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会拼,还能把字规范地写出来。
xiū sè_____ | jǔ jué_____ | huò huàn_____ | wǔ rǔ_____ |
è hào_____ | jì diàn_____ | gān jú_____ | dù jì_____ |
chà zĭ yān hóng_____ |
|
|
|
3、补充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 )经风( ) 长( )短( ) ( )心动( )
虎( )龙( ) ( )高采( ) 五彩( )( )
风( )电( ) ( )不( )待 ( )( )私语
(1)画横线的词语形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 。
2.《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________。生活中也有许多美好的礼物如__________。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3.1987年4月5日,____在北京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小柏树。植树的步骤有:①挑选树苗 ②移苗入坑 ③挥锹填土 ④挖好树坑。我能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只填序号)
5、加偏旁部首组新字并组词。
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村居
(清)
,
。
,
。
【1】默写古诗。
【2】选一选。
A.前两句 B.后两句
①________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②________描写了人物的活动。
【3】诗中的 字把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
A.“放”
B.“忙”
C.“散”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中的景象。
____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村咏怀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把诗中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连一连。
【2】以下事物中,哪些是诗中出现的?在括号里打“√”。
( ) ( ) ( ) ( )
8、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素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__。
【2】对全诗起概括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
【3】“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困苦。“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4】诗中的“万水千山”,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诗中的用词__________写出了五岭山脉高低起伏,连绵不绝;__________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可在红军眼里五岭只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山只不过是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 “暖”字表达了红军渡金沙江的_______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__________________。
【6】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到今天止,已经80多年了,但红军的精神却被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起来,请你来谈一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忙向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忙向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不能让人多吃饭……”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1、“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这句话有什么特殊意义?
10、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1】第五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补充说明
C.语音延长
【2】选文中闰土给“我”讲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事。
【3】“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1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震)!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竞 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在 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 汉):“好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此生!”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指的是_________
【3】魏校长“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者当效此生”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
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加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爱慕(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辨(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面的对话,梳理概括不同人眼中花生的特点。
人物 | 姐姐 | 哥哥 | “我” | 父亲 |
花生的特点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画“﹏﹏﹏”的句子中,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相对比,说明花生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5】你身边有哪些像花生这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儿歌,回答问题。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
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扭牛走,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拗不过牛牛,
低头捡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走。
【1】妞妞赶牛走是因为()
A.牛牛要吃河边柳
B.牛牛太贪玩了
【2】牛牛吓得扭头走是因为()
A.妞妞捡石头
B.妞妞使劲扭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老师的特异功能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教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1】按原文补充词语。
(_________)小山村 (________)的女老师 (_________)的历史
(_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的高速度 (_________)的液体
【2】这位女老师的特异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文中结尾“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的理解是( )
A. 女老师手指上渗出的水是墨水。
B. 女教师写字时手指尖渗出的水饱含老师的情感,如泪水一般。
C. 女老师写字时手指上渗出的水,带有化学成分。
【4】作者写本文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
15、照 样 子,写 句 子。(4分)
(1)开 开会 妈妈在开会。
雨 。
(2)星星是夜空的花朵。
是 的花朵。
(3)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像 。
(4)爸爸看书,妈妈看书,我也看书。
, , 也 。
16、不立刻抢救。这位伤得最重的小姑娘会因为休克和失血过多而死去。(用关联词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去植树。(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不是扩句)。
雪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梅兰芳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庆祝会我更不会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缩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3】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改反问句)
【4】百灵鸟在树枝叫。(改拟人句)
【5】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该比喻句)
21、看图写话。观察图片,写一写球是怎么到场外的?又是怎么回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