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普洱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希腊雕塑艺术在古代世界独树一帜。下列属于古希腊雕塑艺术代表作的是

    ①《掷铁饼者》  ②宙斯像  ③罗马大竞技场  ④帕特农神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 德国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

    D. 德国支付大量赔款给战胜国

     

  • 3、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条,上面写着:“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后天乘②火车从外地回家。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哟。书房台灯的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②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

    ③《医典》传入欧洲,被奉为经典,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④阿拉伯人创作了《天方夜谭》,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一些□□□□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应是(       

    A.富裕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居民

    D.封建领主

  • 6、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都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的宪法    D、都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 7、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 8、罪恶的三角贸易的出发点和终点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美洲

     

  • 9、罗斯福新政为后来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的宝贵经验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B.实行国有化制度

    C.实行计划经济

    D.国家干预经济

     

  • 10、下图所示年代尺中,①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B.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C.《独立宣言》发表

    D.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 11、“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句名言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   )

    A. 毕达哥拉斯   B. 亚里士多德   C. 哥白尼   D. 阿基米德

  • 12、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

  • 1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种宗教

    ①它诞生于7世纪

    ②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起了促进作用 

    ③它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生产发展

    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C.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 15、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罗伯斯庇尔

  • 16、在“哥伦布大交换”下欧洲人将一些在欧洲非常普通的作物和家畜带到美洲,美洲也将玉米、土豆、巧克力、番茄等作物带到欧洲,这些物种的引进在全球农业生产和食品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哥伦布大交换”促使(     

    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D.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三角贸易

  • 17、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了90%,除了大的世界发展格局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应归功于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 1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B.《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文件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19、《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创办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先后随中共中央迁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发行量最大时近10万份,1927年7月停刊。与《向导》周报兴衰相伴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 20、“代数之父”花刺子密第一个使用“0”在内的符号取代原有的字母计数法,并将此套计数方法传至欧洲,推动人类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这反映了阿拉伯人(     

    A.发明“阿拉伯数字”

    B.设立了“智慧宫”

    C.保存着西方文化

    D.成为文明传播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的时代

  • 22、_____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23、__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___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 24、明朝李时珍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5、请根据提示写出一位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他发动的对外战争给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

    (3)他最先发现美洲大陆——

    (4)他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5)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6)他将奴隶制民主制推向顶峰——

    (7)他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26、1492年8月,_______受西班牙王室资助,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_______

  • 27、有一个旅行社要组织一次出国旅行,请你提供下列地区的旅游知识:

    (1)到埃及的开罗可以参观著名陵墓建筑——

    (2)到土耳其可以参观拜占廷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到法国可以参观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

    (4)到沙特阿拉伯可以参观被称为“禁寺”的——

     

  • 28、1689年颁布的《____________》使英国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1936年苏联颁布《____________》标志苏联模式的形成。

  • 29、______(皇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形成;______(皇帝)在位时创立殿试制度。

  • 30、“美术三杰”:达·芬奇与拉斐尔、___________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各个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的古代世界,战争成为不同文明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下图中的人物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被称为的名称是什么?帝国建立后,他的哪一-举措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2)经过数十年的扩张,法兰克国王查理终于被授子“罗马人的皇帝”的称号。请问,为他加冕的是谁?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对欧洲政治版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维持了百余年的兴旺繁,哪一个宗教借助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成为世界性宗教?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巨大,请试举一例加以证明。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2)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集一起形成的法律文献:

    (3)把中国的造纸术等重大发明传播到欧洲的人: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4)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制定的,成为很多因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之间来回移植。各种驯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印第安人还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当然,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三:明清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向世界,竭力向海外挺进,它霸占了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夺取了重要战略据点,把亚非拉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加以宰割,用殖民地的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从而也养肥了西方的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填写A、B、C三处的正确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简析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4)依据材料四,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