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黄冈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名句用来宣传“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 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工程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抢工期,为的是给建国七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C.雾霾天气危害巨大。因为,治理雾霾不仅是大家的事,更是政府的事。

    D.经常阅读书籍,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 3、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抵(yù)            (wàn)          (pū)            价(liǎn)

    B.土(shāi)          (niù)          (lǚ)             透(tì)

    C.隐(mán)        (xiǎn)          (gē)            慎(jǐn)

    D.噪(guō)          冽(lǐng)          面面相(qù)     默而之(zhì)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我会写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瓦片云,地上晒死人。

    这两句都是关于天气的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谚语,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有关天气的谚语外,你还知道哪些谚语吗?请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全下列词语

    前(  )后继 自吹自( )   ( )而不舍   鞠(  )尽瘁  

    ( )假虎威   俯首( )耳 走(  )无路 ( )立鸡群 ( )先士卒

  • 6、巧写同音字。

    jiù   ( )   ( )   ( )   ( )

    jīng   ( )   ( )   ( )   ( )

    xiàn   ( )   ( )   ( )   ( )

  • 7、看拼音,写词语。。

    jìn shī______ jiàn gé______ 建筑hóng wěi______ héng liáng______得失 jiāng____

    qīn lüè______ lǎn duò______ 一簇chú jú______ 严寒kù shǔ____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ài mù   fèi  xū   piāo fú   jiǎo jié ān rán wú yàng

    ( ) ( ) ( )   ( ) ( )

    pàn duàn  xián yí   qī  líng   huán  rào jǔ shì  wén míng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关于阅读名著的调查。

    某校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半年内阅读名著的调查,以下是几份统计数据。

    【1】关于阅读名著兴趣和阅读名著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欢读名著的人数排第二名,但只比不喜欢读名著的人数多一点儿。

    B.阅读名著兴趣一般的同学是最多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

    C.能够在半年内读3~5本名著的人数最少。

    D.很少有同学能在半年内读11本及以上的名著。

    【2】下列四种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中,人数最多的是(  )

    A.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B.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

    C.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D.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

    【3】联系上面的调查结果,你觉得该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点,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现代文阅读。

    乌龟市的烩面

    ①距我家一里远,有条小街,叫五桂寺,是县城西面几个乡入城路的汇聚口、异常热闹。此地是否原有一座长着5棵桂花树的寺庙,已不可考,乡人更喜欢叫它“乌龟市"。

    ②我童年时最向往的地方就是乌龟市供销社综合食堂.食堂门口有3个摊儿,一个卖蒸菜,一个卖烧饼,一个卖烩面,都由一个红鼻子大叔掌管着,但他主要照看的,还是最擅长的烩面。

    ③常有人说“这人长得像喝醉了一样。”我觉得就是在说红鼻子大叔。即使不喝酒,他的脸上也自带几分酒意。膨胀的大鼻子挤压着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醪槽(láo zāo)的肥猫。一条曾经可能是白色的灰色围腰像勒在气球上一般,绑在他一直没停止膨胀的腰上,如同一个肚兜一只需往他怀里塞进去一条大鲤鱼,他便是个老年版的大阿福。

    ④比阿福形象更精彩的,是他做烩面的技术。有一个暑假,在长长的五十几天里,我几乎天天跑到食堂门口,看他把敲得梆梆响的响皮炸成金黄的黄叶,然后切成细条,放进翻滚的骨汤里,放面,放海带丝和萝卜丝,再往里一大勺一大勺地放盐、味精以及芡粉水,舀起来,在空中划一道妖娆的弧,然后倒入炸好的肉丸子,等有人来买时,用祖瓷海碗盛了,再撒上几颗青白鲜亮的葱花,热气袅袅,魅惑无比。然后满意地用勺子在锅边敲两下,像是给这套完美的表演画一个句号。

    ⑤烩面的售价是一角二分钱,这是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伐。烩面里有酥肉,有圆子,还有萝卜丝和面,吃完了还可以饶上半碗汤,香喷喷,热乎乎地滑入久不见荤腥的肚子,那份美劲儿,就甭提了。即使再贫困、再抠门的赶场人、从此路过,也忍不住停下脚来,从腰上解下钱袋,抖搂出几张票子,捋直了,小心放到案板上,然后眼巴巴地看红鼻子大叔的一套舀面表演,两声勺响。颤巍巍瑞起,一喝一大口,然后长长地伸出舌头,吐出一口热气,烫得再凶也舍不得吐,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激动地吞下自己口中丰茂的水分,捏捏空空的口袋……

    ⑥多数时候,我都能战胜这馋劲儿。郁郁地离开。直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乡下人从背篓里的红布里抓出两把米,“哗哗”放到秤盘上,红鼻子大叔拎起未看了看,然后倒进身后的缸里,拿起面勺,在烩面锅里给他舀了大大的一碗,我脑中一个小铃铛,“叮”地响了一声。

    ⑦米是最硬的硬通货!我怎么忘了这茬儿?我当即溜回家里,从来缸里抓出几把术、用手帕包了,老鼠过街一样依着墙脚,溜回烩面摊子前,感觉前后左右,都是眼睛……

    ⑧红鼻子大叔倒没什么反应,照样拎起秤盘,掂了掂,然后舀了一大碗烩面给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边,蹲下身来,把我刚才拿来的小米包放在我的手中,说:“孩子,你记着,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人不能被自己的嘴指使了!"

    ⑨他的话音不重,却像山峦倾覆一样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捧起肥袋术,像捧看一团烧红的炭,熟虾米一般,羞愧而弯曲地离开。

    ⑩那是找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偷家里的米。

    也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不问而取。

    这也许是乌龟市上那碗绘面给我最大的营养,由胃入心,滋养一生。

    (选自《读者(原创版)》,2022年03期有删改)

    【1】请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惺忪——(  )

    A.松软

    B.朦胧

    C.清醒

    【2】请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意犹未尽——(  )

    A.心满意足

    B.兴味索然

    C.余味无穷

    【3】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文段③选句“膨胀的大郝子挤压省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醇糟的肥猫。”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红韩子大叔肝面滑格的外貌特点。

    B.文段④讲述了红暴子大叔做烩而的过程,从“敞”、“切”、“放"、“昌"、“划”等系列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红鼻子大叔做烩面的技术高超。

    C.文段⑤提及再贫困、再抠门的赶场人,也忍不住点上一碗红鼻子大叔烩的面,表现了红鼻子大叔做的烩面很吸引人。

    D.文段⑤加点词“丰茂”与文段⑧加点词“狼存虎咽”前后呼应,表现了“我”十分渴望吃到红鼻子大叔做的烩面。

    【5】“我当即溜回家里,从来缸里抓出几把米,用手帕包了,老限过街一样依着墙脚,溜回烩面摊子前,感觉前后左右,都是眼睛……”这句话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

    【6】同样是拿米来换烩面,为什么红鼻子大叔只把“我”带来的米退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如何看待红鼻子大叔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互联网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只有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本的阅读。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都与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材料二

    (1)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请写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低头族”写句忠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请重视“弹性水库”》

    ①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②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 500—2000吨。比如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 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 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 2亿吨。

    ③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雨季时,树木的体内,90%以上都是水,天旱时,树木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年以来,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过去只要降水量达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⑤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弹性水库”指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所以称之为“弹性水库”。

    【2】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部分除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对“紧走搭石慢过桥”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

    B.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可以慢一点儿。

    【2】文中“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是_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人们走搭石时的动作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的是( )

    A.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B.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4】本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乡亲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美。 ______

    (2)搭石的作用。 _________

  • 14、课外拓展 

    ______________

    古时候,宋代举行绘画比赛,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许多画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画家画是画了,但从正面着想,画了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人。这并没有把字表现出来。画题是很难,但仍有一个聪明的画家画出来了。这个画家只画了一匹马,再在蹄旁边加上几只飞舞的蝴蝶,此外没有别的东西了。蝴蝶为什么绕着马蹄飞舞?不是因为马蹄上沾着落花的香气吗?马蹄上怎么会沾着落花的香气?不是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来的吗?这样,他用几只蝴蝶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了。此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1本段的结构是_________关系。

    2读文思考,从下面的文题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绘画比赛    赛马     难题         聪明的画家

    3抓耳挠腮的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 轻轻地抓;②阻止;③ 弯曲,比喻屈服。这里应用第( )中解释。

    4文中两次用了引号,前一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假如你当时也在现场,你会这样评价这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二)空前浩劫

    镜头之一: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第一次进入圆明园,抢到一个缕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大表和许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总共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军营。他第二次进园,抢到一座七尺高的黄金塔。这样的黄金塔只有三座,另一座被法军抢去,还有一座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仅这一座,当时就值二万二千多英镑。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因为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

    镜头之二:军官们有抢劫的优先权,士兵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闯进圆明园,有的抢到镶满了钻石的笔盒;有的抢到无数金表,把其中最好的据为己有,他们的“战利品”装满了所有的口袋;口袋装不下了,他们就把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放进自己的衬衫里,有的甚至挂在脖子上。士兵们拿来大斧把家具劈碎,然后取下镶在上面的宝石。有一个人打碎了路易十五世的挂钟,取出钟面,因为他以为钟面上的数字是钻石做的,但实际是水晶的。还有一个士兵发现了一个地窖,里边两个箱子装满了镶着珍珠和钻石的钟表,他迅速拿出行军袋,在伙伴们没来到之前,把这些财宝统统塞进袋子里。后来,仅这一只袋子他就卖了两万五千法郎。

    1这两个文段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都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和文段(二)的不同之处是:文段(一)是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________描写,文段(二)则具体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对圆明园进行疯狂抢劫的情形。

    3文段(一)中“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又想到了作者这样的描写:“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等词语,揭露了英法联军野蛮、残暴的强盗行径。

    4文段(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无比珍贵,它们被劫掠一空令人痛惜。

    5读完这两个文段,我想对侵略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想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生命的感动

           ①生日那天,妈妈郑重其事地拿出几件东西给我看。那是什么?是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哎呀,太难为情了,快收起来吧。   

           ②一双小小的,用绒线一针针钩出来的小鞋子,一件粉红色的围兜,一个大眼睛娃娃,还有一本从我出生时一直到上幼儿园时的影集。

           ③妈妈说:“这些东西我一直保存着,就是想等你长大了给你看。现在你15岁,不小了,这些记录你成长的物品也许能让你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④爸爸则在一边笑,他似乎沉浸在回忆我小时候天真可爱的乐趣中。他闭着眼睛回忆到:“那天,我把你妈妈送进产房,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第一眼见到你,我那个开心啊,没法说。你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样轻柔,小脸红扑扑的,像玫瑰花瓣一样美丽。你是爱与美的珍品,让我们无比欣喜,有女儿真好!”“寒冬腊月,你用的尿布都是先放在我怀里暖热了才给你用的。”爸爸又说。

           ⑤我听了心里也暖暖的,爸爸的爱更让我怦然心动。我仔细打量那双小小的鞋,简直无法相信我的脚曾是那么小。打开影集,哇,刚出生的我也这么一丁点儿,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把自己的手往嘴里塞。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是我吗?不可思议。

           ⑥爸爸、妈妈真有本事,要把这么一点儿大的小东西养育成现在的我,多不容易。

           ⑦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

           ⑧有一次保姆不慎将热水瓶放在我玩耍的一张小桌旁,被我一脚碰翻,滚烫的开水把我的双脚烫得像两只红萝卜。幸亏妈妈及时赶到把我送进医院,要不我早成了残疾人,现在我的脚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

           ⑨还有一次,我从木马上摔下来造成脑震荡,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医院陪伴我度过漫长的治疗时间。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妈妈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凝聚在我的身上,她为我唱歌、为我朗读诗歌和童话,音乐和诗歌融入了我幼小的心灵。

    ⑩望着面前孩童时用过的物品,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十多年生命的每一个日子,我始终被爱包围,无论我用什么形式来回报我的爸爸妈妈,也只不过是滴水之于长河,那份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将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

    【1】“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去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这句话应该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A.第④自然段前

    B.第⑤自然段前

    C.第⑥自然段前

    D.第⑦自然段前

    【2】妈妈拿“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给“我”看的目的是(        

    A.让“我”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B.回忆“我”小时候的天真可爱。

    C.“我”长大了,“我”用过的东西该自己保管。

    D.想证明他们是多么爱“我”。

    【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校园里的泡桐树

    在我们校园的周围有一株株高大的泡桐树,它们一年四季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做着贡献。

       春天,泡桐树开花了,棵棵泡桐树的花都开得那么旺盛.开得那么热闹。每个枝头都是挨挨挤挤的花朵,真是花团锦簇,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花的海洋中。那紫中透粉,粉中有白的喇叭形的泡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微风吹来,花朵们随风摆动,好像在朝你点头微笑呢。

        盛夏,烈日当头。泡桐树的叶子又多又密,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一棵棵泡桐树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支在操场周围,遮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操场上蹦啊,跳啊,一点儿也不觉得热。

        秋天,泡桐树结了许多像棉花桃一样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好像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冬天,泡桐树的叶子在凛冽的北风中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我们把这些落叶扫在一起,放入校园周围的花坛里,让它给植物当棉被,让它给植物当肥料。

        我常常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望着泡桐树那高大的身影沉思:泡桐树啊泡桐树,你那么无私,默默无闻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毫无保留地送给我们。你多么高尚,从来对我们无所求,从来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打“×”。

    ①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好像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__________

    ②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________

    ③一棵棵泡桐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

    ①作者的心里长出了泡桐树的幼芽。

    ②作者感到自己变成了一棵泡桐树。

    ③泡桐树舍己为人的精神使受到了教育。

    4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年画

    ①年画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在年节张贴,故称“年画”。

    ②年画可取材于历史小说,如《单刀会》;可取材于传奇故事,如《八仙过海》;还可取材于民俗生活,如《五谷丰登》。年画不仅取材广,而且流派多。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的年画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年画的绘画语言独特,画中的各种造型都很夸张。比如,年画里的娃娃多是“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儿,小鼻子大眼没有脖儿”。

    ④年画的用色鲜丽,这从民间“红靠黄,亮晃晃;黄喜绿,绿爱红”的口诀中可见一斑。

    ⑤年画的寓意非常丰富。有的利用画中事物的象征意义,有的利用事物的谐音。如用松、鹤、桃象征长寿,用菊花象征吉祥,用翠竹象征高洁。年画《平安富贵》,画的是大花瓶中插着一束牡丹花。“瓶”字发音同“平”,牡丹花象征富贵,整幅画的寓意就是平安富贵。年画《连年有余》,画的是一位憨态可掬的娃娃手拿莲花,怀抱一条大鲤鱼。“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寓意是连年有余,生活富足。这些寓意广为人知,成为大家贴年画、送年画的依据。

    ⑥千百年来,年画是中华传统节日的装饰,是人民美好情感的寄托,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1文中画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⑤自然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介绍年画的。

    3“古老的年画将永远熠()熠生辉。”这句话加在短文中哪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最合适?(   )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⑤自然段 D.第⑥自然段

    4小明寒假时去天津旅游,听说杨柳青年画闻名遐迩,想挑选一幅寓意良好的在过春节时送给爷爷,你建议他选择下面哪幅画?

    A. B.

  •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假如水浒英雄也有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来源于网上的一张图片,虽是恶搞,但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部分文字如下:

    宋江:停在路边的宝马车被蹭了,据目击者说肇事者他爸是高俅。

    ①:管他什么高俅!我替哥哥找他算账去!

    ②回复①:哥平时都说要忍,但今天为弟弟点赞,此父子与哥有不共戴天之仇!

    【1】结合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猜一猜①和②分别是谁?

    ①是_____,绰号是_____,理由_____

    ②是_____,绰号是_____,理由_____

    【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____

    A.杨志卖刀         B.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C.宋江怒杀阎婆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根据要求写句子。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说说“快”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择以下一个情景写一写)

    游子回到家乡             暴雨突然降临             歌声在空中回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生活是本无字书。在那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从生活中选择一件让你感触最深的事,以“生活是一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你可以在稿纸上列好提纲,再认真分段叙述,把事情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