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连江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铁路局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为分界线。对于这条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进规则,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B.维护特权,体现正义的要求

    C.践行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 2、“国兴我荣,国衰我耻”,这说明了(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个人利益有时会与国家利益有冲突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放弃个人利益 ④个人荣辱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淄博烧烤”火爆全国,“村BA”全网火出圈……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和村镇凭借独特资源和网络传播,成为旅游消费热点风向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表明(     

    A.有了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

    B.网络为科技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4、服务社会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可以参加以下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①校团委举办的“爱心天使”义卖活动②商场打折促销活动

    ③“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④环保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①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社区治理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士完整、国家统一④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有一种安全感叫祖国海军接你回家。”2023上半年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4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紧急赴苏丹撤离我国在苏丹人员,登舰过程中,一名中国同胞泪流满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哭了,我太感动了!”这名同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为了畅通消防通道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小区物业要为畅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更改消防通道

    C.小区物业要严格执法,惩处占道停车行为

    D.每个公民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8、自2023年4月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周密组织撤侨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仅仅是政府的责任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下面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正确的有( )

    ①小明和爸爸一起看电影《姜子牙》,交流自己的观后感

    ②小梅假日经常和妈妈一起去跳广场舞,教阿姨们如何使用播音设备

    ③小丽常常到超市帮妈妈买蔬菜

    ④小强在放学路上索要小朋友的钱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表明,在我国(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D.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12、近年来,许多城市安装了“行人过街电子警示设备”, 提醒行人过斑马线时遵守交规,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这告诉我们(     

    ①要自觉遵守规则                                        ②要坚定维护规则

    ③要积极改进规则                                        ④要主动完善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下列关于名言警句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

    ④“不积佳步,无以至千里”一文明有礼要从小事、细节做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这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是(     

    A.换位思考

    B.自我暗示

    C.自我激励

    D.欣赏他人

  • 15、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应负的责任;作为警察,除暴安良是应负的责任;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应负的责任。由此可见(     

    A.责任来源于道德规范和职业要求

    B.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 16、从法律的角度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必需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渊

    C.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17、下表是某市公共场所中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的调查结果。这提醒市民(     

    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

    乱扔垃圾

    大声喧哗

    插队

    闯红灯

    遛狗不栓绳

    践踏草坪

    占比

    100%

    86.1%

    79.5%

    56.8%

    27.3%

    16.3%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C.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D.提升自身文化水平

  • 18、豆瓣评分高达9. 5,由吴京导演并主演的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寒的残酷环境中,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的故事。这电影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①正确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珍惜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国家安全

    ②认识国家安全的维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③知道维护国家安全只是军人们的天职

    ④从现在开始,培养吃苦耐劳的本领,将来为国家安全和建设出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10月30日,菲39号护卫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跟踪监视、喊话警告、拦阻管制。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

    C.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网络安全和生态安全

    D.有利于维护领土完整、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 20、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A.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在黄河滩涂放生红耳彩龟

    D.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辨析题

    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因此权力不需要制约。

    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22、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自由行使权利。同时,法律还为这些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对此,小明同学认为,公民基本权利很广泛,行使权利可任性,维护权利任我行。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 23、反对特权   以案为鉴

    2021年1月13日,网传大连市金普新区一女子进入小区拒绝完善个人信息,给社区卢书记打电话要求放行的视频。经查,该女子王某作为街道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干部,理应带头执行和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但却特权思想作祟,拒不配合防疫登记,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谋求方便,扰乱疫情防控工作秩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卢某作为社区干部,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违规放行。1月14日,王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笼子“锁住”的是什么?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为什么要将其“锁住”?

  • 25、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

    1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了什么?1分

    2你经常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2分

    3从劳动中,你体会了什么? 2分

     

  • 26、   云南某校开展“责任人生,筑梦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是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他抓拍了以下校园镜头,并制作一个专题短片,以引起大家对某些现象的思考。请对镜头中同学们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镜头一:考试时小张东张西望,还偷偷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抄袭。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教室里,小英拿着解答不出的数学题请教李伟,李伟明明会做说不会。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三:放学后,同学们纷纷背着书包离开教室,但教室的地上却一片狼藉。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小强每周到市博物馆担任义务讲解员。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有人对是否将垃圾投入垃圾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对象100人)

    无论远近都投入垃圾箱

    近时投,远时不投

    22人

    22

    38人

    38

    周围有人时投,没人时

    乱扔

    随地乱扔

    21人

    21

    19人

    19

    (1)以上数据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经调查后,如果你认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待增强,请你提出两条具体的措施。

    (3)你认为此类调查有何意义?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么?

     

  • 28、小丽是个网络爱好者,她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或上网查资料看新闻等。在她结识的网友中有这么两个人,一个是她游戏的搭档姗姗,帮她完成了不少游戏的关卡,可是这个搭档没什么时  间观念,经常拉着小丽不让她下线,有时还影响了小丽完成作业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还唆使小丽玩通宵;还有一个是小丽在一个论坛里的朋友小明,这个朋友会和她讨论一些最新的社会现象,还经常解答小丽一些疑惑,小丽很感谢他,可是这个朋友最近提出要见面。 

    (1)网络交往有哪些特点?

    (2)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3)你认为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