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炎帝之少女,名曰_______。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以堙于_________。写出画“ ”部分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开天辟地的_________,勇于填平东海的_________,为人类“盗取”火种的_______________,炼石补天的_________,他们都有无私无畏,不怕困难的精神。
(3) 入秋以来,一直下雨,妈妈叮嘱我一定要穿足衣服,因为谚语说了:“一场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我会组词。
上( ) 把( ) 小( ) 白( )
下( ) 巴( ) 少( ) 问( )
3、默写本课学习中积累的写乡思、乡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似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填空
1.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的_______小燕子,_______的枣核;还知道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欣赏了________画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______》。
2.我知道重阳节时诗人______身在异乡,写下了“独在_____,每逢______。”我最喜欢《______》 这首诗,诗中的“_______,________。”让我想起过年放鞭炮的情景。
3.知错就改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品质,正如苏轼所说“________,________。”
4.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狮子___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很________地蹲着。
5.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______》、《______》和《寄小读者》。
5、回顾课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诚实和信任》中,人与人之间还有比( )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 )和( ),这比 ( ) 。
6、阅读与理解。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字词。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秋月图。(_______)
②诗中的“潭面无风”表现了洞庭湖宁静的美。(_______)
【5】本诗从 ______看洞庭的山光水色,把洞庭湖比作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古诗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气氛。
【3】诗的第一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一句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 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落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8、阅读理解。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
【1】在原文中将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___________
(2)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
【3】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两个词语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所看到的不同景色。
【4】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9、语段一: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 做)品交给了老师,有泥鸭子、小布鞋、蜡水果……老师拿出一个小板(登 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却 确)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小声说:“有的。”
(1)数一数,这段短文共有( )句话?
(2)用“”划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3)在文中找一找哪些是老师说的话,哪些是爱因斯坦说的话。在老师说的话下面画“ ”,在爱因斯坦说的话下面画“~~”。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打电话
新年到了,小猫的生日也就到了。小猫过生日,想请朋友们来做客。妈妈因为正在给他做好吃的,打扫房间,所以让小猫自己打电话。小猫当然是想和朋友们一起过生日了。这样的生日才带劲呢!
于是小猫先拨小白兔家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他说:“嘿,是三瓣嘴家吗?”小白兔气得挂掉了电话。
他又往小鸭家打,电话接通了,他说:“嘿,是胖皮球家吗?”小鸭气得没理他。
第三个电话打给谁呢?小猫想了想,打给小白鹅,电话接通后,他说:“是笨大鹅家吗?”小白鹅气得不理他。
猫妈妈看见了,对小猫说:“你打电话时,说话太不礼貌了,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来做客呢?”小猫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填序号)
(1)小猫打电话找的朋友是:____________。
①小猪 ②小鸭 ③小狗 ④小白鹅 ⑤小白兔 ⑥小鱼
(2)小猫打电话,朋友们都不理他,是因为:____________。
①没时间 ②在写作业 ③生气了 ④想办法
【3】用“ ”在2~4自然段中画出小猫让朋友们生气的原因。
【4】用“﹏﹏﹏”画出妈妈告诉小猫的话。
11、阅读欢乐谷。
再见,太阳
晚上,小姑娘与太阳告别。太阳坐在地平线上
再见,太阳。”小姑娘说。“再见,小姑娘。”太阳回答,“睡觉吧,我也要休息了。明天一清早我在那扇小窗户里等你!”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了,用温柔的光芒抚摸着小姑娘的脸蛋。小姑娘醒来,说:“早上
好,太阳!看到你,我好高兴!”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故事。
【3】第二天早晨,小姑娘对太阳说了些什么?用“___”在文中画出。
【4】你觉得太阳和小姑娘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花的话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园里的花儿们舒展着花瓣,比赛自己的色泽、优美和高贵。她们各有辩才,争论多时,相持不下。
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到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她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别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小男孩预备把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束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1】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心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你觉得老师与二月兰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园里的花儿争妍斗艳,小男孩却去采摘不受人注意的二月兰,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每年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你知道我国第一个教师节是在哪一年吗?今年的教师节你是怎样(或准备怎样)向你的老师表达你的心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⑩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本段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文“②—⑧”为一段,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已经用“/”线分开。
第一层(②-⑤)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⑥-⑧)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⑥-⑧”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三幅图画的名字分别是:第一图:____________;第二幅图:______________;第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自然段作者从 、体型结构、 、 这四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外形,主要运用了一连串的 句式,突出了白鹭体态的 和 的谐调。
【5】简要回答:“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__________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始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根据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水源充足,牧草茂盛。( )
(2)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
(3)私下里小声交谈。( )
(4)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
【2】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6自然段,白天鹅和黑天鹅互相歌唱着迎向对方,它们会说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写它的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改成反问句) 。
【2】大雁飞来了。
(扩句) 。
【3】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缩句) 。
【4】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修改病句) 。
16、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作为大会的召集人,他心情能平静吗?
(2)难道这些道理你不明白吗?
(3)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
(4)这篇文章的结构难道不是总分总吗?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仿写句子)
( )多么( )。
2、柳絮在飞。(扩写句子)
( )河边有一棵( )柳树。
18、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不小气)……
大方(不拘束)……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衬着 巨大的 蓝天 高耸的 雪峰(连词成句)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
(2)教室里真静啊, 静得连铅笔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补充完整)
(3)太阳真红,红得像 火一样。(从颜色上比喻)
(4)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缩句)
孩子穿过空地。
(5)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6)树叶在哗啦啦地响。(改成拟人句)
树叶在唱着动听的歌儿 。
21、习作
想一想你曾经为长辈所做的事,选择一件写下来,题目自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