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建厦门2025届二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仿写词语。

    慢慢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厚厚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热辣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

    (6)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8)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

  • 3、积累与运用。

    1.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春日》

    2.______,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3.锺子期死,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

    4.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

    5.人,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的:“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表现了黄河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7.周总理为人民真可谓“____________”,我们永远怀念他。(填诸葛亮的名句)

  • 4、比一比,再组词。

    崖(   ) (   ) 悔(   )  侮(   )

    (   )  魁(   )嫌( )  谦(

    )勋(

  • 5、将十二生肖序填写完整。

    ________、丑________、寅________、卯________

    ________、巳________、午________、未________

    ________、酉________、戌________、亥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展开的。

    【3】读画波浪线的诗句,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B.这句话写的是红军翻越五岭、乌蒙等大山的情景。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是诗人伟大的胸怀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第一幅是过五岭,请照样子写出另外四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_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

  •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对这两节诗理解正确的是(       

    A.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和永久怀念。

    B.人民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推翻反动统治者。

    【2】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24个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耕种的补充历法。

    材料二:据说,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即后来的冬至、夏至)。到战国后期,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随后,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就是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在农历中,以立春为头一个节气,后面依次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

    材料四:你看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多妙啊。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夏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如: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1】以上四份材料分别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来历、________

    【2】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谷雨之后应该是____。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阅读材料____

    【3】夏至这天古人称之为“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以此类推,冬至古人称之为“____”,意思是____

  • 10、请你阅读课文《少年闰土》片段。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乌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鹑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1】第2自然段中的“扫、支、撒、拉”这四个表示___________的词语写出了__________的过程。

    【2】“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比较详细。

    【4】从文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1、细读课文,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几件事中表现的?

    阅读提示:a、细读每一段,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b、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把你的所得所感与小组同学交流。

    (1)默读四段,感受深的句子。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本段用         、七个动词,表现了鲁迅  

      品质。

    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中表现鲁迅怎样的品质?

    (3)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是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12、材料阅读。

    1图一漫画要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的成因分析图中,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条标语,呼吁大家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翻越大雪山(节选)

    [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了红军将士_________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

    【2】短文第6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并比较短文中[A][B]两处的环境描写,两者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体验阅读之味。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 拂过树,渐近渐响; 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 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 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臆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d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文中有多处生动形象的比喻,请将下列选项恰当地填写在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   ②如雨雾般

    ③就像是微风 ④最后像潮水般

    2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并写下来。

    訇然作响:_________________

    谛听:________________

    3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请你画出文中有关语句并进行批注。

    4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采用了   的表达方法,我想到了两篇课文中所积累的异曲同工的句子:   (《山中访友》); (《月光曲》)

    5仔细阅读下面片段,你认为把它插入在文中的第 ________ 段和第 _______ 段之间最合适。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 17、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一直以来,人很容易把自己固化在一个特定印象中。可是经历了某件事后,也许你发现了自己也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出色优秀,或是你发现了另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总之,你在发现自我中体悟成长。请以《发现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捕捉细节,写出真实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2.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