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暑假期间,禁止孩子们到没有安全防护的水域游玩,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删除“不”)
B.我们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进一步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与“优秀”位置互换)
C.孙震生的中国画《蝶舞星河》,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一位花样滑冰女选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在“翩翩起舞”后加“的优美姿态”)
D.位于洞庭湖西北澧阳平原的鸡叫城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科学的田野考古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把“因为”删掉)
2、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的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该句话无语病)
B.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我既放松了心情,也增长了见识。(该句话的结构完整)
C.近年来,有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有不少出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推拿”“红高粱”。(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该文学常识表述无误)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烤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之为“汗青”。常用来指史册。
B.《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本文是书序,为东阳马生的书做的序言。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等应考,中试称为“举人”。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知所措,等到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不已。
B.如果台湾当局阳奉阴违,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现在的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被地震毁坏得行将就木的四川灾区很快重建了家园。
5、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6、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7、对《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及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仅是指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也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B.《傅雷家书》中傅雷经常对傅聪谈论音乐、美术、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显示出其知识渊博、见解精深。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开头称呼“聪,亲爱的孩子”是因为儿子在打击之下,父亲用这样亲切疼爱的语气对儿子进行劝慰和开导,便于抚平儿子心灵的创伤。
8、 太祖时,郭进①为西山巡检②,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③,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当尔一官。”岁馀,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④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於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注)①郭进: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北宋初任西山巡检,以备北汉。②巡检:官名。③刘继元:五代十国时期之一的北汉皇帝,后降宋,封彭城郡公。④具:陈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告其阴通河东/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B.以其诬害忠臣/策之不以其道
C.命缚其人予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使臣失信/小信未孚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太 祖 大 怒 以 其 诬 害 忠 臣 命 缚 其 人 予 进 使 自 处 置
【3】结合选文,请说说郭进是如何取信于人的。
9、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②潘鬓③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①烟萝:形容花木繁茂,蓊郁如云烟。②沈腰:出自《南史·沈约传》,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③潘鬓:出自潘岳《秋兴赋序》,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诵读《破阵子》上阕“几曾识干戈”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词?请说说你的理由。
【2】有人说,李后主这首《破阵子》是对《相见欢》中“别是一般滋味”的绝佳注解。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简要说明。
10、综合实践活动。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
汉字 |
| 金文 | 见形辨义 |
止 |
| 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 | |
走 |
| 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 表示跑的意思 | |
奔 |
|
|
(2)(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
通 知
珍爱汉字,传承文化。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举行“汉字听写大赛”,希望习字社全体成员准时參加。
5月15日
校团委
①内容上: 。
②格式上: 。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望远能让人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2、下面是《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
⑴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 》,收录了鲁迅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⑵《五猖会》一文先写童年时看的赛会,然后写明代张岱《 》里描述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正高兴时,又写父亲要求“我”背书(书名《 》),“我”很失望、郁闷,最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苏州园林(节选)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根据上下文,第⑤段中“寂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填入第②段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B.配合、布局、映衬、层次
C.布局、配合、层次、映衬 D.映衬、层次、布局、配合
【3】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败笔”能否改为“地方”?为什么?
【4】下列对第④段中引用诗句“鱼戏莲叶间”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生动与平实说明相结合,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
B.更好地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
C.让读者了解了相关诗歌知识,使说明内容更加丰富。
D.充满诗意,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可读性。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作者:冯小宝。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吞掉水星、金星,烤焦地球。
【3】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
材料: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
15、(1)题目:我的世界不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