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为了让我们茁壮成长,处心积虑地教育我们。
B.队长快速运球进攻,却无人接应,终是孤掌难鸣输了比赛。
C.白鹭站在水田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黑色的小鱼。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在新岛文坛颇负盛(shèng)名。
B.经过一天劳累(lèi)的工作,他累(lěi)计完成了四项任务,积累(lěi)了不少工作经验。
C.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kē)里飞去。
D.聒(kuō)耳的声音到了半夜还没停下来。
3、下面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这条街上白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晚上却静悄悄的,很少有人经过。
4、读拼音,写汉字。
(1)我们一起qǐ pàn(______)全世界儿童能同享一片蓝天。
(2)这幅bī(____)真的、富有shén yùn(______)的《草虾图》真是齐白石的真迹。
(3)那狐狸tān(____)吃,进了果园偷pú tao(_____)吃,却不知节制,等到胖的被栅栏卡住,才发了慌,后悔不已。
5、给加点字注音。
将相和______ 和氏璧______ 大臣______ 蔺相如______
强逼______ 允诺______ 划归______ 廉颇______
抵御______ 击缶______ 上卿______ 请罪______
6、积累运用。
1.晋代诗人陶渊明用“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告诉我们人世间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我们要珍惜现在每一天。东晋葛洪用“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我们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毛泽东用“多少事,__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2.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朱用纯说:“一粥一饭,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 魏征说:“居安思危,____________。”司马光说:“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3.唐代诗人元稹用“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菊花的喜爱。诗人王冕在《白梅》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散作乾坤万里春。”写出了梅花在冰雪里开得香气满天。而《泊秦淮》一诗中,杜牧用“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4.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用“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宋之问在《渡汉江》一诗中也说道:“近乡情更怯,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论语》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7、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yún】 耕( ) 均( ) 【sāng】 ( )事 ( )树
【zhòu】白( ) 宇( ) 【xiǎo】 春( ) 大( )
【bēng】 ( )直 ( )塌 ( )溃 ( )紧
【róng】 ( )易 ( )耀 ( )毛 光( )
【xiáng】 投( ) ( )细 ( )和 吉( )
8、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浆________ 暇________ 杆________ 梢________
桨________ 瑕________ 竿________ 稍________
9、课外阅读。
沉甸甸的小鱼篓
我常在故乡的小河里撒网捕鱼。一片旋转的网,就像短短的裙,飘落在河面,溅起无数颗水珠,撩起我无限的喜悦。
屏着气息,拉紧网绳,我将网收起,在沙滩上抖开,抖出一条条银白色的小鱼儿,抖出了小河的生命。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
我想来想去,决定把小鱼放了,让它们重新回到河里。河水清清,小鱼儿悠悠地游向深处,那漂亮的尾巴一甩又一甩……
妈妈知道了,点点我的脑门儿:“这是傻孩子捕鱼。”
爸爸却摸着我的头,乐呵呵地说:“让小鱼儿又回到河妈妈怀里,一点儿也不傻。”我的小竹篓虽然是空的,却沉甸甸的,盛满了欢乐和爱意。
【1】阅读理解。
(1)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写“我”捕鱼动作的词。文中描写妈妈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描写爸爸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句中“可爱的小生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涸的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迁移。
(1)用下列文中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清清 乐呵呵 飘落 悠悠
火红的枫叶,________地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河水里,一只小虫飞上去,__________地唱起:“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2)根据短文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因为小竹篓里盛满了___________,所以它显得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人物性格,补写人物话语。
如果竹篓里装进一条条银白的小鱼,妈妈可能说:“__________。”爸爸可能说:“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石磨
回乡下探望岳父母,在他们家的院门口发现了一对石磨。
石磨很大,由红褐色的花岗岩制成。它们各自躺在大门两侧的柿树下,被一些碎木棍半掩着。石磨上的淘糟清晰可辨,两水把它朝上的一面冲刷得干干净净。每逢夏秋季节,三三两两的村民来此纳凉,喜欢坐在石磨上谈天说地。有人建议把石磨砌成路沟的护坡,省得碍眼碍事。岳母不同意。我知道,地对石磨怀着深深的感情。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石磨的功劳---石磨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咿咿呀呀地转动的石磨成了历史的剪影,定格在一代两代人的心中。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大农村,每个村庄都有一两盘石磨。靠了这石,金黄的麦子才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做成了令人眼馋的馒头。我们村只有一个磨坊,两盘磨轮流“上岗”。那时磨面得提前“挂号”,轮到了就使劲磨上一套,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经常是五更起磨面,天明正好卸磨,不仅磨了面,还不耽误白天下地干活。轮到磨面的前几天,母亲淘了粮食,在苇席上摊开,晒到轻轻一咬“嘎嘣”一声就收起来。既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晒不干。大干了磨出来的面黑,不干出面率低。磨面的时候,要给驴子套上夹板,戴上蒙眼(一块透光性不好的黑布),这样驴子就只知道围着石磨转圈,不会偷嘴吃。筛面是在一个大木箱里进行的,箱子里架两根圆木杆,手抓着筛圈在上面来回滑动,雪白的面粉就会从筛底漏下,堆在面箱里。麦子经过几遍研磨,最后剩下的是麸(fū)子,可以喂猪养鸡。卸磨后,不能急于赶驴走,要抓几把草木灰撒在地上,待驴翻来覆去地打几个滚后,才能牵出去喂养。
如今,石磨早已退投,我们吃的面粉都是画粉厂加工的,许多农民甚至把小麦存到面粉厂里,需要时直接去取,少了存储的麻烦。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石磨了,到幕后的它们自甘我寞,任能人们冷落和处置。也许,它们明白,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使命,适事的谢幕就是最大的幸福。
那些曾经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的石磨啊,虽然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走不出我记忆的长河,它水远是其中的一朵耀眼的浪花。
【1】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朝
【2】石磨有什么功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时候磨面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 ( )
A.对石磨退出历史舞台的可惜。
B.对石磨的怀念之情。
C.对石磨奉献精神的赞美。
【5】为什么说石磨“虽然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走不出我记忆的长河,它永远是其中的一朵耀眼的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 _______
“骄傲”——__________。
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2】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短文中画出。
【3】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桌前,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安静——( )
【2】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3】“明月千里寄相思”,这篇短文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写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4】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那么看到明月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秋风起时,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 ;鸟、兽( sòu shòu)、虫、鱼才能生存、繁殖(zhí z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shū sū)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 tàn tài),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用“√”标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段中横线处应填( )
A.长叶、开花、发芽、结果
B.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结果、发芽、开花、长叶
D.长叶、发芽、开花、结果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
【4】选文主要是围绕着( )这个内容展开来写的。
A.太阳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B.动植物和太阳的关系
C.我们吃的、用的和太阳的关系
D.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5】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为( )
A.总起句
B.过渡句
C.总结句
D.分述句
14、课外阅读
父爱安全网
1998年8月的一个夜晚 , 梁冬华刚哄女儿入睡, 突然洪水扑进 , 水流量之大 、 涨幅之快 , 实在少见 , 稍一迟疑 , 水已涨至大腿 。“不好啦 ! 决堤了!” 外面传来村民的惊慌呼叫。
在这危急时刻,他抱起熟睡的女儿就往外冲,谁知一个巨浪打来,将父女逼进屋内,水一下子涨至腹部。“女儿不能浸水,否则有生命危险。”想到这,梁冬华急中生智,抓住浮在水面的塑料盆,将女儿放在里面,划着盆护着女儿顺流从敞开的后门游出。
外面一片漆黑。梁冬华原想护着女儿游向村后的小山,可是洪水太急,他的腿又受伤了,已力不从心,只好顺流而下。梁冬华护着盆中的女儿,犹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就这样漂流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已筋疲力竭,接连呛了好几口水。就在这时,他们漂到了一片树林里。梁冬华抓住一根树枝,顺着水势将女儿推向树干。这是一棵三叉树,树的分叉部分正好嵌上装女儿的盆。他将女儿安置好,才抱着树干稍作休息。
洪魔卷起巨浪呼啸而来,水仍在上涨。梁冬华明白:自己早晚会坚持不住,离开这棵树,父女必然葬身洪流。
怎么办呢?必须想个办法救下女儿才行!梁冬华一手抱树,一手脱下衬衣。他使劲用牙用手将衬衣撕成布条,结成两根布绳,在盆子上套了一个十字捆,系在树上。惟恐不牢,他又脱下自己的长裤,用同样的方法将盆子绑成井字形,分别系在三根树叉上,还在盆周围绕了几圈,布条如同网一样将盆子紧紧网住。
做完这一切,梁冬华已经没有丝毫力气了……
天亮后,救灾部队的战士在营救群众时,发现了树衩上的孩子,望着盆中熟睡的小女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一种爱呀!
父爱就像梁冬华用布条编成的网,看似粗糙,孩子睡在里面却很安全。父爱像缕楼缕阳光,能给孩子一生的温暖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不能浸水( ) 呛了几口水( )
(2)故事按 的顺序来写。
(3)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在危急之中突然产生智慧。 ( )
B.没有力气,没有精力,干起事来不顺心。( )
C.极度疲劳,力气都用尽了。 ( )
(4)细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5)“梁冬华护着盆中的女儿,犹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就这样漂流着。”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6)“做完这一切,梁冬华已经没有丝毫力气了……” “做完这一切”指梁冬华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省略号省掉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一种爱呀!”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有人说,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温馨而又含蓄,亲切而又遥远。你认为,父爱如
15、阅读。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 谨小慎微( )
兴致勃勃( ) 光秃秃( )
【4】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__________________
【5】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6、最美姿势
①傍晚6点到次日凌展4点你在做什么?你会说,这是我下班的私人时间,晚上陪家人吃饭、散步,然后进入梦乡。而这10个小时,是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赵光元两台手术的时间。
②3月3日下班后,赵光元开始巡视病房,傍晚6点,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并且患者有糖尿病,急需手术。赵光元顾不上吃饭,就推着患者进了手术室。
③起初都很顺利,但在清除患者脑部血肿时发现,站着手术不管手术刀以何种姿势握持都有死角,手术台虽然可以升降,但在手术中进行升降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为了方便手术,他干脆双膝跪在了地上,旁边的医生劝阻他:“赵医生,你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个姿势怎么行呢?”他只说了一句话:“救人要紧!”赵医生忘记了地面的冰冷,忘记了腰上的疼痛,跪在了硬邦邦的地板上。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赵医生觉得膝盖有点难受,医护人员为他找来垫子,垫在他的膝盖下,他全神贯注地继续为患者清除血肿,最后仔细进行止血、缝合。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医生跪了两个小时,这是高度紧张的两个小时,也是争分夺秒的两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经过全力抢救,患者才转危为安。
④刚刚结束这台“特殊”手术,急诊又收治了一名突发脑出血的患者,赵光元再次走上手术台,直到次日凌展4点,手术才全部完成。
⑤4日早晨4点30分,赵光元顾不上将近20个小时的疲劳,送手术患者做了CT检查,CT显示患者的血肿已消除,他这才缓口气。随后的一个小时里,只抽空休息了一下,又继续上班。赵光元同事庞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3日早晨到医院开始算,赵光元只抽空休息了一个小时。
⑥赵光元跪着做手术的照片被手术室护士拍了下来,并发到了朋友圈,网友们纷纷称赞这是“最美姿势”。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医生看病、开刀,或坐或站,姿势好不好看根本无所谓,把手术做好就行。”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巡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④段,“刚刚结束这台“特殊”手术”中的“特殊”表现在( )
A.患者的手术难度非常大
B.赵医生的身体不太好
C.赵医生跪着为病人手术
D.手术时间长达4小时
【4】短文中的赵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以“最美姿势”为标题,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此为题是为了突出赵医生的高尚品质。
B.以此为题是为了突出短文主题。
C.以此为题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以此为题是为了发朋友圈,得到关注。
17、课外阅读。
心愿
雨后,静静的山林里,开了一朵、两朵、三朵……金黄、银白、鲜嫩的蘑菇。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住风风雨雨。
忽然,一顶小草帽一闪,出现了一个娇小、轻盈的身影——是一个小姑娘。她那灵巧的小手轻轻地把一颗颗小银星、一柄柄小白伞放进挎着的小竹篮里。偶尔,还回头望一望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
我猜想: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我猜想: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她回头望着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好久,我听见她喃喃自语地说:“老师,您喝了我熬的鲜蘑菇汤,病,一定会好些的。”
啊,我不必再猜度了,我已经觉得一股股暖流淌过心间。
我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也采起一朵又一朵鲜嫩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她的竹篮里。
【1】结合短文填量词。
一( )蘑菇 一( )山味 一( )小伞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
【3】当“我”看到小姑娘采蘑菇时,产生了哪些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姑娘为什么采蘑菇?她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选文考查。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1】课题“军神”和文中的“病人”都是指____________。(填人物)
【2】选文第①自然段聚焦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病人在接受手术时的表现,再联系上下文,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9、阅读与理解
少年中国说
红日初升,__________。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__________。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__________,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将短文中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用自己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________________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章感情充沛,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5】为了实现强国梦,中国百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杰出代表。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用简洁的话语介绍他(她)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读了《军神》一文,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直述句。
许世友说,他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埋在娘的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我来到了
提示:如果有一天,你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到了某一部书中,你最想见到谁?可能和书中的人物发生什么新奇的故事?大胆展开想象,有条理地叙述你的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