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破仑以其卓越的才干,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革命,稳定了社会经济。因此,拿破仑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成果的维护者,即使他之后称帝也改变不了他的阶级属性。”可见,拿破仑的阶级属性是
A.反对殖民侵略的民族英雄
B.实行独裁统治的封建皇帝
C.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D.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狂人
2、据统计,1990—1991年苏联经济年均下降近9.5%,其中在1991年下降了15%。造成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3、1848 年,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欧洲出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声音”来自于(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4、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是
A. 美国人亨利•福特
B. 德国人卡尔•本茨
C. 英国人史蒂芬孙
D. 意大利人马可尼
5、这份大事年表,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
俄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17年3月 | 二月革命 |
1917年4月 |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
1917年11月6日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1917年11月7日 | 苏维埃政权建立 |
A.俄国退出一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苏联制定一五计划
6、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流行北方民族的裤装。但是,北方民族的窄口裤被汉族采用后,裤口被加大,形制上向汉族传统的长衣靠拢,有点类似于“喇叭裤”。这股流行风甚至刮到了军队里面,军人们也开始穿“喇叭裤”。遇到军事任务时,就用带子在裤子膝盖处绑紧(见如图)。服饰的变化,说明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加强
B.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C.从分裂开始走向局部统一
D.科学技术有着显著的进步
7、在近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进化论”是人对自身起源认识的伟大突破,这一理论的提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下列与此相关的人物及作品是( )
A.但丁的《神曲》 B.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D.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8、对下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欧洲的经济整体衰退
B.列宁拥有杰出的才能
C.苏联工业化成就突出
D.苏联经济已超越美国
9、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发展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欧城市最早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B.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形成市民阶级,成为了资产阶级的前身
C.意大利,英国,法国等都有一些著名城市
D.西欧城市形成有着追求自治和自由的传统
10、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著名的代表作曾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代表作”是( )
A.《哈姆雷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威尼斯商人》
D.《最后的晚餐》
1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确立起来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文艺复兴运动
12、1848年,一份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文献发表了。人们或把它视为纲领,或对其深度思考,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有生活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去关注、解读它。下列有关“它”的发表,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出欧洲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开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D.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13、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176次。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 )
A.创建了一支新式常备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准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宣布废除农奴制度
1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15、“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孔雀王朝时期
16、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A.破釜沉舟
B.约法三章
C.卧薪尝胆
D.风声鹤唳
18、为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A.维持欧洲现状
B.争夺世界霸权
C.制造局部冲突
D.维护世界和平
19、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
B.
C.
D.
20、建立元首制,掌握罗马最高权力的是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21、“海上马车夫”________
22、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2)1776年7月4日, (机构)发表《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独立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华盛顿主持颁布了《 》,运用 的原则,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体制。
23、古代世界文化成就,请依据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类别 | 重要成就 |
文字 | 古埃及①,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 |
文学 | 古希腊②,阿拉伯《天方夜谭》 |
哲学 |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③。 |
法学 | ④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医学 | 阿拉伯⑤和《医典》。 |
数学 | 阿拉伯人改造了⑥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
建筑 | 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雅典⑦,古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 |
历法 | 古埃及太阳历,罗马⑧ |
(1)表格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2)表格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④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3)表格中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⑥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4)表格中⑦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⑧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24、罗马帝国的分裂:4世纪末(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__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25、【思维导图填充】下面是有关“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1).______(2).______(4).______
26、大化改新时间:从______年开始。
2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
28、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是一场提倡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__________也是一场思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9、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______(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1年,______正式成立,它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3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从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1、 材料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对材料三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2)此文件奠定了哪个国家的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32、下列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请写出相应事件的名称: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尝试
(3)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3、读图简答题.
(1)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B、C、D、E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任选其中三个文明古国列举其文明成果各一例
34、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力量,还拥有原子弹。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1)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是二战后大国间哪一政策的表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要答对4个成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