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仙过海》中( )倒骑在驴背上。
A.张果老 B.曹国舅 C.吕洞宾 D.铁拐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霎时(chà)
B.鸟巢(cháo)
C.洋溢(yì)
D.躲避(bì)
3、《题西林壁》的题的意思是( )
A.题目
B.做题
C.书写、题写
D.提问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子景色秀丽。
①人们都说这个山村像一幅风景画。 ②村前有一口大水塘,塘水清如明镜。 ③塘里荷花点点,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 ④村后有片青翠的竹林,林中鸟声清脆悦耳。 ⑤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
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③④
5、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霎时 鹅卵石 逐渐 优如
B.记录 叶柄 严历 填写
C.日暮 缓慢 劈开 奥秘
D.日益 连系 尖利 震撼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B.“为学患无疑”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C.书信的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祝福语和日期。
D.《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列表达作者浓浓的爱国情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有很多。王昌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朝廷起用良将的希望;面对战场的残酷,王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应,豪迈旷达,荡气回肠。课外,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塞诗句。
(2)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秋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凉。可是,人们在秋日里还是有穿夏装的,有穿秋装的,正应了那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流着月光。______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______,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
(4)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诗中,诗人苏轼从 __________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
10、苦糖
①我小时候,有一次父亲病了,亲戚拿了二斤白糖来探望他。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节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个黑罐子里,用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
②一天,家里大人不在,我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我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那罐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作“甜”。要是那白色的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③狂喜之后,我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头,站了上去。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捏了一小撮,舔了。
④我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我抓了一大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我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⑤一个多月后,我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节到了,罐子被母亲从屋梁上拿了下来,我等着挨顿饱打。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⑥从那天起,我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我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学者。每次回故乡,我包里总会带些白糖。
⑦而我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1】下列关于“我家的白糖是怎么来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过端午节了,父亲买的。
B.父亲病了,亲戚来探望时送的。
C.父亲买来要去探望亲戚的。
D.母亲买来给“我”吃的。
【2】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白糖一定化得很快。
B.白糖一定甜得令人陶醉。
C.白糖会让自己流泪。
D.白糖苦得让人受不了。
【3】对文章第③段中“我的心缩了一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怕被发现,有点担心、害怕。
B.触摸到了糖,“我”很激动。
C.即将吃到糖,“我”很开心。
D.“我”被发现了,很害怕。
【4】“我”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的原因是( )
A.“我”吃完了那罐白糖后觉得腻了不想再吃了。
B.“我”家生活条件好了,白糖吃够了。
C.“我”觉得小时候偷吃白糖很对不起家人。
D.“我”觉得白糖很苦,不喜欢吃了。
【5】文章为什么以“苦糖”为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糖给了母亲伤害。
B.糖给了“我”一段苦涩的童年回忆。
C.糖是苦涩的。
D.“苦糖”说明“我”家里生活很苦。
【6】“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母亲当时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提出一个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片段品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选自《观潮》)
【1】以上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戈壁滩
我在新疆当过八年汽车司机,与戈壁滩结下了不解之缘。汽车进入戈壁滩,( )来到饭店,( )能见到人影。( )司机特别喜欢搭客,读天说地,说笑逗乐。
戈壁滩常起风,那风异常凶猛。你坐在驾驶室内,只听得无数细沙碎石“沙沙”作响,有时会把一辆车的油漆剥个精光。戈壁滩上的旋风更多,一根冲天尘柱,会扯断帐篷的脚绳,会把倒在地上的人连推几个跟头。
戈壁难得有雨,( )有雨( )是暴雨。石子渗水能力差,一下雨就形成凶暴的洪流。有一年,我在天山公路上遇到过一次洪水。当时我的车正慢速行驶,忽然听到一阵可怕的雷鸣般的声音。老师傅们曾告诉过我,这
是洪水到来的声音。我急忙把车驶上一个山坡。车刚停稳,洪峰已到,大块的石头在洪流中滚动,真有排山倒海之势。我在山坡上整整停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路面全被沙石堵塞了。
戈壁滩也有自己的长处,便是寂静。天若不冷不热,我常躺在黄沙上遐想。我在寂静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也在寂静中猜测着一块块碎陶片的来历…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
不解之缘:(1)解:①分开;②把系着的东西打开;③解除;④解释。
(2)缘: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④边。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遐想:___________________
(2)寂静:________________
(3)谈天说地:_______________
(4)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戈壁滩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寻找四翼恐龙(节选)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从力学角度来解释这种说法自然是容易的。此外还有假说认为一些早期的恐龙在奔跑爬坡当中慢慢演化出了翅膀,然后学会了飞行。
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必须找到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这个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起来,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几十吨重的恐龙怎么飞向蓝天的。
此外,在这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会把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它飞行。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也会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会飞行会滑行的动物尽可能把体表扩展起来进行飞行,只有鸟类是例外的。鸟类用前肢飞行,后肢奔走。不过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只是从来没有化石或其他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
这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还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找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它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把后肢的翅膀退化掉了。
【1】根据短文的叙述顺序,试着给科学家们的论证过程排序吧!
①形成证据链 ②查找证据 ③提出假说 ④得出结论
( )→( )→( )→( )
【2】默读短文,请提出2个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一个(用“√”标出)。
我提出的问题 | 我能解决第( )个问题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1) | ( )联系上下文 ( )结合生活经验 | |
(2) |
【3】联系短文第1自然段,通过分析、概括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对于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你会怎样向人们介绍中国鸟龙化石,突出它的重要地位?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14、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hè),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拂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A] 。
而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B] 。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隐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1.用几个四字词语概括写出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 )( )
( )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3.文中的A、B两处,分别填入哪个句子更合适?
①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②构成了一幅精妙的风景画
4.“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一句中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是指 。人们“惊愕”是因为 ;人们“喜悦”又是因为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把提示语放到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成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读了《观潮》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钱塘潮的雄伟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街上挂着鲜艳的红色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她听到了树上小鸟的叫声和枫叶火红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一开,跑进来了,快得像一阵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安静的树林宁静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通过这次《建党100周年,做新时代少年》主题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发扬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
19、习作表达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