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底世界》描写了海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说明海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查“蒸”字,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蒸”字是____结构,共____画。在“蒸融”一词中,“蒸”的意思是____。
3、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爱你——傣家_____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______的巍峨,吐鲁番的_____、_____的瓜,大草原的_____、戈壁滩的______。
(2)在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被哈尔威的精神所打动,你看——“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______,履行_______。面对_____,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_________。”
(3)我们被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所折服,“无论如何,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________的剪纸声,我的________与_______就立刻变得______。”
(4)我非常想读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______,夏洛蒂•勃朗特的______和霍金的_______;想听肖邦的______。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代______所作。这首诗被称作“_____”,全诗体现了一个“____”字。诗中“_______,________。”这句写出了诗人纵酒放歌,生出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
4、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_____________
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字词。
jī xiè shí yàn yùn shū zhuāng zhì
( ) ( ) ( ) ( )
kǎn kě bì mìng fěng cì shì shì
( ) ( ) ( ) (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 《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3】《江南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用横线画出诗中的动词。
【3】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试着写两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回答问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哦,它在洞里睡觉哪。
【1】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
A.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B.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小猫
C. 小鸡、小牛、小鸭、小马、青蛙
【2】哪位画家没有来?( )
A. 小马 B. 小鸡 C. 青蛙
【3】我会连。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梅花 月牙 竹叶 枫叶
9、课内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1】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这是一个________的小岛,鲁滨逊上岛之后,他________……自力更生,生活了28年,他是一个多么的人!
10、课外阅读。
所谓转基因
所谓转基因就是把某种生物(比如植物甲)的基因中的一个或一组片段,转移到另一种 完全不同的生物(比如植物乙)的基因组合之中,由此创造出一个新的生物(比如植物丙)来。植物丙可能与植物甲、也可能与植物乙外形相似,但三者的基因组都不同。
简单地说,转基因就是在某种基因中引入外来基因。而太空种子所发生的基因变异,却完全是在某个种子的单体内部完成的。当种子处于微重力、弱磁铁、高真空、超低压、高洁净、多变化的太空环境中,被来自四面八方的高能宇宙射线“轰击”时,其内部DNA上的基因,会发生断裂、扭曲、重组等各种变化。
那时,种子的基因们只要没有被完全摧毁,就会仅仅发生变异而不是消亡。当种子回到大面,种如土壤,并发芽出苗,成长壮大时,它所表现的各种特征,就都是受到变异后的基因所控制了。但是,在接受射线轰击、发生变异,再回到地面种入土壤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种子的基因变化都是“自主完成”的,没有任何一点外来基因的干涉和参与,就连跟这个种子挤在一起的其他同类种子的基因,也不可能跑来跟它捣乱一下。
所以,太空种子,只是在“变基因”,而不是在“转基因”。小麦依然是小麦,只不过变得产量更高,或者更抗倒伏;青椒依然是青椒,只不过变得个头更大,口感更佳。总之,永远不会“小麦吃出青椒味,青椒用来做面包”。
【1】太空种子发生基因变异的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加着重号的“捣乱”一词,在选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苹果与梨嫁接长出的苹果梨”是变基因水果还是转基因水果?请根据选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姥姥的蜡梅花
去年,大舅从昆明带回来两棵蜡梅,姥姥见了非常高兴。当天,姥姥就找来了两个最好的花盆,把这两棵蜡梅栽进了花盆。从那以后,姥姥常常给这两棵蜡梅浇水、施肥。天暖了,姥姥把它们搬到外面去;天冷了,又把它们搬回屋里来。在她所有的花中,姥姥最喜欢这两棵蜡梅。有一次,我到书柜那边去拿一本书,不小心碰了一下花枝,姥姥非常着急地说:“哎呀!你小心一些,千万不要把花枝碰断了。”从此,我每次经过蜡梅花盆时,都是小心翼翼的。
去年11月份 我看到花枝上的叶子都掉了 就去问姥姥 是不是花死了 姥姥笑着说
你看枝上长出了花苞 赶明儿就要开花了 过了几天 花苞果然变成花骨朵了
春节期间,花骨朵长大了,开花了,蜡黄蜡黄的,甜香甜香的,我和姥姥数了一下,足足开了88朵。姥姥说:“蜡梅花开了,春天就要到了。”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姥姥喜爱蜡梅花?
3.“我”喜欢蜡梅花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2、读文段,完成练习。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 )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 )干净,把细长的触须( )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 )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
①洗 ②擦 ③跳 ④伸
【2】“免费的特快列车”指的是_________。
【3】早上醒来,“我”做的事情有伸懒腰、______、_______,还有可能会去旅行。
【4】从这段话可以体会到当一只小虫子(____)
①一点儿都不好。
②还真不错。
13、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出生于_____________ 时代,他_____________ 了造纸术。
【2】蔡伦造纸的原料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3】简要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是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 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愕然( ) 珍惜( )
【2】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1)过去的“那条河流”是( )的地方,
如今的“那条河流”是( )的地方。
(2)作者用“那条河流”作为那题目,作用是 ( )。
(3)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为
理所当然→( )→明 白 → ( )→( )的过程。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打“√”,错的打“×”。
A. 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思想。( )
B. 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目的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 )
C. 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 )
D. 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
15、按要求变换句式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调整语序,不改变语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窟窿立刻被女娲补好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扩句:加上时间、地点、修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成“把”字句。
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
蟋蟀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一个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情境:①立定跳远;②同伴哼唱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变化。(6)
1.东东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到了五彩池。(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的作业我怎么会没有写完呢?(改变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教训、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