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B.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前面的呼喊嚎叫,后面的拥挤不堪,形容场面极度混乱)
C. 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繁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震……(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D.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这里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眼界,是最大的财富;精致,是最好的修养;努力,是成功唯一的不二法门。
B.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应当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干预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供便利。
C.大量的一次性用品不仅成为日益增多的垃圾源头,也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
D.10月20日,在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十五个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现场亲自发布并展示成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
B.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C.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D.推行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患者的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4、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 hán 烦躁 zào 深恶痛绝 wù 浊流宛转 zhuó
B.踏败 tā 涉猎 shè 莫名其妙 míng 大厅广众 tīng
C.抱谦 qiàn 诘问 jié 碟碟不休 dié 锋芒毕露 bì
D.军帖 tiě 彷徨 páng 扑朔迷离 shuò 苛捐杂税 juān
5、下列语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末来临,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我们提倡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复习,切忌不可熬夜学习。(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字)
B.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华坪女子高中,让山区近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前后矛盾,应删去“近”或“多”)
C.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西游记》记录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用词不当,应把“奇葩”改为“仙葩”)
D.回忆起初一的美好时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活泼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搭配不当,“欢声笑语”不能和“浮现在我的眼前”搭配)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ɡ) 辔头(pèi) 重峦叠嶂(zhànɡ)
B.阔绰(chuò) 呓语(yì) 分外妖娆(fèn)
C.纳谏(jiàn) 恣睢(suī) 嘤嘤成韵(yīnɡ)
D.俨然(yǎn) 塘坳(ǎo) 陟罚臧否(zhì)
7、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不期而至的疫情,让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成了轰轰烈烈的“网红”。他号召党员医生以身作则,走上抗疫前线;呼吁市民宅家抗疫,“闷死”病毒,人们称专业直率、幽默的张医生为下一个“钟南山”,他是当之无愧的。
A.不期而至
B.轰轰烈烈
C.以身作则
D.当之无愧
8、阅读下面文言文和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后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窜斥①,地又荒疠②,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③,一寓诸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装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有删改)
[注释]①窜斥:贬逐。②荒疠:指南蛮瘴疠之地。③堙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
【乙】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下列加点字与“心乐之”的“乐”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二人者奇其才
B.凄神寒骨
C.皆若空游无所依
D.一寓诸文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经常在诗文中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正如甲文中所说的“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
B.柳宗元因王叔文政治变革失败,直接被贬至永州,《小石潭记》正是他在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之一。
C.从甲文中可知柳宗元屡遭贬谪,虽寄情山水与诗文,仍郁郁而终,客死他乡,终年四十七岁。
D.乙诗首句的“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艰辛的悲怨心情。
【3】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少 精 敏 绝 伦 为 文 章 卓 伟 精 致 一 时 辈 行 推 仰。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5】后人评价【乙】诗第四句“榕叶满庭莺乱啼”,一个“乱”字一语双关,“物之境”与“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作赏析。
【6】结合【甲】文中柳宗元的身世经历,再联系课文《小石潭记》,分析【乙】诗中作者会有“春半如秋”之感的原因。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篇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简要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10、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辉煌,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明澈如玉 一泻千里 碧波荡漾)的壮丽景象。
(2)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_(别具一格 变幻莫测 一成不变),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入木三分。
11、按要求填空。
①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就是希望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②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④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⑥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⑧古诗文中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有的开阔宏伟,有的细致生动,有的特点鲜明,显得精彩纷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_________,清流见底”两句就写出了群山高耸,江流清澈的景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沙洲上的白鸥、水中鱼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则用“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山西村青山环绕,绿水逶迤的自然环境。
⑨请写出连续两句古诗词,且其中至少一句带有“楼”字________,________。
12、班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张读书卡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卡片一
语句摘抄:“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阅读感悟:本段通过语言描写,将说话者热衷科举、痴迷功名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虽未直接评价,但对此人的讽刺却入木三分。除了这类不露声色的描写外,对比、夸张等也是作者增强讽刺效果的常用手法。
读书卡片二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________。
(1)这两张读书卡片中摘抄的文字分别是_____和_____对匡超人的教导。
(2)卡片一中的“阅读感悟”是就作品讽刺艺术所做的点评,请你从原著中另选一人,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使用对比或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____________。
(3)匡超人并没有听取卡片二中人物的教导,而是走向了另一面。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概括匡超人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此卡片的“阅读感悟”:_________________。
13、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奧”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我还想特意告诉父亲,包裹里面还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了2000块钱,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我怕父亲会再度冲我发火,但凡提到钱的话题,他总是极其敏感多疑。
④两天之后,收到包裹的父亲来电将我训斥一番:“东西买了寄回来也就算了,为啥还寄那么多钱?家里又不缺钱!”我说我一年到头很少回家,这钱就当是我孝敬你和奶奶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用完了我再给你寄。父亲在电话那端又噼里啪啦地“教训”了我几句后,便“嗯”了一声挂了电话。其实我给父亲寄钱实属无奈,因为对年近七旬的他而言,银行转账和手机汇款都是“不太靠谱”的做法,邮寄现金才是最为放心安全、妥帖的方式。我最怕父亲收到钱后,会将其直接存到银行卡里——他是一位花钱比挣钱还难百倍的倔老头。
⑤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⑥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⑦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致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⑧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已不自知,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
【1】我与父亲对快递的情感或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与快递有关的事情 | 起初我寄物品回家 | 周末我想寄东西给家人 | 后来我常给家里寄东西 | (3) | 父亲寄来经济实惠的包裹 |
对方的情感或态度 | (1) | 父亲先拒绝 后好奇 | (2) | 我泪奔 | 我泣不成声 |
【2】请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训斥”的意思和作用。
【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加点词的作用)
(2)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⑧段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比较阅读本文第⑥段加点词语和链接材料,说说流泪原因的异同。
【链接材料】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于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4、赏读朱自清的《春》(节选),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趙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饰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翁翁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请简单赏析“偷偷地”、“钻”为什么用的好?
【2】“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应放在“小草”的前边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作者描写花之后展开了联想,作者联想到的事物有哪些?
【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写春花开得繁盛,如果让你将这句话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冒犯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为题,写一篇关于近期初中学习生活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5)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