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话好好说”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修养。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很伤父母的心。以下中学生对父母说的话中能体现“有话好好说”的是( )
A.小文:我想参加学校的文学社,保证不影响学习,可以吗?
B.小强:让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C.小雅:别给我夹菜了,我又不是没长手
D.小阳:有事吗?没事别老给我打电话
2、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有着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声音。有一种声音值得我们关注和倾听,那就是生命无关立场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而是站在人类的角度,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呼吁善良的人道主义。下列观点可以支持上述立场的有( )
①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他人的生命
③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④我们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加强学习有利于( )
①拥有更充实的生活,提升能力和智慧
②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增强实践能力
④服务社会,获得成长,为幸福生活奠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著名短跑名将苏炳添初中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在跑步方面很有天赋。于是他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经过刻苦的训练,发挥了短跑的特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成功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更好的自己,就要主动改正缺点
B.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成功
C.不需要努力学习,只要有特长就行
D.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5、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车辆使用的车道,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我们要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是因为
A.生命是脆弱的,要自立自强
B.要保障其他车道的行车速度
C.生命至上,要保障及时救援
D.生命是独特的,道路是不同的
6、根据下图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都学会了欣赏对方
B.他们都学会了欣赏自己的独特
C.他们都没有正确认识了自己
D.他们都没有接纳和欣赏自己的不足
7、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中学阶段也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应当( )
A.追求优异成绩,只顾学习
B.编织人生梦想,目标越远大越成功
C.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D.严格要求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8、升入七年级的第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流沟通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这副对联包含的深刻含义有( )
①要结识新朋友,珍视新友谊 ②要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③要把交朋友作为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④要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随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不少人开始寻找冷门小众景点,“不走寻常路”。他们常常脱离景区管理,寻求不受安全约束的“野游”,对当地的原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任性“野游”( )
①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②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生态环境
③“野生景点”是未开放、未开发区域,应鼓励大家寻求刺激
④不是旅游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中的你( )
①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②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④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延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B.生命的接续,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命
C.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D.每个人生命的接续就是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12、人生的意义不尽相同,你需要的是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探索人生意义促使人不断成长
B.探索人生意义促使人走向成熟
C.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量也不同
D.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13、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孝”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这说明( )
①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④父母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 )
①学习伴随我们成长②学习仅局限在学校
③我们终生都在学习④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家不是一间房子,而是在房子里过的日子;家不是一尘不染的厨房, 而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家不是豪华的客厅,而是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聊天说笑。由此可以看出,家( )
①是港湾,甜蜜温馨的地方
②是居所,吃饭休息的地方
③是驿站,暂时停留的地方
④是依靠,互相关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法)巴尔扎克:“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根据这句名言内容判断这堂课的主题是( )
A.认识自我
B.欣赏与赞美
C.相处有方
D.理解与宽容
17、在2023年的国庆假期.“爱我中华”成为休闲的底色,阜新市部分学生纷纷“打卡”到“三一八”烈士陵园、乌兰英雄纪念馆、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景点。这启示我们( )
A.学习就是接受和掌握,参观红色景点不是学习
B.参观红色景点是一种学习形式,没有任何意义
C.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参观红色景点也是学习
D.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课外实践比课堂学习快乐
18、“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B.友谊是一种最亲密的关系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友谊是促进我们心理健康的唯一条件
19、某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生命可以永恒吗”主题班会讨论。同学们发表了下列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②生命有时尽,我们要及时行乐
③生命有接续,我们延续的只是身体的生命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懂得珍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9岁失去双臂,一度丧失生的希望。13岁尝试自杀,却在母亲的鼓励下重新振作起来,当翅膀被折断,是拼尽全力与之抗衡,还是一蹶不振?陕西的无臂女孩杨佩,用她的半生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做“自强不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
①客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③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④欣赏自己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1)学习,不仅让___,而且可以___。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___。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___,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___。
22、(亦师亦友助成长)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师生之间》,七年级1班的小王同学提炼了一些关键词。请将这些关键词填空到合适的地方。
关键词:教学相长 正确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彼此尊重
(1)由于年龄、阅历、性格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学会_____
(2)我们学习离不开老师指导,我们与老师交流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
(3)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批评意味着提醒和劝诫。因此我们要_____
(4)______ ,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3、基础知识填空。
①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活到老,学到老”,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____________的理念。
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____________,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④老子说:“自知者明”,因此我们一定要____________。
⑤缺点不可怕,因为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的过程。
24、[身临其境 情景体验]
假如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下列情景,你将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
(1)考试时,你的朋友向你传纸条请求“帮助”,你会: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
(2)朋友无意中说错了话,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你会: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
(3)朋友当面指出你的缺点时,你会: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
25、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①专门法律:____、____等。
②其他法律:我国____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26、连线题。
(1)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学习
(2)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B.努力
(3)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C.朋友
(4)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E.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6)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F.探索生命的意义
27、同学竞选班长失败,你对他说:“没关系。”
28、 “我有点喜欢隔壁班的那个男生,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啊!”小清把藏在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小玲。没想到,小玲不但像大喇叭一样把这个秘密告诉好多人,还讽刺小清长得难看,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朋友的行为深深的伤害了小清,小清非常痛苦,不得以去求助自己上高中的表姐。表姐对小清说:“朋友伤害了你,一定不能忍,要想方设法报复她,给她个教训,否则会被人瞧不起,今后就更难交到朋友了。”
请利用所学知识,对表姐的观点进行辨析。
29、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花觉得学习很吃力,常常搞得手忙脚乱,苦、累、困是她对自己初中生活的写照。
她认为:上学苦读书累,不如放弃。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30、有些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对班集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置若罔闻。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维护集体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31、校园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为此,某校团委策划了一期“感悟生命 珍爱生命”的黑板报。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黑板报。
珍爱生命警示语示例:水火无情珍爱生命 | 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某校团委主办第四期 | 珍爱生命警示语:C | ||
感悟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生命是可敬的; A。 | 珍爱生命 生命是一种权利; 珍爱自己的生命; B。 | 创造生命价值 珍惜时间; 勇于创造; 乐于奉献。 | ||
用知识守护生命 遇到火灾:迅速拨打119…… 遇到洪灾:及时向高处转移…… 面对不良诱惑:果断说不…… | ||||
编后语:D |
温馨提示:请你按照要求完成A、B、C、D处内容。(A、B处完善主要栏目内容;C处设计一条珍爱生命警示语,D处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主题,写一段生命感言作为编后语。)
32、学生赵磊的成绩不理想,老师批评他,妈妈打骂他,他也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愿意与人交往。
(1)你认为赵磊缺少哪种品质
(2)你认为赵磊缺少的这种品质重要吗?为什么?
(3)你觉得你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吗?如果是,请你给赵磊一些建议;如果不是,你打算怎么做?
33、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某校七年级(1)班以此为背景,召开了一次以“青春的活力,青春的奋斗”为主题的班会。
【青春畅想】
“青春是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青春是一条小船,载着你我驶向未来……”班会上,小昊同学热情地朗诵了他对青春的描绘。
(1)请仿照示例对小吴同学的青春畅想进行续写: ,
【青春梦想】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青春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青春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青春是一段五彩缤纷的生活……青春是梦,美妙的梦。
(2)站在青春的起点,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我们该如何拥有飞翔的力量?
【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青少年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青春有格】
青春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在感受生命的多彩,编织人生的梦想中,唱响青春旋律之歌,实现精神的发育与生命的丰盈。
(4)行己有耻是做人之格,作为当代中学生,这需要我们怎么做?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中学后,肖红同学发现学习的科目增多了,学习的场所也在不断变化:2019年国庆节,道德与法治课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研学旅行;原来的体育课在室外进行,现在可以在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室内场所进行;生物课可以到实验室进行;文学社可以到户外去采风....他感到初中的学习既丰富又快乐,学习点亮生命。
(1)为什么说“学习点亮生命”?
(2)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请你分享一下学习中的快乐有哪些?
(3)你能写出几条关于读书的宣传标语吗?
(4)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将来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35、材料一: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有近2万名14岁以下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40万~50万名少年儿童受到车祸、中毒、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
材料二:在英国消防警铃和消防通道旁都贴着这样的警告:如果发生火灾,请迅速离开这栋建筑,离开之后不要试图回到这栋建筑,不要试图救火或叫别人和你一起试图救火。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提醒我们面对突发险情时首先要考虑什么?
(3)你在面对险情和危害时,会如何对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