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初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对古代文明的兴趣来自人类对自身文明发展历史的溯源和尊重

    ③更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探索国家的起源、文字的起源,以及社会形态、宗教、科学、艺术等发展历程

    ④探索古埃及历史文化之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⑤寻找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迹

    A.②④⑤③①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⑤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B.我国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称谓,如“垂髫”指女子十三四岁、男子十五岁的年纪。

    C.《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新诗集《红烛》《死水》。

    D.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 4、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bǐ)            谩延          挑拨离(jiān)       袖手旁观

    B.怨(mái)        决择          将就木(xíng)     不修边幅

    C.望(liào)        指摘          怒不可(è)             接踵而至

    D.望(tiǎo)        旷野          亭台楼(gé)          纷至踏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典诗歌佳作如林,请认真品读白居易《卖炭翁》一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下面两幅连环画都再现了保尔在学校被打骂的情景,结合两幅图画内容,讲述保尔被打骂的具体原因。

    图A 图B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①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了让读者了解由于经度差异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寒冷。

    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说明“植物的抽青开花等 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C.选文第④段画线句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事实来说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D.“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里的“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2选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4选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很妙,说说妙在哪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就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