7、PSCl3、SCl2、NaN3等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1)PSCl3(结构式为:)中磷的化合价为__。
(2)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画出S2Cl2的结构式:__。
(3)能说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S的非金属性比Cl弱的事实是__(填标号)。
A.H2SO3的酸性比HClO3的弱
B.气态H2S的热稳定性比HCl的弱
C.Cl2通入Na2S溶液可发生反应:Cl2+S2-=2Cl-+S↓
D.SO2是常见的还原剂,ClO2是常见的氧化剂
(4)NaN3是一种易溶于水(NaN3=Na++N)的白色固体,钠法(液氨法)制备NaN3的工艺流程如图:
①钠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周期___族。
②Na+的结构示意图为___。
③反应NH4NO3N2O↑+2H2O↑中,每生成1molN2O转移电子数为___。
④销毁NaN3可用NaClO溶液,该销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N被氧化为N2)。
8、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为系统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发现和探索新元素、新物质提供了有效思路。
1. 为纪念门捷列夫,科学家将1955年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元素用符号“Md”表示,中文命名为“钔”。核素Md的中子数为(______)
A. 101 B. 359 C. 258 D. 157
2. O和S都属于元素周期表ⅥA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______)
A. 质子数 B. 电子层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3. 锂是第2周期ⅠA族元素,下列有关锂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 金属性比钠弱
B. 最高化合价为+2
C. 单质与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
D. 原子半径比钠的大
9、恒温恒容时,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g)2NO2(g),如图所示。
(1)曲线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v(NO2)____(填“增大”或“减小”)。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 mol·L-1·min-1,乙中v(N2O4)=0.2 mol·L-1·min-1,则________中反应更快。
10、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H与
H②O2与O3③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④CH3CH2CH2CH3与
⑤C60与C70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1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两个原子间形成1 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或断开1 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 P==O:585。
则P4(白磷)+5O2P4O10是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能量变化为___kJ。(提示:白磷是正四面体形的分子,如图
,当与氧形成P4O10时,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此外,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
12、某兴趣小组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无水乙醇,2mL浓硫酸,2mL冰醋酸进行实验,用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
I.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接收装置还可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Ⅱ.甲同学用含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收集产物后振荡,发现红色迅速退去.
甲同学认为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如下实验,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错误的。
已知:酚酞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i,取振荡后的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两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滴加几滴酸酞试剂 | 溶液 ① (填“变红”成“不变红”) | 碳酸钠并未被乙酸完全中和,仍有大量剩余 |
2 | 滴入乙酸溶液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实验ii.取振荡后的上层液体,加入 ② 溶液,振荡,发现出现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实验iii,取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3mL乙酸乙酯(不含乙酸)振荡,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5)完成上述实验: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ii和实验iii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7)实验iii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3、有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当导线中有0.2摩尔电子转移时,问:
(1)负极金属质量减少多少克?___________
(2)正极产生的(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
14、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2、3的名称均为__________。
(2)滤液1中所含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2 的成份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液2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固体1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份属于盐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固体1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5、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甲烷在催化剂及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化学品,为天然气化工开发了一条革命性技术。以甲烷为原料合成部分化工产品流程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乙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
(2)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
(3)图中9步反应中只有两步属于取代反应,它们是_____(填序号)。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⑤为_____;
反应⑥为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