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东东莞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________ 威风________  ________风云

    别出________________ 大步________

    ________有味 忘乎________

    1.三国时代,出现了一位____的人物,他就是曹操。

    2.老师发满分试卷,读到我的名字,我____地走向讲台。

    3.这是一场____、充满特色的联欢晚会。

  • 2、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ì zǔ náo yán sù ēn cì

       

    juàn liàn   tuán   jù   cángmáng   chún   shú

     

  • 3、补充完整。

    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

    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

    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

  • 4、请写下恰当的诗句。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听着阵阵的蛙鸣,我不禁吟诵辛弃疾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同音字填空。

    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xiàn: 一_____生机 贡_____ _____入 界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7、课外阅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 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现代文阅读。

    认牙

    冯骥才

    ①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②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③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④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⑤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⑥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⑦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⑨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⑩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1】文章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都有“费猜”一词,分别指华大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费猜”,这样写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图。

    【3】阅读文中画“ ”线的句子,填空。

    文章第⑧自然段通过对华大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华大夫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第自然段,通过对华大夫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文章主要写的是华大夫,可否把题目改成“华大夫”?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拓展阅读。

    忆开国大典

      已经过了中午了,广播喇叭里传来几句洪亮的声音,所有的人们顿时都静了下来,原来走动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也都归了队。我们周围只有几个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他们都________________地仰望着天安门城楼。广播喇叭又响起了《东方红》乐曲,广播员兴奋地喊着:毛主席来了!广场上顿时沸腾了,当有人从天安门两侧的汉白玉围栏里的台阶走上大殿正门时,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________________般此起彼伏。我俩虽小,眼神还不错。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到天安门城楼虽然比较远,却也能看到城楼上的人影。听身旁大人们的相互指点,我们也看到了,那身材高大,身穿黄色制服头戴帽子的人,就是毛主席。紧接着大喇叭里又传来了响亮的湖南口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毛主席在向全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又是万众沸腾、雷鸣般的掌声和________________的欢呼声……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经久不息   排山倒海   全神贯注

    2沸腾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人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美丽

    1984年,她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她从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优秀的歌手,但是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根本就没有能力让她读太多的书。

    读完初中后,她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名的成绩,考取了康定市的一个中专,还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没能继续升学。在知道自己不能接着读书的那个晚上,她哭了整整三个小时。“我们家穷,你就认命了吧,穷人家的孩子不能有太大的梦想!”她的父母含着泪劝她。

    几天后,她来到县城一家酒店里打工。有一次,在酒店里驻唱的乐队人手不够,她就自告奋勇地上去凑了一回人数,结果让乐队的人一下子就惊呆了,他们向酒店老板请愿,希望能带走这个唱歌奇才。酒店老板听了她唱歌,觉得让她做服务员真是屈才了,但老板考虑到她毕竟年龄太小,不放心让她跟着乐队的人到处漂泊,就回复乐队的人说:“你们可以请她唱歌,但只能在我这里唱!”

    此后的她更加努力勤奋,最终考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而后又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深造。

    几年后,为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她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并最终以一曲《走天涯》红遍大江南北!她就是如今被誉为“妙音仙女下凡来”的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玛。

    回想往事,降央卓玛经常会这样感慨:“我不认命,因为梦想是人生的土壤,只要有土壤,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一个四字词语填入括号里。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

    【2】文中的“她”是____________,她不能接着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老板为什么不让她跟着乐队的人到处漂泊?

    _________________

    【4】降央卓玛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拓展我最棒。

    肖伯纳的感慨

    纳(英国作家)访问苏联回来,朋友们都来看他,室内热闹极了。

    肖伯纳谈了自己访问的观感后,说。“苏联有个小姑娘还给我一个教训哩。有一天我在街头遇见了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我对她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肖伯纳。”肖伯纳望着朋友们,说:“你们猜,小姑娘会怎样说呢?”

    朋友们七嘴八舌  有的说  小姑娘会感谢  有的说  大作家同她玩  她会感到幸福

    “哈哈,你们都猜得不对。”肖伯纳说:“也许我的态度有点儿傲慢吧,小姑娘竟然学着我的口吻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苏联姑娘安娜。’”

    “啊!”朋友们啊了一声,又大笑了。

    “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肖伯纳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1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该用_________语气读。

    A.傲慢,漫不经心。

    B.自信,理直气壮。

    C.生气,稍带讽刺。

    3读完文章后,这位小姑娘和大戏剧家萧伯纳,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 13、信息袋袋裤。课外查阅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回答问题。

    作者怀念母亲,曾写过很多文章。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因为未能对母亲尽孝而后悔的文章。请大家课外把《赋得永久的悔》找出来读,思考:

    1)我这永久的悔就是:  

    2)作者在母亲身边只呆到 岁,后来回家都是因为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

    3)作者曾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  

      ,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4)作者说他真后悔,千不该万不该

     

  • 14、课内现代文阅读。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选文画直线的句子,按照从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由________________、平地、________构成的草原美丽风光。

    【2】作者把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还可以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没有忘记描写自己的感受。选文画浪线的句子中,直接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填写序号),描写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填写序号)。选段中还有这样直接写自己感受的句子,请你找出来,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的描写是为了说明(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C.连动物都这样喜欢草原,何况人呢,突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使人陶醉。

    D.草原上有丰富的青草,美景美食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最美的_______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