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质量(zì) 获奖(huò)
B.依赖(lài) 潜伏(qiǎn)
C.哲学(zhé ) 素质(shù )
D.探索(suǒ ) 船舶(bó )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反问)
B.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比喻)
C.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比喻)
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
3、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是( )
A.人迹罕至(稀少) 用武之地(的) 跃跃欲试(想要)
B.年逾古稀(超过) 欣喜若狂(好像) 百依百顺(顺序)
C.形单影只(简单) 崇山峻岭(高) 枉费心机(空,白)
4、这件事你出马,我给你( )
A.占上风
B.破天荒
C.敲边鼓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屹力 山崩地裂
B.花蕾 重整棋鼓
C.顽皮 得心应手
6、与例句意思不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A.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B.不会豁虎跳能算老虎?
C.不会豁虎跳算老虎。
D.不会豁虎跳不算老虎。
7、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样式、策略 ( )——环境、生活
( )——工作、方法 ( )——缺点、错误
A.改善 改进 改正 改变
B.改正 改变 改进 改善
C.改变 改善 改进 改正
D.改进 改善 改正 改变
8、写出反义词
爱慕—( ) 体面—( ) 便宜—( )
外表—( ) 可贵—( )
9、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写的。
【2】把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_ 耘田:__________
【4】本诗前两句写出了夏收前后农村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苦。后两句中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佚名
①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灾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现象。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的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人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在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词语。
地震是自然____中对人类____最大的灾难之一。
A.危害 B.灾害
【2】第②自然段告诉我们,人们为了准确预报地震,运用了人造地球卫星和计算机。其中,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是____,计算机的作用是____。
A.大面积观测 B.快速综合分析资料
【3】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部分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
A.举例子和列数字 B.打比方和列数字
C.人造卫星能预测地震 D.人造卫星不能预测地震
【4】选文主要说明了( )
A.地震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B.如何减少地震的损失。
C.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
D.地震的预测是复杂的。
E.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5】给文章选择个合适的标题。
A.地震预测新方法
B.地震的危害
11、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前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用“ ”将文中表现“我”很害怕的心理描写的句子画出来。
【2】“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前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这句写出了( )
A.鹅对“我”的喜欢
B.“我”的胆小懦弱
C.“我”对鹅的放任
D.鹅的凶狠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我”被追时的惊慌失措,是通过______描写、心理描写和______描写等表现出来的。
12、阅读。
为你提前五分钟下课
一路开花
他是班里最怪的学生。任课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说,每到临近放学前的那几分钟,他总是坐立不安,忙着收拾东西。铃声一响,老师还没走下讲台,他便一溜烟消失在了花园背后的小路上。不过,他成绩优异,我就没有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打扰他学习的积极性。
那天上午,直到下课我还没有把内容讲完。为了不将最后的要点拖到下节课,我打算拖堂几分钟。
“老师,好像已经下课了。”他怯生生地坐在那儿,指着教室前面的大钟对我说道。
“我知道已经下课了,我都不急,你急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拖堂是一位老师负责任的表现。他的不知深意,让我有些不悦。
“老师,下节课再说吧。”他低着头,一面捣鼓着手里的文具盒,一面喃喃地催促。
“我把最后一个例题讲完,才能下课!”我坚决地说。他一直是我心中的骄傲。不论作文比赛,还是数学竞赛,只要他参加,定能夺回一个好名次。可此刻,他却这般不懂礼貌,我禁不住怒火中烧。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立起身子,夺门跑掉了。
下午,他如常归来。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盘问他为何要任意妄为。
“老师,我没有逃跑!已经下课了!”他理直气壮地与我争辩。
那是我第一次批评他,也是第一次责打他。我把他那双古铜色的小手摊开,用冰凉的尺子拍在上面,并声色俱厉地问:“你以后还跑不跑了?还敢不敢无视课堂纪律?”
他哭了,跟我认错,并写下了泪渍斑斑的保证书。我不忍再责罚他,此事也就此过去。但遗憾的是,第二天,他又故病重犯了。
我惊觉自己的言行开导已经失效。无奈,只好对他进行家访。我断定,他有了厌学情绪。要不,成绩如此优异的学生,怎会在课堂上三番五次地逃离?
傍晚,我跟着他,在风起的山路上急急地走着。他三步一回头地看我,面露羞涩。我以为他又要逃跑,于是愤恨地说:“总是要面对错误的!”
他开始逆风急行。漫漫的山路上,他走得那么倔强而坚定。可最后,他还是朝着贫瘠的山上逃跑了。我跟着那个倔强的背影追了半天,最终只有无奈的呼呼喘气。
过了片刻,他背着个大箩筐从山上缓缓下来了。我正想痛骂,却见他身后隐约跟随着一个步履艰难的身影。那是一位面色憔悴的妇人,顶着头巾,拄着粗糙的木棍,在他的搀扶下,赶着夕阳回家。
那天的家访,让我泪流满面。教了整整两年,直到那夜,我才知道面前这位瘦小黝黑的男孩,早年丧父,生母脚残。他的母亲,就这样背着箩筐、拄着拐杖颠簸在村与小镇的几里山路上,靠卖一点粮食和青菜,维持家用,供他念书。
他争分夺秒地奔跑,是要早早迎上赶集归来的苦难母亲,好让她少受一段风尘路途的磨难。
之后,我和所有任课老师都打了招呼,将最后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提前五分钟。那五分钟,我相信他会跑得很快,会跑过碧草如茵的河岸,会跑过黄沙漫漫的丘陵,也会跑过他母亲赶集时必经的那条小路。
他的每一次奔跑,都能让我在冰寒雪天里找寻到一股愈渐汹涌的热潮。
(选自《少年文摘》,2010年第2期)
【1】他的“任意妄为”表现在( )
A.放任自由
B.不听老师拖堂讲课,起身跑掉
C.妄自尊大
D.搀扶脚残母亲,赶着夕阳回家
【2】“他理直气壮地与我争辩”的原因是( )
A.无视课堂的纪律
B.作文和数学竞赛都获得好名次
C.下课的时间到了
D.下课的时间里走人不算作逃跑
【3】“我和所有任课老师都打了招呼”的“招呼”内容是( )
A.他出去迎接母亲
B.他也会跑得很快
C.提前五分钟下课
D.任由他自己行动
【4】从“他争分夺秒地奔跑”,看出“他”的品质是( )
A.逃离课堂学习
B.对母亲深沉的爱
C.迎接归来母亲
D.减少母亲的磨难
【5】老师找寻到一股愈渐汹涌的热潮,指的是( )
A.孝敬母亲
B.提前下课
C.奔跑取暖
D.泪流满面
【6】阅读短文,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滴水之恩(节选)
我们班里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性格却有些古怪。他脾气火爆,谁要是冒犯了他,立马瞪眼睛,很有点儿吓人。他头发理得极短,根根竖起,从不拿正眼看人。他的家里比较贫困,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
有一回,班里排练大合唱,要在国庆节参加演出,规定每人要准备白衬衣、蓝裤子。金龙说他不参加,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于是由我出面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给金龙穿。金龙先是一愣,随即伸手推开,脸涨得通红,可最后还是接受了。
演出散场后,金龙把衬衣还给了我。想不到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是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叫我非常惊奇,忽然觉得他并不是那么可憎。
【1】你能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有疑惑的地方,写出标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金龙的心理活动。
读这句话,我能通过金龙的神态、动作体会到他的心情,金龙伸手“推开”“脸涨得通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接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忽然觉得他并不是那么可憎,改变“我”对金龙看法的原因是( )。
A.他家境贫穷,连一件白衬衣也没有,我很同情他。
B.他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
14、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 )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按原文填空并加标点。
【2】读完这段,把你的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材料:研究者认为,半年来中小学生近视率的增加,一定程度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户外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有效预防近视,需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专家提出,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使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小亮是一个资深的“小宅男”,放假了不喜欢外出,就喜欢窝在家里。上次体检的时候,医生发现小亮的视力比正常水平要低一些。请你阅读上面的材料,结合材料里的知识,用恰当的语言,劝劝小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修改病句。
(1)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风气。
_____
(2)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了劳动实践基地。
_____
(3)社团活动中,我们参加了篮球、足球、舞蹈等体育活动。
_____
18、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京剧闻名世界的表演艺术家。
____________
(2)我们成了水火不容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祖国这样可爱,山河如此壮丽。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呢?请你选择你看到过的一处景物,向大家介绍一下。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