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吉林吉林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在二十国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各国要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以上材料体现了(     

    A.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

    D.我国坚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 2、(习读本专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请你根据新的战略安排,判断下图中序号代表的三个目标分别是(       

       

    A.①总体建成小康社会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

    C.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人民生活达到温饱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2023年8月18日,由中央宣传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指导的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首届“乡村振兴好书荐读”发布活动在广州举行,向社会公布100种入选图书和100种提名图书。这有利于(     

    ①为农村阅读提供充沛的文化滋养       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③实现农村快速富裕                           ④引导全社会推动乡村振兴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4、2023年4月2日,马英九先生参访湖南期间,在《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现场连线,与台湾青年及观众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传达彼此间炙热恳切的心意,用音乐牵动记忆、勾连血脉、凝聚共识,这一幕在海内外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这反映出(     

    A.祖国完全统一的愿望已成现实

    B.音乐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D.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 5、“5000年前和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4000年前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3000年前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2000年前和罗马人一样英勇争战,1000年前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5000年来我们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和消亡。”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中国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国家

    B.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根本所在

    C.中国有底气有信心实现中国梦

    D.中国的追梦过程是一帆风顺的

  • 6、2023年9月1日,湖南经视《经视问政》第九期节目现场,老百姓犀利提问,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人认真聆听,积极解决问题。“经视问政”节目的播出(     

    ①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②有利于广集民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有利于加强国务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④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让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肩负14亿多人民的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行使民主权利,这说明(       

    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2023年3月,温州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征求市民意见,将群众迫切需要整治的10个堵点列入民生项目并进行整治提升,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这一过程(     

    A.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B.有效解决社会根本矛盾

    C.保障人民利益全部实现

    D.助推公民参与公共事务

  • 9、下图是学习《共圆中国梦》这一内容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力量

    B.全面依法治国、凝聚价值追求

    C.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等富裕

    D.全面从严治党、正视发展挑战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条指出,公职人员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这让我们认识到(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道德具有规范的作用     ③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H村是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探索特色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民主实践活动与民主形式相匹配的是(     

    ①村民集体商量筹办“养老服务中心”--民主协商

    ②村民通过投票选出村里的“当家人”--民主决策

    ③村里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推行“文明积分制”,实现文明管理-一民主管理

    ④村委会行使监督权,规范村民的行为--民主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建设法治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三者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全民参与、依法治国

    C.依法治党、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D.依法治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 13、2023年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271件、代表建议8000多件,六成以上是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形成,承载着满满的民意。这表明(     

    A.全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

    D.拓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途径

  • 14、2023年7月13日,济南一居民楼意外失火,滚滚浓烟。将一名小女孩困在屋内,小女孩跨坐在窗户上大哭。危急时刻,邻居许亮冒着生命危险,徒手爬窗救下小女孩,将孩子带到装空调的狭小区域安全暂避,等待消防救援。许亮的事迹生动诠释了(     

    ①友善的价值追求   ②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③名利之上的人生目标   ④扶危济困敬畏生命的优良品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完成下面小题。

    【1】《周易》中的《家人》《渐》《节》等,是最早讲家庭问题的。之后,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当代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都属家教的范畴。此外,散见于经、史等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也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中华家教文化(     

    ①根深叶茂、一成不变②凝结智慧、薪火相传

    ③源远流长、底蕴深厚④中西合璧、历久弥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不变的家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中谈到“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时就感慨:“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从中我们感受到(     

    ①朴实淳厚的良好家风②红色基因内化于心

    ③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④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近日,某市组织“百姓管家”成立快板宣传队,走进社区、工厂、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为此,青少年应该(       

    ①认识毒品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②加强自我防范,拒绝与人交往

    ③养成良好习惯,抵制不良诱惑       ④加强自我保护,掌握拒毒技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     

    A.老龄化加剧是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

    B.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C.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相违背的

    D.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优化人口发展就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

  • 1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民族精神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C.民族精神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D.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 19、2023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 70年旧貌新颜,70年华彩蝶变。今天的甘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盛世图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变化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④我国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地区消除了发展的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2023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对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

    B.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只要提高教育地位就能促进国家不断创新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90后青年陈柯宇,看到社会上有滥用或误读生僻字的现象,就用70多个中文生僻字串联创作一首歌曲,并写道“要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掀起了一阵识字热潮。

    判断:

    理由:

    (2)小南认为,只要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就能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判断:  

    理由:

  •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三亚网民黎某因辱骂凉山救火英烈被三亚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据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请你加以辨析。

    男同学:英烈名誉受保护,辱骂英烈应担责。

    女同学:言论自由是权利,畅所欲言不受限。

  • 23、请你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201512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说: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以上材料说明一个核心观点是什么?

     

    ②“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 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科技方面,我国有突出的优势,同时存在劣势。存在的劣势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克服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劣势?

     

     

     

  • 25、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宠物狗,但因此产生的冲突和纠纷也时见报端。

    随着宠物狗队伍的壮大,流浪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为缺少管理,流浪狗带来的问题更多更严重。有些城市采取了捕杀流浪狗的方式来治理这一问题,但这种捕杀行动往往也会引发很大争议。

    请你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对城市流浪狗的治理提出建议。

  • 26、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们言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可以自由浏览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自由交流思想。但是,在网上转播谣言、散播虚假信息、制作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传播他人隐私、传播色情材料等行为,要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对待民主权利的态度。2分

    2我们要如何行使我们的民主权利?三个角度)(3分

     

  •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

    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以立法形式决

    定将每下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让法治成为信仰。

    材料二: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反腐利剑,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我国最高检察院和地方检察院为此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举报体系。

    1材料一、二体现了我们教材中的哪些基本观点3分

    2材料二保障公民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一权利应注意什么?5分

     

  • 28、【了解国情,共谋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材料中空缺项的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______________2050年______________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2分

    3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2.8%的青少年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你身边同学存在的不良消费倾向?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3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