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初三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这种纪年方法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2、下图所示等级制度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 3、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了寄宿学校,学校课程强调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民主主义

    D.人文主义

  • 4、伊斯兰教创立于(   )

    A. 辽东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朝鲜半岛 D. 阿拉伯半岛

  • 5、某同学在复习古代罗马发展演变时,绘制了以下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 6、下图所示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A.两河流域的统治

    B.罗马帝国的辉煌

    C.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D.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 7、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这表述的是互联网

    A.推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B.创新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D.中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 8、“1914年,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世界被战火燃烧了…….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没有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场世界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内心造成了巨大伤害

    C.没有认清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原因

  • 9、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   B.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C.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D.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 10、下面对两幅名画的赏析,启示我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是(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图》,是中国文人画,重在写意,以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错落有致,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

    梵高的《向日葵》,“通过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对20世纪法国出现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A.注重情感价值

    B.了解作者个性

    C.探寻历史坐标

    D.学习艺术常识

  • 11、彼得一世继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这次改革(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农奴成为自由人

    C.使俄国成为欧洲经济强国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12、下列与日本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   )

    A.国家分给公民田地,受田者须负担租庸调 B.外族入侵频繁

    C.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D.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13、如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由此可见,图中3处应该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 14、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就注意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

    A. 太尉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司隶校尉

     

  • 15、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反映了(  )

    A.基督教占有大量土地 B.教权与皇权的争锋

    C.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 16、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17、太阳历是古埃及在   领域取得的成就

    A. 天文学

    B. 数学

    C. 医学

    D. 农学

  • 18、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 1942 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 “新生儿”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 19、苏联解体表明(  )

    A. 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 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 “苏联模式”的失败   D. 列宁主义的失败

     

  • 20、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B. 改革都取得成功

    C.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 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建战后国际秩序,被称为“___________”体系;1948年6月,苏联和美英相互对对方的柏林占领区实行封锁,“________”爆发。

  • 2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其航行线路是从大西洋出发,向西经_______洋、_______洋,又回到大西洋。

  • 23、日本自12世纪晚期,进入了近700年的________统治时期。

  • 24、创立: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 25、阿拉伯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________为专制体制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既是帝国的最高元首,又是全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 26、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的发展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表现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步发展

    ★日本的崛起

    原因

    外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________

    (2)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3)________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内因

    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表现

    经济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

    政治

    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的欲望日益强烈

  • 27、大学的发展:

    (1)12世纪,_______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_______取得授课许可证。

    (2)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_________________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3)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__________

  •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国王______,建立了共和国。

  • 30、请写出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4)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何时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它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又进入了什么时代?

  • 32、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示机器分别是什么?

     

  • 33、(1)观察下图,将下列古代文化遗产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诞生区域。

    A.金字塔 B.佛教

    (2)据图指出,图中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地理环境有何共同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4—16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形成了哪些新的阶级力量?为何说它们“预示西欧近代文明曙光开始出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英国政治变革过程中,其“融合的手段”和“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献?其发表有何标志性意义?

    (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两国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