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我会默写这首诗: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下面这些句子也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是 (____)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2.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我掌握了写人记事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如本文是按__的顺序来记叙的,先写接受任务,再写__、__、__、__,条理清楚。五位壮士跳崖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五位壮士___。
3、先补全词语,再照样子写一写。
①呆______呆______ ②轻______轻______ ③别出____________
④前功____________ ⑤化为____________ ⑥龙凤____________
1.写出两个与①②形式相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独创一招,与众不同”是上面______的意思。(填序号)
4、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总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解释,写出诗中相应的词语。
A.寻常,平常。________
B.高耸入云的山崖。__________
5、用积累的诗句、名言填空。
1.诗词茫茫,情感戚戚: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浓浓的乡情;“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夫妻分离的无奈;“_______________,莫知我哀”显示了无限的忧伤;“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展示了渔人的艰辛!
2.忠言逆耳,引领前行:“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提醒了惜时的重要;“近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_”告诉了交友的慎重!
6、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2) 。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请至少写四个景物出来。
_____
7、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春日》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这首诗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到朱熹,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8、国学直播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B.“明月别枝惊鹊”里的“鹊”应该是指喜鹊。
C.该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苏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D.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3】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 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还闻到了____________。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_________,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流程
使用方法
(1)手提灭火器把,在距离起火点3M-5M左右处,将灭火器放下,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3)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管,使其对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射出。
(4)左右喷射,不能上下喷砂,灭火过程中应保持灭火器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1】以上材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灭火器( )两方面的内容。
A.使用流程和使用方法
B.灭火姿势和使用方法
C.准备方法和喷砂方法
以下是在业消防员指导下进行消防演练的情形,请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2】请根据演练中出现的情形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小张身体弱小,手提灭火器太重,便决定横放在大腿上进行喷射。___
(2)黄阿姨接过灭火器,打算从下风口迅速压制火势,便往风势猛烈处冲去。___
(3)刘叔叔手提灭火器冲到距火源3米处,准备对准火苗根部左右喷射。___
【3】郭老师取出灭火器,找对位置,对准火苗,只见他一手握住喷管,一手用力按压把,却没有见到干粉喷射而出。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
A.没有用力按压把
B.使用前没有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C.忘记拔掉保险销
D.灭火器是假的
10、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请试着画出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
居庸关隧道: 八达岭隧道:
|
|
(2)结合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形特点,说说詹天佑为什么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
11、课外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失聪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晴失明了。孩于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怒恨,老人走向前去,先对耳朵失聪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晴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失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听了老人的,孩子们心里一亮,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朵听不见反而更好,因为可以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朵失聪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即海,艺术超凡;眼晴失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们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还会留另一条路!”
【1】文中加点的词“果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心里一亮,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一句中“孩子们心里一亮”,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空山鸟语(节选)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故事。
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唱,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叫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恬然入梦。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作者喜欢山中的( )
A.流泉
B.小花蛇
C.阳光
D.鸟鸣
【2】“短促而嘹亮”的鸣声是哪种鸟发出的?( )
A.鹧鸪
B.山雀
C.白头翁
D.翠鸟
【3】短文中大量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4】对短文第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最准确、最简明扼要的一项是( )
A.在阳光里,作者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听鸟的叫声。
B.在阳光里,作者喜欢听鸟的叫声。
C.在阳光里,作者喜欢听从小就熟悉的那两只鸟的叫声。
D.在阳光里,作者喜欢听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的鸟的叫声。
【5】把短文最后一句话改为“在山中,我想做一只鸟”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在表达上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举两个不同的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埃及金字塔》节选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 危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以其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精细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如今,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其它六奇都已毁损,唯有代表着古代文明灿烂(成就 成功)的金字塔,依然耸立在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有俗语说:“人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管治 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 葬送)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1) 埃及金字塔位于 中。
(2) 在括号里正确词语的后面打“√”
(3) 用“~~”划出金字塔名字的由来。
(4) 最初金字塔为何建造?
(5)文中指出埃及金字塔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原因是 。
14、(8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才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但是却很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很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常可以看到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树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不否,却给我讲起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常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多病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你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 )的,果实的事业是( )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 )的。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1)给文章选择恰当的题目,在括号里打“√”。(1分)
绿叶的故事( )一片绿叶的回忆( )引路人( )
(2)选择文中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①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
②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
③没有顾虑,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
(3)请给第 ⑤自然段的一段名言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1分)
甜美 谦逊 尊贵
(4)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幅什么图,其寓意是什么?(1分)
(5)文章叙述了一个与绿叶有关的故事,读后你认为“一片绿叶”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17、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上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形象。
八千多个日子转眼就过去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在“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说阅读让生活更美好,有的同学说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有些同学说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你认为什么让生活更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吧,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