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每一小题中,哪个词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填上序号。
【1】《流浪地球》马上要播放了,人们 走进电影院。( )
A.陆续
B.持续
C.继续
D.连续
【2】大厅里响起了阵阵 的乐曲。( )
A.轻松
B.轻快
C.轻巧
D.轻盈
【3】一群小鱼游了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 了一道道波纹。( )
A.飘荡
B.荡漾
C.动荡
D.摇荡
【4】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 。( )
A.灵活
B.灵敏
C.灵动
D.机灵
2、下列词语中全都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轻蔑——轻视 懦弱——勇敢 B.傲慢——谦虚 朴素——华丽
C.朴素——朴实 骄傲——傲慢 D.理会——理睬 懦弱——勇敢
3、用“改”字组词,填入下面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 )错误 ( )环境 ( )品种 ( )技术
A.改正 改善 改良 改进 B.改进 改善 改变 改造
C.改造 改进 改正 改良 D.改进 改变 改善 改造
4、与“喜欢”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讨厌 B.厌恶 C.憎恨
5、拼一拼、写一写。
jù lǒnɡ ɡǎn jí xínɡ chénɡ qīnɡ xiānɡ wǔ d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tínɡ zhǐ ǒu ěr sǎ luò fǎnɡ fú huà jiā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6、古诗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
7、趣联巧对。
解缙(jìn)九岁时,有一天父亲带他到江边游泳。父亲随手将脱下来的衣服挂在一棵老树枝头,然后转向解缙说:“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知道父亲是要他对出下联。他望了望烟波浩渺的大江,灵机一动,立即对道:“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读文中画“ ”的句子,应该有的语气是( )
A.温和
B.激动
C.气愤
【2】读了短文,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陶罐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在现场,刚好听到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你会对谁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峰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台湾山区,生活着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他们辛勤地开荒、修渠、伐木、狩猎、建屋;在深山谷中用藤、竹搭起无支柱的吊桥、拱桥、溜索桥,自制木杵和独木舟,征服了各种险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每年金秋之际,高山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丰年节,欢庆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预祝来年收成更好。
丰年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间择吉日举行,节期6~7天左右。节前家家酿酒,户户宰杀猪牛。节日一到,村社中男女老少盛装汇集在一起。他们点起篝火,老人们饮酒叙谈,年轻人则手牵手围着火堆绕行,边唱边跳,彻夜不停。在丰年节的喜庆舞蹈中,“舂米舞”独具民族特色。
舂米舞又称杵舞,取材于舂米劳作,是舞蹈化的劳动,献艺者是勤劳而聪明的高山族妇女,多数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她们身穿用麻布缝制的彩色衣服,戴上贝壳、兽骨等磨制的装饰品,手执木制的长舂米杵,在音乐声中环绕石臼操杵作歌。长杵碰击石臼,不仅击出清亮悦耳的音响,而且每根杵撞击石臼的不同部位,仿佛打击琴键似的,发出清浊各异、铿锵成韵的乐音,形成神奇迷人的打击乐曲。妇女们在舂米的过程中,一边和着一定的节拍踏歌举杵,一边用脚掌拨弄涌出臼盘的粟米。长杵错落有致地一上一下,与节奏性的顿足浑然天成地形成和谐优美的杵舞。此刻,还有人在旁击鼓助兴。婉转悠扬的歌声,雄浑有力的鼓点,还有富于写实意义的动作,三者互相融合,韵味无穷。难怪它流传甚广,久演不衰。
高山族人爱唱歌,唱歌是丰年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山族的传统歌曲一般采用即兴吟诵的形式,曲调高亢雄浑,旋律扣人心弦。节日的民歌中,有颂祖歌、狩猎歌、耕作歌,歌手们歌颂勤劳勇敢的英雄,向往着幸福美好的明天。动人的歌声穿透山林,飘向日月潭,在碧波粼粼的湖水上悠然荡漾,余音久久不绝。
1. 什么是丰年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山族是怎样过丰年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10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节选)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 )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 ),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3)像“一张张”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找出三个,它们是 、 、
。 我自己还能写三个: 、 、 。 “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方法,意思是
。(2分)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鸭子
我家养了一只小鸭子,它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
小鸭子的嘴黄黄的,扁扁的,很像一把小铲子。吃东西的时候,用嘴一铲一铲的,脖子也一伸一伸的,可逗人了。它有一对小而明亮的眼睛,就像嵌着两颗黑色的小宝石,总是亮晶晶的。它的耳朵很特别,长在眼睛下面,没有耳垂,耳孔周围长着许多细长的毛,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它的耳朵。它的听觉可灵敏了,只要听到一点声音,它就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东张西望,身上的羽毛也随着一颤一颤的,非常有趣。
小鸭子还是捉鱼能手呢!一次,它在小河里游,长着蹼的双脚就像小小的船桨,在水里一划一划的。突然,它的头猛地一下子扎进水里,双脚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然后身子一沉,头又露出了水面,嘴里却叼着一条小鱼,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吃完以后,小鸭子又继续游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毛 ( )的嘴 ( )的听觉
( )的眼睛 ( )的耳朵 ( )的脖子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小鸭子的外形。先介绍( ),再介绍( ),最后介绍的是( )。
【3】短文共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_。第二部分主要写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新来的看门狗
尼尔斯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他怎么也睡不着。“我得去找一点吃的。”尼尔斯划着一块漂浮在水面的小木板慢慢靠近岸边。他刚上岸还没站稳脚步,忽然听到一阵响声。他顺着声音看去,发现几米开外的一个大窝里有一只正在睡觉的母天鹅,又看到一只狐狸正蹑(niè)手蹑脚地准备走近母天鹅的窝。尼尔斯忘了刚刚天鹅对他的傲慢无礼,连声大喊:“天鹅!快起来!危险!狐狸来啦!”
天鹅站起来,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狐狸本可以(扑上 跑过)去,可他却掉转头向尼尔斯奔过来。尼尔斯定睛一看,真是冤家路窄,是狐狸斯密尔,赶紧拔腿就跑。
前面不远处有两个干完活正准备回家的男人,尼尔斯拼命跑过去,紧跟在他们身边,狐狸(紧随不舍 依依不舍),离他们有三两步远,但却不敢凑近。
两个男人什么也没有注意到,他们一路闲谈,很快走进了一家农舍。尼尔斯跟着两个人来到屋门前,正打算进去,一只看门的长毛大狗,突然从窝里蹿(cuān)出来欢迎主人。尼尔斯一下子就改变了主意。当两个男人把门关上以后,尼尔斯主动和狗打招呼:“你好,我叫大拇指,听说过吗?”
当狗看清楚他的时候,惊奇地愣住了,说:“原来是你,早听麻雀议论过,你人不大,办的好事可不少。”
尼尔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可别这么说,现在我特别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后面有一只狐狸正在追我呢!”
“哦,我已经闻到狐狸的味儿了。”看门狗说:“有我在,他敢!”
“我有个主意,你能帮帮我吗?”说完,尼尔斯和看门狗一起(闯 钻)进了狗窝,小声地商量起来。
过了一会儿,狐狸从房子拐角处(探 伸)出了脑袋,他看看四周一片静悄悄的,就慢慢地靠近了狗窝,他知道尼尔斯就在里面。
他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大拇指引出来,忽然看见看门狗把头从窝里伸出来,大声狂叫:“滚远点,臭狐狸!小心我咬死你!”
狐狸冷笑着说:“你行吗?我知道你拴着链(liàn)子呢。有本事,你过来!”他还故意把身子往前凑了凑。
“哼,小心点!”看门狗边叫边纵身往前一个长蹿,一下子就把狐狸扑倒了。原来,看门狗脖子上的锁链早已经被尼尔斯解开了。
狐狸吓晕了,躺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看门狗叼起他的后脖颈拖到窝边。尼尔斯拿起锁链在狐狸脖子上绕了两圈,把他牢牢地拴住了。尼尔斯对着狐狸说:“从现在起,你就得做一只忠实的看门狗了。”
——节选自《骑鹅旅行记》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括号里用“√”标出正确的字词。
狐狸本可以(扑上 跑过)去 (闯 钻)进了狗窝
狐狸(紧随不舍 依依不舍) (探 伸)出了脑袋
【2】独自寻找食物的尼尔斯发现天鹅有危险,急忙______________,没想到____________。他想到一个主意,并且得到了______________的帮助,抓住了_______________。
【3】从“尼尔斯定睛一看,真是冤家路窄,是狐狸斯密尔,赶紧拔腿就跑”一句,可以看出他们以前__________________
【4】长毛狗以前没见过尼尔斯却知道他,还愿意帮助他,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看门狗说:“有我在,他敢!”
(1)加点的句子要读出(疑问 肯定)的语气。(在正确答案下画“√”)
(2)看门狗的意思是
【6】“尼尔斯和看门狗一起进了狗窝,小声地商量起来。”你觉得他们会商量些什么?请把你的猜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尼尔斯吗?为什么?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简要地写在下面。(最少要写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红叶更红
秋天的香山是最美的,香山的红叶是最红的。一个可爱的红领巾为着理想,为着诺言,为着胸前迎风飘扬的红领巾,与素不相识的“我”共同见证了香山的美,红叶的艳,少先队员的zhēn chéng( )与坦然。
香山的主峰,秋色正浓,一丛丛、一片片的红叶,像美丽的朝(zhāo cháo)霞泛起光彩。我向上攀登着,才走了一会儿,忽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蜷着身子蹲在一块大岩石旁,低着头哭呢。“小姑娘,你怎么了?”
小姑娘抬起头来,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们中队登山,走散(sǎn sàn)了。我找同学们,在这儿扭脚了。”多好的孩子。我说:“那我背你下山,好吗?”
不 叔叔 我们中队定好了 登上主峰会合 她用jiān dìng( )的语气回答着 我是中队长 我一定得登上去 我有任务
我的心突然一热,啊,这个可爱的红领巾是多么忠于职守!于是我扶起她,挽着她的胳膊,说:“来,叔叔同你一道登上主峰去!”
“好极了!”小姑娘笑了,她虽然一拐一拐的,但越走越欢,不一会儿便登上了主峰。我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登上主峰喽!登上主峰喽!”
只见顶峰上插着一面鲜红鲜红的星星火炬的旗帜,正迎着山风呼啦啦地飘荡着,周围站了许多同学。小姑娘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她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兴冲冲地望着旗帜,望着小伙伴们,忘了脚疼,然后恭恭敬敬地向我行了个队礼:“谢谢叔叔,我马上就要在主峰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会。欢迎您参加!”说完,她雀儿般地欢跳着向伙伴们跑去。
我举目四望,秋天的香山多美!香山的红叶多红!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给文中两处注音填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举目四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于职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
【5】在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6】你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目“红叶更红”包含着什么含义?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理解:( )
A.“我”知道红叶是红领巾的颜色,觉得红叶更红了。
B.“我”知道小姑娘的主题中队会的主题是“让红叶更红”,觉得红叶更红了。
C.“我”发现了小姑娘不怕困难、忠于职守、有团队精神,觉得红叶更红了。
15、美文赏析。
大作家的__________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他遇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喜——_______ 喜欢——_______
谦虚——_______ 著名——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的描写作用是为读者刻画出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形象。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姑娘谆谆教导萧伯纳怎么写作。
B.萧伯纳不知道什么是谦虚。
C.莫斯科是苏联的一个城市。
D.小姑娘也是一个作家。
【5】这篇文章表现了萧伯纳怎样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四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1.列文虎克玩放大筑,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它的“玩具”,并从“玩县”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辛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孩子们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加点词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要认真锻练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辨别事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我们开了一场辨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军是个克苦学习的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头的两侧有一对园而突出的眼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
(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
(4)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个主题:写人
同学们,你认识的人当中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是勇敢、是顽皮、是好学、是幽默……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介绍给大家吧!注意通过具体的事例把他写下来,注意写出他的语言、动作。
题目:我的小伙伴 我的妈妈 我的老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