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有八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B.挥笔描一生温情,举文叙一世情缘。鲁迅怀念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朱德不忘勤劳善良的母亲,英国作家茨威格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就是运用了夸张手法。
D.《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昇的作品。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说明文。
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B.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后,写下了倍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C.贺敬之的《安塞腰鼓》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
3、下列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绮丽(qí) 藩篱(fān) 愧怍(guǐ) 转弯抹角(mò)
B.归咎(jiù) 丘壑(hè) 尴尬(gān) 气息奄奄(yān)
C.褶皱(zhě) 荒谬(miù) 两栖(xī) 销声匿迹(lì)
D.琐屑(xiè) 瓦砾(lì) 疮疤(chuāng) 啸聚山林(xiào)
4、下列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褶(zhě)皱 蓦(mò)然 撺掇(cuān duo)
B.幽悄(qiǎo) 缄(jiān)默 斡(wò)旋 踊跃(yǒng yuè)
C.翩(piān)然 羁(jī)绊 龟(jūn)裂 怅惘(chàng wǎng)
D.连翘(qiāo) 晦(huì)暗 凫(fú)水 戛(jiá)然而止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人?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池鹤》中用对比手法反衬池鹤不事权贵的句子 。
(2)《敬业与乐业》中,说明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巧用比喻来写难以排解的愁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2】鲁迅评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述这本书在“有趣、有益”方面的特点。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寂寞的稻草人
李汉荣
①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稻草人,他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但却迟迟没有挥下去。
②天气有时热有时并不热,太阳有时并不出来,他们却都要戴着那顶旧草帽,夜晚也不摘下来,难道怕月亮和星星晒黑了自己?这倒不是。主要是怕大白天那馋嘴的鸟儿们,如麻雀呀,斑鸠呀,喜鹊呀,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说:“哼,想吓唬我们,连眼睛耳朵鼻子都没长浑全,还不如我们耳聪目明能跑能飞,哼,把我们当傻子瞎子,你才是傻子瞎子呢。”说着,就认定这熟了的庄稼也有自己一份,就吃起来了,吃饱了,翅膀一扇,还跳上那“傻子”的肩上,叽叽喳喳,取笑他们一番。
③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
④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以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的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
⑤ 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氛围和意境。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草帽,让人感到一种辛苦和清贫;他们的坚持、忠厚和习以为常,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
⑥有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忽然看见田地里同时出现几个真人和稻草人,都像是我的父亲。一个父亲正在坡地上弯着腰为豆子除草,那是真的父亲,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另外还有三个父亲,他们都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父亲的破旧衣服,一个站在稻田东边,一个站在稻田中间,一个站在稻田西头,他们手里都举着竹竿做着赶鸟的动作。
⑦ 我幼稚的心里,竟忽然涌起一种辛酸的感情。我寂寞的父亲,劳苦的父亲啊。恍惚间,我感觉满田野都是我寂寞的父亲,都是我劳苦的父亲,满田野都是我穿着破旧衣服的父亲。
⑧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睛湿了。我不忍心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即使化身为三,即使化身无数,难道都是这劳苦寂寞的样子么?我流着眼泪,走到三个稻草人——三个父亲面前,向他们一一鞠躬,并轻声问候:辛苦了,爹爹。
⑨忘不了,田野里的稻草人,我们的父亲,我们辛劳的父亲,穿着一身旧衣服的父亲,戴着旧草帽的父亲,被寒风吹彻被烈日暴晒的父亲,越走越远的,我们农业的父亲,我们寂寞的父亲。
⑩ 。
(摘自《读者》2015年第7期)
【1】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寂寞的稻草人”的含义。
【2】第②段中大量描写了鸟儿对稻草人的嘲讽和讥笑,请你联系上下文补写出稻草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
②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
【4】第⑨段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下面A、B两句话是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处的不同结尾方式,你认为哪一种结尾方式更好,并简要说明理由。
A:每当看见头顶飞来飞去的鸟儿,我都忍不住想问它们一声,你们,还记得那些稻草人吗?还记得我们的父亲们吗?那些手总是举着,却从来没有向你们抛掷过厉害物件的、那些田野里站立着的父亲们,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B:当鸟儿飞过天空,再次回望那一片曾翻滚着金色麦浪的田地,那沁人心脾的麦香迎面袭来,是否还有那个头戴旧草帽,身穿破烂衣服的稻草人,有的扬起手臂,有的手举竹竿,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但却迟迟没有挥下去。
9、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惰性带来的慢条斯理,是空空等待后的一声叹息。而一旦让自己开始奔跑起来,那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人生。因为只有奔跑的人生,才能创造出生命中最奇妙的风景。
请以“让自己奔跑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记叙文;⑵要有真情实感;⑶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4)书写认真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