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法课上的时政播报环节,播报小组的同学分享了下面的案例:
2023年4月,两名本地网红“湖南*文”“网红**”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而“精心设计”并先后在某平台发布了7个关于双方“斗殴”、“砸车”的短视频,引起大量群众转发、评论,浏览量达到了60万人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后,文某丹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网信部门依照互联网法律法规,对两名网络主播相关账号予以永久封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网红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构成了违法行为
④网络直播乱象多,我们要拒绝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军迷罗某购买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福建舰进行拍摄并发布在网上。经鉴定,罗某所拍内容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罗某的行为( )
A.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违反了刑法,付出失去一切自由的沉痛代价
C.违反了法定义务,需承担民事与行政责任
D.依法行使了权利但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
3、小东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想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下面是他所列的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依次分别是指( )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C.“三步走”、“两步走”
D.“四个自信”、“四个全面”
5、2023年8月5日,成都大运会上发生了感人一幕:在女子田径5000米决赛中,所有观众为全场最后一名外国选手鼓掌加油。虽然她的速度不快,但是观众的热情却伴随着她的脚步逐渐高涨,在她冲线的一刻,掌声更是达到了高潮。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掌声展现了以礼待人,反映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掌声体现了尊重他人,表达了欣赏拼搏精神的态度
③掌声反映了法治水平.维护了现场的比赛规则秩序
④掌声彰显了国民素质,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形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提高现代军事治理能力,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下列关于人民军队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②我军必须大力培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
③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武装力量属于公民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虽然多地出台了“禁燃”规定,但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部分城市对规定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调整,如划定可燃放的区域、时间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人人都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B.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C.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并且完善
D.规则是对自由的限制和约束
8、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
A.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B.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9、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因为( )
①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③只有弘扬爱国主义,抵制外货,才能够促进国家发展
④拥有爱国主义情感,就会减少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铁列车方便人们出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种演出和展览丰富了文化生活;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事实印证了(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②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
③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④每一个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其主观条件是( )
①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③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④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长期献身艰苦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11、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则古语。老师展示这些古语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 )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善者,以有礼也。”
---《安子春积》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1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②在旅游景区文物上刻字留名
③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④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诗句不能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4、礼能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
①尊重②谦让③与人为善 ④忍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文化和旅游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严查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参加购物活动、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开展此项行动是因为( )
A.良好秩序能完全避免矛盾
B.维护市场秩序依靠整治活动
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D.秩序能完全保证财产安全
16、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一种责任有不同的来源。下列责任和来源对应不一致的是( )
①红红在商场排队付款——职业要求
②芳芳陪家人一起去税务局纳税——法律规定
③强强放学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道德规范
④丽丽答应芬芬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也许,你开心热聊的电话正在被窃听;也许,你无心推送的朋友圈正在被利用;也许,你随手摆放的文件正在被盗取……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谍战片,而是于咫尺间无处不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还是学生,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
B.只要国防强大,就能维护国家的安全
C.国家安全无小事,每个公民义不容辞
D.危言耸听莫在意,人人做好自己的事
18、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使用资费的降低带来了信息的普及。这些变化( )
①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
②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获取更便捷
③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④制造“数字鸿沟”,使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小津一家围坐一起畅想新年愿望,我们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发展。这是因为( )
A.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两者紧密相联
B.公民个人利益至上,国家必须保障实现
C.个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依靠国家保障
D.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20、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们在集体致献词中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暂言。这告诉我们,中国共青团(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②在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征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
④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网络生活 理性参与
2022年7月28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规定》要求,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的确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学校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该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这一规定的施行引发同学们的热议,下面是小龙和小岩的对话。
(1)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小龙的观点。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2、 2019年4月,尹某在网上发布侮辱救火英雄言论。立即遭到网友举报,很快被警方抓获。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想蹭热点,甚至煽风点火,必然引火烧身。公民是否可以自由发布网络信息,同学们看法不一。
23、关于自由,小刚说:“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美说:“自由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请你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24、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阅读时政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 8年9月,央视连续曝光了多起台湾间谍策反大陆学生的案件,不少优秀的青年学子因为不设防或者本身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问题,很容易被攻破,不知不觉中陷入各色陷阱中,成为敌对势力的帮凶:这是多么令人痛彻的领悟。
材料二:2018年7月26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期中关贸易战相关问题做出回复。相关发言人强调,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并将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利益。
材料三:2018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使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增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芜湖市一些中小学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系列活动。
(1)材料一现象给我们青少年学生哪些“领悟”?
(2)阅读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统一的。
(3)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说说我们中学生可以为之做些什么。
25、大连市国家安全局在侦办某重要案件时,向李某询问了解与案情有关的情况。办案人员多次向李某提出保密要求。李某承诺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秘密,但受利益驱使,李某事后故意将国家安全机关询问内容泄露给案件的工作对象。李某所泄露的事项,经辽宁省国家保密局鉴定为机密级国家秘密。大连市国家安全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1)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2)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6、社会秩序的意义有哪些?
27、 一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奶和一杯柠檬汁,可是当他往热奶中加柠檬汁准备饮用时,发现牛奶结了块,于是大发雷霆,责备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和柠檬汁会起反应,您还是分开喝”。客人听后很羞愧,连声道歉。
(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作为中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28、守社会规则
下面是小明一天中的部分生活镜头。请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镜头一:妈妈送小明上学时,路遇红灯,提醒妈妈停下来礼让行人。
镜头二:上课时,认真听讲,从不交头接耳。
镜头三:中午食堂买饭,排队不拥挤。
镜头四:图书馆学习时,保持安静。
(1)据上述镜头,谈谈小明遵守了哪些具体的规则。
(2)请从“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的角度,结合上述任一镜头,谈谈你的认识。
(3)综合上述镜头,谈谈小明能做到与规则同行的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