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说你的发现。
1.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2.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3.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设了一个圈套啊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bǎo yòu xiū zhù zǔ náo kònɡ zhì zhēnɡ chí yāo xié hōnɡ dònɡ
( ) ( ) ( ) ( ) ( ) ( ) ( )
jī xiào kāi záo suì dào ní jiānɡ chà dào jùn ɡōnɡ miǎo shì
( ) ( ) ( ) ( ) ( ) ( ) (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_________,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________,以及慢性子的_________和急性子的_________等人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________、动物朋友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_很_________地蹲着。可是_________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4、我能写出很多带有“扌”的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原文填空。
(1)谁也不知道她(_________)看到过多么(_________)的东西,她(_________)多么(_________),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_________),这样(_________)。奶奶把小女孩(_________)起来,(_________)在怀里。她俩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的地方去了。
6、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遥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蓬头稚子”是个______的孩子。
A.没有礼貌
B.贪玩
C.专心垂钓、天真可爱
7、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汨(mì)罗怀古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
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
(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
人物故事: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 。
,江船火独明。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前两句点明______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______(白天 下雨 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_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_____ 、_______的思想感情。
9、课外阅读。
巫峡赏雾
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痴情的山帽子雾,与太阳约会的时间定在早晨。太阳准时赴约,直把山帽子雾吻得银光闪闪,璀璨夺目。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栋栋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连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是织女抛梭织出来的吗?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千万千万。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下列词语。
欣赏:__________
雾絮:__________
璀璨夺目:__________
【2】短文采用的抒情方式是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什么特点?请写下来。
山帽子雾: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
【4】理清文章思路。(用先写…然后写…这样的句子表达)。
__________
【5】请“__________”在首尾段画出一处互相呼应的句子。
【6】文中画“﹏﹏”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由此想到哪些古诗句?
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大约已有2000多年历史。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干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香囊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的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丁丁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的地点是(_____)
【2】(材料二)从端午节的历史与名称、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语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是为了准确具体说明_________。
【4】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丁丁知道了端午节还有天中节这个别称。(____)
(2)兰兰告诉妈妈,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它的由来有许多说法。(____)
(3)红红根据活动安排来到专业楼,用蓝色丝线为同学们制作了香囊。(____)
(4)冬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后,在学校端午文化节上朗诵了屈原的作品。(____)
【5】作为学校端午文化节的小使者,面对想去观看旱地龙舟赛的客人,你怎样介绍行走路线与这项活动。(表达时要做到清楚、连贯)
11、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wèi wéi)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报复 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划去文中错误的读音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句子中的“睁大眼睛”反映出魏校长_________的心情。
【4】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为之一振”“为中华之崛起”,两个“之”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2)周恩来从小就认识到了振兴中华的重要。______
【5】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在一条河边,住着猴子和牛。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牛说:“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去。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 )。(填字母)
A. 自己高兴地吃起来。
B. 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3】“猴子想到一个办法”,猴子想的办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_____]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
13、阅读课文《赵州桥》片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rǎo rào)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将括号里错误的读音用“/”划去。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回首( )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B.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4】这段话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
【5】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自习课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宝岛台湾的气候温暖、水源(yuán)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bān)斓(lán)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yào)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bīn)纷,就像谁在空中撤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piān)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用“_______”画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照样子,写一写。
一群 一群群 一群群蝴蝶
一把 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蝴蝶谷吗?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夸一夸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晚上不是要刮大风吗?
2.战斗不是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吗?
3.我上台去表演一下怎么不行呢?
16、改为反问句。
(1)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看到欧群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我们非常惊异。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陈述句和反问句互相转换。
1.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幅画是我们班的蔡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1.葡萄沟难道不是个好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
2.曹冲想出来的办法难道不好吗?
_________________
3.不努力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
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自私怎么会交到朋友呢?
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晒干了地上的水。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子句 ( )
(2)这件衣服漂亮。改成感叹句( )
21、习作。
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介绍一种事物。在介绍一种事物时要注意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还要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请你运用所学方法介绍一种事物,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