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开展“维护秩序靠规则”议题式学习活动时,发言的同学分享了一则案例:
一男子持无座车票在列车上霸座,拒绝让出。乘警先是道德劝说,后责令其让座,刘某拒不配合。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处罚。 |
同学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规则护秩序,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B.自由有边界,权利行使不能影响他人合法利益
C.违规需处罚,法律力量时时处处强于道德约束
D.法律要遵守,刘某霸座行径理应受到刑事处罚
2、在患者需要时捐献血小板,之后返家途中又担当救人救火之责,现役军人颜国庆尽显军人本色,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获奖后,他捐出全部奖金10万元。从承担责任的角度看,颜国庆( )
①只付出了精力和金钱
②一旦作出选择,就义无反顾担当
③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回报
④不图金钱等物质回报只为获得表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达840余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出行,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消费等。这警示我们( )
①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 ②善用诚信智慧,获取经济利益
③不诚信难立足,讲诚信显美德 ④撒小谎无所谓,做大事讲诚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一些特殊商品除外。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我们的启发是( )
A.要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敬畏规则,而不能改变规则
D.该规定能确保消费者网购权利和自由不受侵害
5、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他身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③要学会欣赏别人④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6、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某等36人一审公开宣判,其中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有( )
A.有期徒刑、死刑
B.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C.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D.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7、在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当观众把目光聚焦于一个个明星运动员时,而数万名志愿者正默默地为赛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①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②是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
③能积极融入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作用不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下列诗句与此表达寓意最相近的是( )
A.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苏州市某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关爱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发出该倡议是因为( )
①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②有利于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③可以避免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化过程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接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以下哪个行为不可以体现小岩文明有礼( )
A.等客人到齐之后再动筷
B.用公筷给朋友夹菜
C.站起来主动与刚到的朋友打招呼
D.与朋友交流时眼睛盯着屏幕
11、2023年4月26日,中国海军派遣军舰奔赴苏丹,紧急撤离在苏丹的中国公民,防止中国公民因当地冲突造成伤亡,微信朋友圈刷屏。其中一条朋友圈说:“危难来临,才深切体会到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多么幸运,拥有一支可以保护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多么令人安心。”他的话告诉我们( )
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即个人利益
③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汉朝思想家杨雄说:“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下列漫画中的做法与此传递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近期,在山西朔州市开发区丰泽园小区西门口,违法行为人田某和李某在静态管控期间不听防控人员劝阻,强行翻越大门栏杆私自外出购物。在开发区分局巡逻民警到达现场出警时,田某和李某态度恶劣,对处置警情的巡警队员辱骂、推操,情绪激动的李某某还上前打了辅警一巴掌。开发区警方决定对田某和李某2人依法行政拘留。田某某和李某某的行为是( )
A.行政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4、下列对下图中游客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 )
A.乐于实践,证明自己
B.肆意放纵,破坏规则
C.积极探索,敢于尝试
D.无心之过,一笑了之
15、为引导人民群众缅怀先烈先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各地纷纷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采取更文明、更绿色、更健康的祭奠方式。关于“网上祭英烈”活动,你的看法是( )
A.赞同。传播了网络正能量,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B.赞同。人民群众可以沉迷于网络,缅怀革命先辈
C.不赞同。网络具有虚拟性,这是对逝者生命的蔑视
D.不赞同。祭扫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16、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 )
A.说明未成年人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C.有利于杜绝未成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D.表明未成年人不再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
①不负党的期望,肩负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④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片段一:甲违法建设地下室,造成部分道路塌陷、民房和办公楼毁损,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6个月。
片段二:某商务宾馆卫生设施条件不达标,经责令改正后逾期不改,被市卫生健康局罚款2000元。
片段三: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归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偷偷地将手表据为己有。
甲、某商务宾馆、朱某的行为分别是( )
A.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19、“为视力障碍者引路时,让对方扶住你的胳膊肘部,引领对方自己行走。”“为肢体残疾者引路时,最好走在他们前面。”“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对方意见,征得同意后再提供帮助。提供帮助时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对方的需要提供帮助。”上述关爱残疾人的提示语主要提醒我们,关爱他人要( )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静以修身
D.心怀善意
20、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的业主……这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2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22、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同学们就“如何建设美好祖国?”展开讨论,请你参与辨析。
23、根据所学知识,请对下图初中生小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24、让公益走进生活
某校成立了公益服务社团,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回顾参加过的公益活动,同学们感到有付出更有收获。他们说:“参加这些活动,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有时也有点累,但让我懂得了做一件事需要坚持!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到了快乐。得到别人表扬,我感到很自豪”。
(1)请你补充材料中“……”部分的具体内容(至少写出两个)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收获。
25、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规定,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履职期间,要协助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参加学生保护委员会、学生欺凌治理等组织。
202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出现反弹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仍存在较多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等现象。
(1)请你试着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请从两方面作答)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3)如果你遭到了校园欺凌,你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6、【小慧见闻一】周末,小慧出游,他记录了一些标语。公交站台:“文明乘车,自觉排队”;公园:“有序参观,爱护环境”;电影院院:“对号入座,请勿喧哗”。 去这些地方十分顺畅,玩得也轻松愉悦!
(1)联系所学知识,小慧的见闻说明了什么?
【小慧见闻二】上学、上班高峰时,小慧看到:在红灯亮着时行人有下面漫画中的现象。
(2)请你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行人提出劝告。
27、 自由是珍贵的!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
平等是珍贵的!人类通过法治自觉践行平等的原则,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出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2)平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践行平等,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怎么做?
(3)怎样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8、
(1)漫画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有什么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