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 )
A.俄罗斯和加拿大 B.美国和加拿大
C.俄罗斯和印度 D.澳大利亚和巴西
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黄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图1、图2,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是指( )
A.秦岭
B.巴颜喀拉山
C.井岗山
D.九华山
【2】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3】读图1,关于图中黄河各河段的忧患或措施,错误的是( )
A.河段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
B.河段②初春和初冬时节易形成凌汛
C.河段③大力扩大农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D.河段④加固黄河大堤
3、中国疆域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
B.国土跨热带、温带和北寒带
C.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①②③④⑤代表中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中代表俄罗斯和日本的数字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3】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A.气候比巴西更炎热
B.气候比俄罗斯更寒冷
C.气候海洋性特征比日本更显著
D.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
4、读四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东经、西经分界线上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南安市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6、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脉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秦岭
C.台湾山脉
D.太行山
【2】下列山脉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的是( )
A.巫山
B.武夷山
C.大兴安岭
D.太行山
【3】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4】我国四大盆地中,因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7、下列山脉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①祁连山 ②大兴安岭 ③太行山 ④贺兰山 ⑤秦岭 ⑥巫山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各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A.蒙古族-那达慕节
B.汉族-泼水节
C.傣族-元宵节
D.回族-丰收节
9、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旱灾仅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
B.台风百害而无一利
C.滑坡发生在平原地区
D.泥石流与暴雨有关
【2】地震突发时,下列自我保护的防震应急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躲在房屋三角区
B.乘电梯逃走
C.跑到室外空旷处
D.躲到小开间墙角
10、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正确的叙述是(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 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1、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题。
对黄河①②③④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和④有凌汛现象,③河段水能最丰富
B.③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④河段形成地上河
C.①河段多峡谷,水能丰富,③河段无支流
D.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西走廊
12、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与河北、天津相邻
B.有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C.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区
D.水资源丰富是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之一
13、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降水冬春多,夏秋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D.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14、印度北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生产小麦和水稻
B.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C.人口众多,世界第二大人口国
D.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15、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16、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17、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目前广东省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为了实现“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的目标,工程以深埋管道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读“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图”(下图)和“西江和东江水资源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和东江水资源对比 | ||
河流名称 | 干流年径流量(亿㎡) | 综合利用率(%) |
西江 | 2163 | 1.3% |
东江 | 235 | 38.3% |
【1】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调水方向及理由( )
A.西江调往东江;东江流域地势平坦
B.西江调往东江;东江流域经济更发达
C.东江调往西江;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
D.东江调往西江;西江流域河流利用率低
【2】该工程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水分蒸发
B.保障水量供应
C.确保水质良好
D.节约土地资源
18、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如图。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
A.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B.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19、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
A.终年降水丰沛
B.雨热同季
C.年温差过大
D.夏季时间短
20、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分别是( )
A.汉族;云南省
B.满族;吉林省
C.壮族;云南省
D.蒙古族;甘肃省
21、西双版纳是以 为主,特征表现为 。
22、(走进东南亚)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①____洋,②____洋。
(2)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H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提示:B处气候参考图1,H处气候参考图2)
(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由____延伸,具有____分布的特点。
23、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从黑河到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______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______。
24、读“中东”地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C____D____E____湖泊:F____半岛:G____
25、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6、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前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针对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通过 、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27、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 )熟;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
28、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____,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____,
29、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中国________产业密集的区域。
30、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新疆 、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旱灾又约占气象灾害的50%。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旱灾形成的重要基础。阅读与分析“我国旱灾出现频次示意图”(图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图2)及“中国旱灾频发区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完成相关要求。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甲 | 11 | 43 | 39 | 7 |
乙 | 22 | 45 | 18 | 15 |
丙 | 9.8 | 73 | 13 | 4.2 |
丁 | 32 | 29 | 10 | 29 |
(1)从图1可知,旱灾发生最频繁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珠江三角洲。(填地形区)
(2)旱灾在我国不同地区出现的季节不同,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全年比较干旱的是________地区,丙地区旱灾最严重的是________季。
(3)结合图2可知,旱灾多发生在________气候区,该地区降水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特点的形成原因。
(4)列举青岛应对旱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2、读“中国地理示意图”,回答。
(1)a山脉的名称是______,它是内蒙古高原和_____平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2)b山脉的名称是______,它和淮河一起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既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又是我国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还是亚热带与______ 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_____ 的分界线。其北面的______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
(1)针对这位朋友的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________。
②“防护用品最好戴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________。
③“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是因为________。
(2)图中青藏铁路起止点的城市名称:A是西宁,B是________。
(3)在上图的四张图中,第一张图片中被誉为“高原之舟”的优良畜种是________,第三张图片中B市的宗教建筑,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名称是________。玉树所处的青海省南部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有“________”地区之称。
(4)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主要农业区是________谷地。
34、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图,冬季风来自于____地区,冬季风的特点(性质)为____。
(2)如图中①风向为____季风,来自于____洋。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还有来自于____洋的②季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3)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受____(夏/冬)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35、暑假期间,小兰对我国漠河、上海、海口和吐鲁番四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到以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符合上海的气温和降水是____,它位于____(温度带),符合吐鲁番的是____,它位于____地区(干湿地区)。
(2)从图1的B、C、D三地的气温曲线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
(3)图2中漠河、上海、海口三城市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气候,____气候,____气候;这些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
(4)从图中城市降水特点看,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其分布规律是____;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