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和依据。下图中的文物,有助于探究( )
A.非洲古代文明 B.欧洲古代文明 C.西亚古代文明 D.南亚古代文明
2、现代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三个国家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个帝国分裂而来,它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查理曼帝国
3、二战期间,苏联承担抗击法西斯德国的重担,击败了德军主力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英美两国与其他反法西斯盟国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相互支援,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这些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要是由于
A.苏军击败了德军主力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C.英美军事力量的强大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4、《向日葵》以绚丽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毕加索 D.凡高
5、“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该诗句歌颂的历史人物是( )
A.章西女王
B.克莱武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6、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几千年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保护,那么历代统治者保护“三孔”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B.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开创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C.孔子是一位政治理论家,他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邢杀。
D.孔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贤人,他不光著述等身,还擅长驾车、射箭、音乐等。
7、“哥伦布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自197 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lO月的第二个星期二。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
A. 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B. 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
C. 东方真正从属于西方
D. 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9、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与“攻打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东欧剧变
C.俄国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0、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后,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措施
A.解放了广大农奴 B.促进了国家工业化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1、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著名的军事帝国……“它”起源于( )
A.印度和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两河流域
12、当一个人遭受了重大挫折时,我们常常形容他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与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路易十六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路易·波拿巴
13、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A. 推翻封建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 发展了资本主义
D. 摆脱殖民统治
14、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剑桥大学
D.哈佛大学
15、某学者在论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认为“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该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成立
16、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没有疑问的是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三角贸易”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
1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④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物种在中原地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葡萄②玉米③粟④占城稻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19、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完成开辟新航路,最先进行“三角贸易”
B.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C. 通过“宪章运动”,工人率先取得普选权
D. 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
20、清朝设置的机构中,最能反映封建专制制度中达到顶峰的是哪一个
A. 驻藏大臣
B. 伊犁将军
C. 达赖喇嘛
D. 军机处
21、庄园法庭的开庭时间、地点:庄园法庭________的工作人员,一般是___________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__________,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22、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__政策,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23、1825年,英国人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____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4、根据提示,填入正确的地名。
①这里发生的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②这座城市的百姓曾举行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
③拿破仑在这里遭遇惨败,并从此退出欧洲政治舞台。
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世界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因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政权: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3)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刻画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试举出莎士比亚的一例代表作
(4)第一部较完整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2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限制了国王权力,使英国确立起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__________,宣告美国的诞生。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__________。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__________,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性。
28、城市主要经济活动:
①手工业者主要从事__________生产,_________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②商人专事________和_________,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29、1775年,武装村民与英军在_________交火,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从1868年以后通过明治维新中_________的措施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30、古埃及的发展:
(1)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_____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2)鼎盛时期: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3)衰亡:公元前525年后,古埃及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文明______延续下去。
31、在各个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的古代世界,战争成为不同文明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下图中的人物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被称为的名称是什么?帝国建立后,他的哪一-举措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2)经过数十年的扩张,法兰克国王查理终于被授子“罗马人的皇帝”的称号。请问,为他加冕的是谁?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对欧洲政治版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维持了百余年的兴旺繁,哪一个宗教借助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成为世界性宗教?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巨大,请试举一例加以证明。
32、 人类文明从起源到发展,整个历程可谓丰富多彩。请回答:
(1)任举一项古代东西方的文学成就,说明古代东西方世界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2)革命往往是暴力冲突的代名词,但有些革命的胜利也会伴随着和平的妥协。请概述:西欧在17世纪末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在妥协中建立了全新统治的史实。
(3)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请回答:20 世纪初中国以“民国”取代“帝制”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场革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
33、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简要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两位)和意义。
34、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帮助九年级1班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科技篇)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经济篇)
材料一
(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革命篇)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历史事件均受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请写出其名称。
(崛起篇)
材料三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1914年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 俄国
第十四章 中东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中第十三章可能涉及哪些历史事件(两例即可)?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