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工农业发达
B.城市、人口众多
C.水污染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2、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个端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气候常年无冬
C.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D.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吃小米,住窑洞,唱信天游”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蒙古、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5、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
A.东方甜岛
B.东南盐库
C.温带果园
D.森林之海
6、新型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下列农业中,属于新型农业的是( )
A.大田农业、创汇农业
B.水稻种植业、绿色农业
C.观光农业、绿色农业
D.城郊农业、谷物种植业
7、对图中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乙区域气候干旱
C.丙区域是水田农业
D.丁区域位于四川盆地
8、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山脉指的是( )
A.巫山
B.太行山脉
C.秦龄
D.横断山脉
9、下图是“我国大兴安岭某段及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针对该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和第二地形阶梯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东部是高原,西部是平原
D.东部植被以草原为主,西部为森林
10、下图示意“中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中的( )
A.地势
B.地形
C.轮廓
D.位置
1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如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12、读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1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如图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14、图中①、②、③、④四省的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鄂 B. ②晋 C. ③黑 D. ④辽
15、2020年6月以来,中国南方已出现五轮强降雨过程,造成超过1200万人次受灾,雨势和灾情都重于往年。下图为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下列地区中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在山区,强降雨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滑坡②台风③泥石流④地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中学生为抗击干旱所能做的工作是( )
17、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B.下游修筑、加固黄河大堤
C.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18、我们大荔县最冷的时段是( )
A.3~4月
B.9~10月
C.11~12月
D.1~2月
19、以下属于汉族传统节日的是
A.开斋节
B.元宵节
C.火把节
D.那达慕节
20、下图所示为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
A.蒙古族
B.朝鲜族
C.傣族
D.高山族
21、台湾岛的地形以____为主,____山为中国东部最高峰。
22、我国的直辖市中,与北京相邻的是( ) ;与四川相邻的其简称是 ( )
23、小明指着中国地形图说,某山脉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该山脉是( )
A. 横断山脉 B. 太行山 C. 武夷山 D. 大兴安岭
24、列举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
25、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 、 、 等多种土地类型,在土地资源总量中,草地面积较广,而耕地、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6、与我国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_______.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28、中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
29、陆地面积有大有小,面积较大的陆地叫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
30、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_________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___________运输。
31、我国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不同月份降水量的多少,试总结出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两季多, 两季少。
(2)比较广州、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 (由大到小排序)。试总结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 显著。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工业基地是____工业基地,濒临的海域有___。
(2)工业城市A是____;图中连接A. B两个城市的铁路线是____线。
(3)该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____(选填“轻”或“重”)工业为主。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_,此山脉以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此山脉以北的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字母C代表的山脉_________,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区为_________,以东的地形区为_________。图中Ⅱ区域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2)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
34、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两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填地形区),黄河最终注入B_________,长江最终注入C_________。
(2)图中山脉A_________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3)图中①②两个区域内都修建有大型水电站,请各写出一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黄河甲河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_________,乙河段由于泥沙的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
(5)据图可知,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相同,都是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图
地区 比重 资源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耕地资源 | 64% | 36% |
水资源 | 19% | 81% |
矿产资源 | 59% | 41% |
材料二我国省级行政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影响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为此,我国修建了________工程。
(2)由材料二可见,我国省级行政区资源条件评价最好的是山西省和________,云南省的资源条件评价为________。
(3)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生活中应如何行动?________(答一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