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小宇乘坐京张高铁,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感: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颜色自动调节,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7分钟……这体现了( )
A.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C.创新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舒适
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2、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此,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次以《你我携手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如下。你认为下列探究活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学习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设计探究活动方案
②根据考察结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③形成调查报告文本,发送给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
④分组到附近企业、农田、社区考察生态环境的现状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3、下表中事例与途径对应正确的是( )
事例 | 途径 |
①郭老师成为市人大代表的候选人 | 民主选举 |
②袁大姐参加了市政府召开的水价调整听证会 | 民主决策 |
③陈师傅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交警执法未使用执法记录仪 | 民主协商 |
④李医生作为市政协委员参加了政协会议并发表意见 | 民主管理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说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新农村建设,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②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苑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④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对沈忠芳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
②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④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能谈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发生严重水害。7月30日,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车被紧急扣停,三趟列车上的2800多名被困旅客在焦灼中等待……给收集的这些暖心情景拟写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K396次列车上,乘务员赵阳哽咽安抚乘客:不要拥挤,食物会免费发放。 ◇旅客自发将降压药、消炎药等交给列车集中管理,供大家使用。 ◇被困当地村民18户人家清空场地,先安排300多个孩子休息。 ◇武警战士们肩扛手提,携带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和火腿肠,奔赴火车站。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传统美德在于宣传
C.中国价值自觉践行
D.创新精神绽放光芒
7、以下历史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匹配一致的有( )
①岳母刺字——爱国②大禹治水——敬业③立木为信——友善④毛遂自荐——诚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建设地铁,出台了《某市地铁规划草案》,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反映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
A.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9、下列事例能够体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贺州市针对骑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现象,交警进行严查。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一行动( )
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②增强了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依法维护了人民的一切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1、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
A.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日益增大
D.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1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
A.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C.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D.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建成科技强国
13、2022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1年超过4%。这是因为( )
A.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D.教育是我国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14、九年级某班举行了一场时政新闻解读大赛以下同学们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某市举行医疗项目价格听证会——体现了民主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B.就公园建设向政府反映意见——说明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C.向市政府反映占道经营的问题——体现了民主决策,促进决策利民惠民
D.在县乡人大选举中投出一票——民主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1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安排正确的是( )
A.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17、从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的传承表明( )
①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今天治国理政必须全面传承和借鉴中华传统文化
④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下列选项中能恰当体现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1315万人,失业率处于多年来新低水平
B.2021年的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23131亿元,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C.随着旅游业的红火,旅游配套设施亟待提高
D.我国的量子通信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19、以下是某校十月份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
推荐书目 | 推荐理由 |
《论语》 |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读者可透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
《与妻书》 | 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
《雷锋日记》 |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日记,平凡的文字难掩青春的激情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
十月份的阅读主题应该是( )
A.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B.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C.传承中华美德,提升道德品格和人生境界
D.践行扶危济困,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形象
20、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开展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系列活动,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主题的是( )
①将异国他乡的水果蔬菜和动物标本等放在行李箱中带回中国
②青年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宣传新修订的《反间谍法》
③出租车司机段某拍摄我国军事基地照片并传到境外情报机构
④“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抵抗外军侵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参与政治生活是领导人的事,和我们公民无关。
22、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维护民族团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小明认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但这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请你辨析小明的观点。
23、闫某因掏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卖钱获刑十年半.
判断:
理由:
24、时事点评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运用时事知识,评说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为什么能如期完成?
25、2016年1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粲,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
(1)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发展战略?
(2)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
26、观察社会现象,深度思考问题
材料一:某研究生2012年的收入所得表
获得方式
| 国有科研单位
| 从国有科研单位获得的养老金 | 私营企业兼职 | 技术转让
| 购买股票分红 |
收入 | 年薪6万 | 1万 | 年薪2万 | 3万 | 2.5万 |
材料二:目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的高收入和20%低收入户的倍数也在不断增大,在城镇是8.9倍,农村是6.7倍,平均在7到8倍左右。现在的收入结构中,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30%。
(1)从材料一中你读取了怎样了信息?(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一个问题?(2分)
(3)请结合当地实际,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27、以下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时的一段对话: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说人啊,做一时好人不难,做一生好人确实很难”,那么您觉得难在哪儿呢?
龚全珍:我觉得不难。
主持人:为什么?
龚全珍:只要自己每天都来检查自己,这一天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事情对人民有没有好处,我就用这个方法来不断纠正自己的“好逸恶劳”。
从龚全珍的朴素回答中,你感悟到她的哪些崇高品质?(6分)
28、反对分裂 维护统一
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强调,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2)我们应该如何“反对分裂、维护统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