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浙江金华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年来,临夏州大力实施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草原和湿地资源保护修复等工程,来临夏境内过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2.2万余只增加到如今的3.5万余只,勾勒出人鸟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这说明     

    A.临夏州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中心工作

    B.临夏州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C.临夏州湿地保护等各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D.人类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

  • 2、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法律保障。由此可见(     

    ①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这些都提醒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     

    ①公正司法,推行政务公开        ②廉政为民,克服懒政怠政

    ③依法执政,促进民主决策          ④依法行政,防范权力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习近平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下面体现法治影响的有(       

    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让人们拥有稳定的收入水平             ④保障人们享有无限制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下列图示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B.

    C.

    D.

  • 6、2022年11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发布信息称,今年1一10月,合肥市反电诈中心紧急止付涉案账户24.4万个,为民众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同比上升96.5%,共处置预警数据108.9万余条,始终保持较高民众满意度。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       

    ①说明我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②有利于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③杜绝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发生

    ①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不同文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同而不和,兼收并蓄

    ③交流互鉴,消除差别          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公民应该(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②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

    ③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9、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这体现了(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我国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权利不断地扩大

    D.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 10、2022年以来,巴中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加快建设“巴事办”APP,着力打造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民和企业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这有利于(     

    ①推动机构改革,扩大政府权力②促进政府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

    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④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违反规定停放,请尽快驶离,超过10分钟未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近期,成都部分车主收到了来自成都交警违法通知中心的短信。相较于先前的违停直接抓拍或贴罚单,这种人性化的提醒方式获得市民点赞。(提醒:若在交通严管路段违停,发送短信的同时就要被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②短时停留没有危害性,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③人性化执法有温度也有力度

    ④法律的规范作用没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明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2、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九年级上册大事纪年轴,图中时间节点与下列选项所列对应事项正确的是(     

    A.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C.③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D.④中国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3、2023年9月 12 日,主题为“数字新时代 携手创未来”的第十五届“重庆·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表明(     

    ①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两岸同胞能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两岸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完全认同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A.①②

    B.②④

    C.②④

    D.①④

  •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不对我们当代青年做人做事有着深刻的启迪。下列名言古语与之一致的有(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爱国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敬业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诚信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友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5、“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同志这句话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一特征(       

    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B.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C.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D.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16、有1000多年历史的“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福建莆田。台湾是除莆田之外最大的妈祖信众聚集地,妈祖信仰是台湾民众中华情结的关键载体。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②两岸已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③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这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由此说明我国(     

    ①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制定世界规则,主导国际新秩序

    ③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坚定立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市投资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覆盖重庆11个区县,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提水工程,预计2030年将为渝西地区近1000万城乡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对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A.渝西居民用水困难修建重大民生水利项目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B.渝西水资源不足通过提水工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重庆高质量发展

    C.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利工程覆盖11个区县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重庆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水利工程解决所有生活问题让渝西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20、对下框中我国两项科技成果进行归类,最恰当的主题是(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栽的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太空探索,成就显著

    B.科技实力,问鼎全球

    C.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D.浩瀚星河,奇幻无穷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为配合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我市对驾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依法处罚,根据《海口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第51条第1款:驾驶或乘坐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处40元罚款处罚。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加大对驾乘电动自行车的处罚力度,人们就会自觉佩戴头盔。”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讲行评析。

  • 22、202110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某校九年级(2)班组织学生们学习该法。下面是该发总则的第一条: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厉行法治,就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和亲子关系。请你对该观点谈谈看法。

  • 23、2021年以来,我国巨大科技成就频传捷报。20216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空间站。20219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在轨运行三个月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着陆,飞行员状况良好。20219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汇对接,向空间站送去必要的物资。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202110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等被选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首飞乘组,王亚平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中国女航天员。

    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一梯队,我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完成了一个个宏伟目标。

    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属不必。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10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就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以及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指明了方向,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1)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是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

     

  • 25、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青少年应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哪些努力?

  • 26、   9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1)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习近平同志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 27、“云上外交”合作抗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率先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并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0多次,以“云外交”方式出席了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22场重要外交活动,夙兴夜寐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中国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体现了什么理念?这一理念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28、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文化的民族,家训、家教、家规、家风是中华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蕴含着父母长辈对子孙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要求。

    材料二: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树立文化自信?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作为中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