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不能盖房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面的( )项不是出自《千字文》。
A.天地玄黄
B.秋收冬藏
C.春华秋实
D.寒来暑往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瞎闹 一声不吭
B.崭新 养遵处优
C.遮掩 神机秒算
D.搔痒 手疾眼快
4、辨字组词。
侍( ) 踩( ) 诀( ) 悴( ) 矫( )
待( ) 睬( ) 绝( ) 碎( ) 骄( )
碗( ) 锤( ) 狠( ) 槐( ) 谣( )
豌( ) 捶( ) 恨( ) 愧( ) 摇( )
5、组词。
豪( ) 眷( ) 版( ) 判( )
毫( ) 誊( ) 板( ) 叛( )
6、补写词语。
完____归赵 无价____宝 勇敢机____ 理直气____
攻无不____ 战无不____ 负____请罪 同心____力
7、补充词语。
镇定自(_____) (_____)(____)有序
生死(_____)关 (_____)名遐迩
惊心动(_____) 如(_____)重负
(_____)不可挡 (_____)然一新
胆小如(_____) 落(____)而逃
大同小(_____) 化(____)为(____)
8、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2)日日________明日,万事成__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__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__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3】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众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找出第1和第4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
【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在场众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5】这篇文章主要说明( )
A.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1、阅读。
观察天体的“眼睛"
严东生
天文学家常用反射式望远镜观察天体,这种望远镜中有一面巨大的凹镜,用于聚集来自遥远星体的微弱光线。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建成,它的凹镜直径为5米,净重1 3吨,连同其他部件,望远镜总重达530吨,安装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但这台反射式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其凹镜采用的是普通光学玻璃,这种玻璃的膨胀系数较大,因此凹镜的准确形状和尺寸精度会受气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会改变光的路线,使成象的清晰度降低。
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这是因为微晶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会析出具有“热缩冷胀”性质的微晶颗粒,和一般玻璃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特性正好相反。因此调节得好可以使这两种特性相互抵消,制成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用这种微晶玻璃制成的凹镜,其精确度不会受到温度影响,是制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凹镜的理想材料。
我国在1978年用超低膨胀系数微晶玻璃制成了凹镜直径为2.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使我国进入了为数不多的能制造这类: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的行列。
这种超低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还广泛应用于厨房用具、热工仪表、医学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
①我国是能制造大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之一。( )
②课题中的“眼睛”在本文中指的是微晶玻璃。( )
③用普通光学玻璃做凹镜的最大缺点是过于笨重。( )
④微晶玻璃可以制成餐具、高速切削刀具、人工牙等。(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上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鸟的天堂》,作者是_______。第一段是对榕树的________描写,第二段是______描写。
【2】文中“数目”的“数”读音为__________,“不可计数”的“数”读音为__________,“不可计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3、微群阅读。
【语段一】: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语段二】: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7℃,冬季要高0.5~2℃,雨量可增加15%~20%,暴雨通过林带风速能降低20%~25%。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故在森林的上空和附近,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20%。森林自己形成一个小循环,使蒸腾的水蒸气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降水。
【1】根据下面的图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主要有八种说明方法,至少写出四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语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语段一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分类别和作诠释。
B.语段二主要运用的是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语段一主要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D.有树林的地方夏天温度要比无林区低,冬季温度要比无林区高一些,这说明有树林的地方相对来说冬暖夏凉。
【3】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状雾凇就像冰晶,结构比较紧密,硬度大,所以也叫硬凇。( )
(2)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 )
(3)一片小树林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蒸腾的水蒸气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降水。( )
(4)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可见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 )
【4】阅读语段二,说说树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 命运无轨道
①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思索后,他下定决心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道路。
②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演员之路。他来到了好莱坞,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恳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演妤的!”很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了,但他并未气馁(lěi něi)。他知道,失败是有原因的,每被拒绝一次,他就认真反省( shěng xǐng)检讨、学习一次……然后再度出发,寻找新的机会……
③两年一晃( huǎng huàng)过去了,他遭到了一千多次拒绝。
④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他暗自垂泪。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不行□我必须继续努力□他想,既然直接做演员的道路如此艰难,那么,能不能换一个方法呢?他尝试着“迂回前进”: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他已不是初来好莱坞的门外汉了,经过两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被拒绝都被他当作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他大胆地动笔了。
⑤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着剧本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主演吧!”剧本还可以,至于让他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做主演,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不用说,他再次被拒之门外。
⑥面对拒绝,他不断地鼓励自己:“不要紧,也许下一次就行,下一次……在他遭到一千三百多次拒绝后,一位曾拒绝了他二十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不过,先只拍一集,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从此便断了当演员的念头吧。”
⑦为了这一刻,他已做了三年多的准备。机会是如此宝贵,他怎能不全力以赴?三年多的恳求、磨难(nàn nán),三年多的潜心学习,让他将生命融入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中。幸运女神就在那时对他露出了笑脸。他的第一集电视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⑧现在,他已经是世界顶尖的巨星。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龙。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并用“√”表示。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_______________)
(2)比喻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人。(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内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4】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记叙了史泰龙因为不希望继续走父母的道路,所以开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年中,他遭受了___________次拒绝,可他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决定“迂回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很多的数据,如“一千三百多次”“二十多次”“三年多”等,透过这些数据,我知道了史泰龙是一个________
的人。
【5】“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这里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史泰龙成功的原因有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乘客乘自动扶梯须知”的相关资料。完成练习。
★请站好扶稳,面向扶梯运行方向,切勿将身体靠在扶梯侧挡板或扶手带上,严禁逆行。
★请勿将头伸出自动扶梯挡板以外,小心碰头。
★儿童和老人搭乘自动扶梯时必须有成人陪同。
★严禁在自动扶梯上攀爬、玩耍、跑动。
★不要接触扶手带下面两侧的部位。
★不要将脚和衣物贴近扶梯和扶梯边缘。
★请勿坐在自动扶梯上。
★严禁携带购物车、婴儿车搭乘扶梯。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儿童可以单独乘坐自动扶梯。( )
(2)为了快点,可以在自动扶梯上跑动。( )
(3)要远离扶梯边缘,不能坐在自动扶梯上。( )
【2】有位阿姨推着婴儿车准备乘坐自动扶梯,你会怎样提示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花朵有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可摘完了又不知道做什么了。我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在捉弄他的帽子,却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时就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地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笑得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捉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我”和祖父的笑都很有特色,请你用“ ”画出描写“我”的笑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祖父的笑的语句。
【3】读了短文,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联系《祖父的园子》,说说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二)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来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成熟的柿子先被摘下,未成熟的柿子依然要留在树上,直到成熟之后再进行采摘。但是,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一些游人在经过这里时都说,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但是当地的果农则说,不管这些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被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也许人们认为,果农用柿子喂喜鹊,真是太傻了!
原来,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秋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喜鹊到这里度过冬天,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了,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生机:
诱人:
(2).没给喜鹊过冬留下柿子的后果是什么?
(3).用“ ”画出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语句,简要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18、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枝繁叶茂: 、 、 、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
19、阅读。
蘑菇转了一个弯
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 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第一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_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_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2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运用了先______后______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大拇指___________的特点,再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用词语“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新奇、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等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