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花莲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2023年4月15日-5月5日举办。本届广交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展会模式,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观众逾800万人次,成交合同152亿美元、意向123.8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 2、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     

    ①要注意浏览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③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 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以下“微行为”、“点评”都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1

    小晶对餐饮服务员说:“辛苦您了!"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2

    小芳见客人来访,未打招呼而避让到书房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

    3

    小军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

    4

    小桑把自己的废书和破旧玩具捐献给贫困因山区孩子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对此你最想表达的是(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我自豪,中国最强大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 5、现实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因为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盗用家长的付款账号在网游中买装备、在直播间“打赏”。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意味着(     

    ①沉迷网络一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青少年要远离网络

    ③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法可依

    ④上网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 6、下列四组概念中,可以用如图表示其关系的是(       

    A.罚金与罚款

    B.拘役与拘留

    C.违法与犯罪

    D.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 7、2022年9月23日,震惊全国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主犯陈继志被判有期徒刑24年,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11年至6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一案例警示青少年要(     

    A.学会依法维权,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

    B.提升道德素质,做一个严于律己的好少年

    C.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D.加强法治宣传,坚持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 8、下列内容与体现的观点前后相一致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欣赏他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

    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

  • 10、仔细观察下列这组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A.学会信息节食

    B.辨析网络谣言

    C.抵制网络诈骗

    D.合理利用网络

  • 11、国庆节期间,小闽与父母计划到杭州观看亚运会。他通过网络查到了合适的交通工具,又把杭州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小闽一家的杭州之行很顺利。这说明(       

    ①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

    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方式   ④网络无所不能让我们生活无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老师在讲《法不可违》的内容时,展示了如下例题,请你选出正确答案(     

    年满15周岁的中学生李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并被处五日的拘留。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请大家推测该行为可能表现为?

    A.旷课逃学,不写作业

    B.借人钱财,拒绝归还

    C.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 13、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句话表明(     

    A.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B.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 14、2023年7月4日,山东烟台男子刘某因抖音个人账号上多次捏造视频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7日。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拒绝网络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B.广泛浏览各种网站,接受所有信息

    C.主动和公安机关一起处罚造谣行为

    D.提高辨析信息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 15、神舟系列穿梭宇宙,嫦娥五号成功“带货回家”,“奋斗者”载人深潜,国产芯片取得新进展,“人造太阳”上了新台阶,量子科技有望弯道超车……国之重器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在我们无比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努力学习,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将来建设祖国奠基

    ②我们还小,其他都与我们无关,我们只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好

    ③关心国家发展,从小事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④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为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16、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下表中“行为””和“评论”对应正确的有(     

    选项

    行为

    评论

    A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特色,应该提倡

    B

    学生家长李某在学校大吵大闹,严重影响教学活动

    违反学校纪律,但不违法

    C

    初中生小明课间十分钟在教室与朋友“高谈阔论”

    课余时间,无可厚非

    D

    李某恶意损坏公交站台的橱窗玻璃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A

    B.B

    C.C

    D.D

  • 18、对以下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时乱扔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她不但不听还把食品包装袋丢弃在车厢,随后扬长而去。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王某处以罚款——王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B.朱某不按合同履行职责造成对方无法按时完工,被处赔偿损失——朱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安徽舒某因在微信群中“抢”救灾捐款900元后退群且拒不退还,在群主报警后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舒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D.张某非法持续开采花岗岩,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张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 19、下图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教授绘制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路径模型”,该模型启示我们(     

    ①要认识到未成年人与家庭、学校关系紧张就一定会走向犯罪

    ②要认识到未成年人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陷阱,其中犯罪是最凶险的陷阱

    ③在社会层面上,各方要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及时开展“帮扶教育”

    ④在个人层面上,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2023.6月,八中学子走出校园,在行走中的课堂感受社会。他们前往大足、忠县、永川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大足鲤鱼灯、东菜、忠州腐乳的制作方法,感受着重庆的文化底蕴;还走进了大足区乡村振兴示范地,体验采摘茶叶、直播带货、花园搭建等职业活动,在实践中切实感悟劳动之美。此外,同学们还开展了国防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国防意识,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和顽强意志。请依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行走中的课程”(     

    ①有利于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让同学们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③是为了让大家掌握课本知识,通过各类考试

    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除了上述研学活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成绩好就行

    ②参加社团活动,向同伴和老师学习

    ③广泛阅读,在经典作品中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④观察社会,为社区、学校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近年来,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涌现在城市街头,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遭遇“成长的烦恼”:乱停乱放、随意破坏、被人上锁等。针对此事,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认识,请针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

     

     

  • 22、2012年12月3日,新浪网友羚羊早安说等人发微博称:科学家终于确定:2012年12月21日地球会有连续3天是黑夜,是地球的换纪时刻。玛雅人说的并不是世界末日,而是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来临,12月22日的黎明不会到来’……”这则微博经转发后,影响颇大。相关网友当初发这条微博也许并无给社会添乱的恶意成分,其他网友转载也许只是图个好玩,但正是这样的微博,带来了社会恐慌。

    请你结合材料辨析观点:有人认为,公民有言论自由,网络又是虚拟的,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 23、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光荣、更重要、更值得尊敬。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心有责任】

    小黄的中秋朋友圈记录:

    9月14日: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今晚我要尽快完成假期的作业和复习,回姥姥家赏月去。

    9月15日莫兰蒂台风登陆,全家人一夜未眠。妈妈忙于联系亲戚和朋友了解情况,爸爸在帮助邻居收拾破碎的窗户,而我也没有闲着,清扫了阳台的积水。此时已是凌晨,希望大家一切平安!

    9月16日:台风过境后,学校里的绿化全都被破坏了。和爸爸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抢险队,搬树木、捡垃圾,疲惫不堪,但这些汗水却让我由衷地开心,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

    9月17日:今天和妈妈一起参加小区的重建家园工作,我要为每个参与厦门重建工作的人民点赞!相信以这样的厦门速度,很快就能重现美丽厦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体现了小黄一家人承担了哪些责任?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3. 班级拟召开一次提升同学责任感的班会课,请你为班会课拟定一个主题。

     

  • 25、国家着力解决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 26、   2020年10月起,腾冲市开始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总书记来到我家乡”主题研学活动,很多学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我们养成_______行为。

    (2)参加这类活动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 2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国家机关怎样做?

  • 28、材料一盘点2014年我国重大科技成就2014年10月,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通过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验收,袁隆平带领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千公斤攻关取得成功,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再上新台阶,将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降落。继苏联和美国之后,我国成了成功收回绕月飞行器的第三个国家。这是我国空间技术取得的又一进步。据统计,近年来,近2 0 0 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日常生活、生物制药等方面得到应用。

    材料二2015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三个角度,共9分

    2为了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6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