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族人民的主食是
A. 馒头 B. 糌粑C、米饭 D、粽子
2、黄河中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华北平原
3、某市总人口725万人,面积约12500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
A.172人 B.580人
C.425人 D.380人
4、贵州省多自然灾害,下列自然灾害不主要发生在贵州省的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旱涝
D.台风
5、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
【1】图中表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东南部相比,①线的西北部( )
A.人口分布更密集
B.人口数量更多
C.自治区数量更多
D.城市数量更多
【3】下列不属于②线的地理意义的是( )
A.800mm降水量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0℃等温线
D.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4】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A.海拔越来越高
B.降水量逐渐增多
C.气温逐渐降低
D.河流水量越来越大
6、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是( )
A.粮食短缺 B.水资源短缺 C. 石油短缺 D.天然气短缺
7、我国主要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淌,而且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地理原因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地势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
C. 山地面积广大 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8、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 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2】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A.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9、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乌拉尔河
D.亚马孙河
10、小华想通过邮局给远在外省某乡镇中学的表哥写信,为使书信顺利到达,按中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小华应在信封上方依次写清他表哥所在地的( )
A.省、县、乡、学校
B.省、县、村、学校
C.乡、县、省、学校
D.村、县、省、学校
11、下列地点中, “北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12、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苹果主要产自: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13、读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1月0℃等温线②800㎜年等降水量线③人口地理界线④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
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3】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
A.深居内陆
B.海拔低
C.四周环山
D.多大风
14、被誉为“购物天堂”的是
A.台湾 B.海南 C.香港 D.澳门
15、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1.1%
B.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那达慕大会和泼水节分别是藏族和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D.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我国的国策
16、台湾岛盛产的糖料作物是 ( )
A. 甜菜 B. 甘蔗 C. 茶叶 D. 香蕉
17、下图是我国季风的进退与雨带推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2】图中①②③三条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如果雨带未能如期推进至③位置,则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3】乙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大气降水、夏季
B.高山冰雪融水、夏季
C.大气降水、春季
D.高山冰雪融水、春季
18、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1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C.现阶段谈老龄化问题为时过早,因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2%
D.我国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多
2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大致界线是( )
A. 秦岭—淮河 B. 长江流域北界
C. 黄河流域南界 D. 400mm等降水量线
2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分布在 ________ (填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是 ________ (填两个).
22、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3、我国工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具体表现为“三高两低”,即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低______、低______。
24、与陕西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
25、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6、下列高原与其主要景观特征填在横线上.
(1)黄土高原 A.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2)内蒙古高原 B.沟壑纵横
(3)青藏高原 C.地面崎岖不平
(4)云贵高原 D.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7、“黑土地”指________,“黄土地”指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地区。
29、为了使人口数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0、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____。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21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从2016年起我国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
(1)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__________到云南省的B__________一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西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从经济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东部经济__________,西部经济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简称)和_______(简称)
(4)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凤凰茶,是国家级优良的茶品之一,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该区茶树均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C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材料二:近年来,潮州市着力建设“凤凰山茶旅走廊”,推进凤凰山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做大做强凤凰单丛茶产业,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一片叶子”和“一条走廊”带动乡村振兴和村民致富增收。
材料三:中国主要茶区分布图
(1)读图可知,我国四大茶区主要分布在____丘陵、____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凤凰茶主产于____茶区,与其他茶区相比,该茶区纬度较____,热量充足。
(3)试从自然条件简述凤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因。
(4)潮州市建设“凤凰山茶旅走廊”可带来哪些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
33、如图是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征_____高_____低,呈_____状分布。
(2)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是_____高原。
(3)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_____、丘陵为主。
(4)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_____流,便于东西交通。
34、读图一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二传统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西隔②____山脉与欧洲相邻。
(2)亚洲寒带气候分布地区大多在12月22日前后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3)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图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群岛。
(4)图二传统民居建筑中,属于东南亚的是____(填数字),属于西亚的是____(填数字)。
(5)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其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____。
35、读日本、澳大利亚国家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日本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
(2)与澳大利亚比较,日本是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国家,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生活着许多古老的生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在矿产资源、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分布等方面,有些特征是相似的,有些特征差别又很大。请分别填写下面空格。
项目 | 日本 | 澳大利亚 |
海陆位置 | ①________ | 四面环海,东部,北部濒临太平洋。西部南部临大西洋 |
矿产资源 | ②________ | 铁矿,铝铁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很丰富 |
人口度 | 稠密 | ③________ |
经济发展水平 | 发达 | ④________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