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它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有的取得了技术领先。“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C.企业创新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D.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我国确立12月4日为“法治宣传日”,9月20日设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坚持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其重要原因是( )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德治的重要性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德治重规范作用,法治重教化作用④法治与德治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不管哪种形式的民主选举,都要遵循的原则有( )
①公开
②公平
③公正
④绝对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22年,有以下国际大事值得关注:美国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加大对华施压;乌克兰与俄罗斯剑拔弩张;全球疫情总体逐步缓和,但局部不时反弹,但疫情“后遗症”严重。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世界各国必须( )
①相互制约,缩小各国发展差距
②增强经济实力,力争主宰世界
③完善全球治理,践行多边主义
④加强沟通协作,践行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之行中首次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东北‘换道超车’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东北要摆脱历史包袱轻装前进,必须着眼于新的增长引擎,瞄准面向未来的、能起到先导性和未来支柱性的产业,瞄准引领性的、原创性的、交叉融合性的技术,瞄准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产业形态。据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
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②大力保护知识产权
③注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④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载人航天三十年,筑梦太空新高度。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积淀形成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见( )
A.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我国加快科技创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D.弘扬航天精神是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7、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长征八号”一箭发射22颗卫星、“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成功首飞、首次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交响已经响彻中国大地。由此可以看出( )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
②军事和经济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④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信息表明( )
A.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全国人大行使了重大事项决定权
D.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9、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十周年之际,14亿多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以小我赴家国,以奋斗立天地,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迸发出磅礴伟力。这说明中国梦( )
①揭示了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②激励着亿万人民奔跑在追梦的赛道上
③让中华儿女追梦的脚步变得愈发坚实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彰显了(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
④我国人民生活幸福,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
①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要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年9月22日,全国各地喜迎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高皮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
A.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B.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C.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D.增强国家实力,主导世界事务
13、以下材料体现了( )
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③小区居民代表会议体现了民主监督的特有形式
④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落实在社会生活中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华为2023年9月推出的最新款手机令美国震惊,这意味着,美国的制裁失效了,中国已造出先进芯片。华为此举是要表明,美国的制裁,不但阻止不了我们前进,反而会成为我们自研的动力。由此可见( )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军事和经济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④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运动会报名开始了,小飞和小刚都想代表班级参加长跑比赛。由于名额有限,最终同学们推举耐力更好的小刚参赛。此时,小飞的正确做法是( )
A.服从安排,为班级加油助威
B.自我调整,不关注班级比赛
C.不依不饶,请学校增加名额
D.私下协商,让小刚主动放弃
16、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和目标,应填入下列表格空缺处的内容是( )
2020年 | 2035年 | 2050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
A.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进入社会主义发达国家
D.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7、2021年6月6日和7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和《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对比两篇文章标题的异同,判断下面的论点适合使用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的是(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中国的各项国家制度及其价值诉求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某校九年级学生要制作一张以“大国改革”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中适合该主题的是( )
A.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D.党的二十大以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19、下列是学生小乐在班级“新闻播报”栏目中播报的一则即时新闻: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新年茶话会。习总书记在会中肯定了中国人民政协的成绩。他表示,一年来,人民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下列是学生对这一新闻反映的“政治制度”的赞誉,你认为恰当的是( )
A.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全过程的民主
B.协商求同存异,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C.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利益
D.体现根本途径,确保权力属于人民
2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幅释放,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这体现了(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医疗保障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我国全面实现同等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
D.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1、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介绍,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对此,有同学认为:通过德治就能解决“家事”,以法治形式变成“国事”小题大做!请你辨析。
22、背景材料:困难群众始终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最牵挂的人。他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年如期脱贫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小刚说:“同步富裕要抓好,消除贫困靠国家”
小兰说:“扶贫开发共参与,全面小康定实现”
请根据所学知识,请评析以上观点。
23、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国进入了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颁布和施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据此,有人认为:“民”与“法”密不可分,有了这样的良法就能建设法治国家了。你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请说明你的理由。
24、为开展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活动,某校学生社 团骨干组成“微宣讲”团队,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带动身边同学迅速、准确地理解十九大精神。下面是 “微宣讲”团队提出的部分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
宣讲内容一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哪些特点?
宣讲内容二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应健全和丰富哪些民主制度与民主形式?
宣讲内容三 中学生小刚发现校门口上下学时段 交通堵塞严重,影响自己上学和周边居民生活,便 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写在信中,向有关部门反映。
(3)参与民主生活,是公民民主意识强的表现,请谈谈如何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
2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壮丽10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资料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回顾党的百年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串联起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1)【我分析】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至少3点)
作为新时代青年,何其有幸,生逢盛世,我们要把梦想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绽放绽放青春最美光彩。
(2)【我践行】青年学生应怎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绽放绽放青春最美光彩?
26、 从南湖游船到上海弄堂,从延安窑洞到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遍地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诞生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建立的是“人民政权”,拥有的是“人民军队”,致力的是“人民解放”,奋斗的是______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的奋斗目标各是什么?
(2)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3)从党的奋斗目标看出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党和政府作出了哪些努力?
27、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28、中宣部、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我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教育活动中搜集的三组关于民族精神的名人警句:“尚统一”、“和为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男儿当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上述名言警句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内容是什么?(2分)
(2)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
(3)为了做好今年的宣传月活动,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4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