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北地区
B.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
C.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2、我国冬季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干旱
D.梅雨
3、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B.极易发生泥石流
C.旱涝灾害频繁
D.水土流失严重
4、我国去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段是( )
A.3月至6月
B.11月至次年3月
C.6月至8月
D.7月至10月
5、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A. 直接排放废水 B. 大水漫灌农田
C. 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 大量使用地下水
6、从上海乘火车去西安,走最近线路,沿途要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
A. 南京、郑州 B. 合肥、南京 C. 南京、徐州 D. 徐州、洛阳
7、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经常会举行的传统盛会是
A.火把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大会
D.芦笙节
8、有关中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B.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 地跨寒温热三带,以温带气候为主
D.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资源量远高于其他国家。
9、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 )
A.服务业
B.畜牧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
10、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而广州却花团锦簇,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南北温差不大
B.南北温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温
D.南北普遍低温
11、读我国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除干旱和洪涝灾害外,长江流域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还有( )
A.沙尘暴 B.凌汛 C.水污染 D.断流
12、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正确的是( )
A.横断山区——牧业
B.青藏高原——渔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种植业
13、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颜色也随地域不同而不同,被称为“黄土地、黑土地”的分 别是
A.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C.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D.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14、RH精炼是钢水处理过程中一道重要且有危险性的工序。远程一键式智能RH精炼系统可以迅速地计算出时间、温度、成分等指标,技术人员只需远程操作即可。未来鞍钢将依托5G技术实现更高的飞跃,为建设智慧工厂奠定扎实基础。读图(鞍钢位置及周边矿产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鞍钢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鞍钢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土地资源充足 ④周边煤矿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鞍钢打造智慧工厂的意义有( )
①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 ④消除了工业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就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言,兴国属于( )
A.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16、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7、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B.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状况等影响,分布不均匀
C.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
18、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规律,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19、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
A.日本群岛 B.马来群岛 C.菲律宾群岛 D.琉球群岛
20、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南方都寒冷
D.北方都温暖
21、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和暖温带、____、____(填温度带)。
22、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__.
23、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一为______________资源,如土地、森林____________另一类为________________资源如煤、_______________等等。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长白山脉。
2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依据 、 和 地理来划分的。
25、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______。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洲的东部,__洋西岸,是一个_______的国家。
26、我国四大盆地中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
27、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灾害.
28、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以_______线为界.
29、 列表比较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种植业上的区别
项目 |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 |
耕地类型 |
|
|
农作物 |
|
|
粮食作物 |
|
|
油料作物 |
|
|
糖料作物 |
|
|
30、台湾岛_____面积广,西部地形为_____.
31、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济南莱中学师生开展了以东北三省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读东北三省示意图。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中国饭碗一一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从昔日“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1)东北三省平原广阔,河流众多,三面被高山环绕,因此人们常用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分析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条件:____(自然、人文各至少1条)
(3)读下图,说明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到北大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____,面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
【第二小组】以“国之重器一一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4)读下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以____为主,其工业布局特点是____、____。
(5)20世纪90年代,由于____,设备老化,____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三小组】以“冰天雪地一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进行学习。学生们了解到东北三省借助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为“热经济”成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研学资料:查千湖渔猎文化源于史前,一直延续至今,被列入东北三省局地?主蚕矿产资濂和工业分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鱼类处于冬眠期,鱼肉鲜肥:足够的低温,鱼类出水即冻.冰面厚度超过50厘米,可承受大量题的人和汽车在冰面开展捕捞活动。2018年的查干湖冬捕为当地百姓带来旅游收入近10亿元。
(6)东北三省由于纬度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形成了____的气候特点。
(7)说明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是查干湖冬捕的黄金时间的有利条件。(答出一点即可)____。
32、读 “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 (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 洋。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中游地区宜大力 (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 (南北或东西),终年不冻 (宜宾或南通)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 ”的美誉。
(4)图中两河分水岭②为 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所属温度带为 。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图1为中国和卢旺达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比较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与中国相比,从纬度位置来看卢旺达位于低纬度地区,跨纬度范围_____(大/小);从海陆位置来看,卢旺达属于__________(内陆/沿海)国家。卢旺达气温常年在20℃左右,因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同纬度平原地区__________(大/小);每年的2月至6月、9月至10月为湿季,6月至9月、12月至次年2月为干季,属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与中国相比,卢旺达气候类型较__________(单一/多样)。
山地大猩猩被评为全球十大濒危的稀有动物之一。山地大猩猩追踪也称“追猩”,是卢旺达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项目,其收益占GDP很大比重。
(2)你认为卢旺达发展“追猩”这一特色旅游项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中卢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传统友谊历久弥坚。中国援助卢旺达的项目主要有:水稻种植、糖厂、水泥厂、公路、体育场、外交部办公楼、学校、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医院等。图2为我国与卢旺达进出口主要产品示意图。
(3)从产品类型来看,中国从卢旺达进口的产品主要为_______,向卢旺达出口的产品主要为___________。
(4)从中国和卢旺达两国中任选其一,结合材料,说明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至少两点)
3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________________。其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2)人口稀疏的省区有: _______________等
35、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 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三 中国各地油莱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如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平原地区。
(3)图中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________油菜区,以北以西为________油菜区。
(4)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