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说明雨后的蘑菇长得非常快。
C.“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两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宋庆龄身上信守承诺的品质。
2、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这句是____句。(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3、下列选项中,( )不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故事。
A.素甲鱼的故事
B.与蛇对话
C.王后的槌球场
D.龙虾四组舞
4、选词填空。
藴藏 储藏 躲藏
(1)我国各地( )的矿产资源很丰富。
(2)秋天,蚂蚁忙着( )食物,准备过冬。
(3)老鼠白天( )在黑暗的洞里,夜里岀来偷东西吃。
5、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选自宋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学期我们还读了一首描写桃花的诗,诗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这样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桃花在山中寺院开放的情景。
(2)古诗有花,有鸟。黄鹂是诗人常写的一种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
(3)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6、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写两个带“春”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写两个带“马”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写两个以“人”字开头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明亮~( )→( )
幽静~( )→( )
晶莹~( )→( )
动人~( )→( )
8、你还会写哪些AABB式的词语,试着写下来吧。
9、课外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比如说腈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樟脑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科学,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1】文中一共举了______个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2】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 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B. 冬天,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
C. 人们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原因。
【3】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背着大书包,要减轻肩头疼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比较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 生活的乐趣 B. 趣味大揭秘
C. 日常生活的乐趣 D. 趣味科学大揭秘
10、
小蚂蚁肚子饿极了。他四处寻找食物,找了好久都找不到,疲惫不堪。
傍晚,小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他看见蜘蛛正伸开八只脚,舒舒坦坦地地趴在蛛网上。小蚂蚁眼看着一只苍蝇被粘在蛛网上,没一会儿,一只蚊子又“不请自来”。小蚂蚁羡慕极了,央求道:“蜘蛛姐姐,把你的本领教给我吧!”让我像你一样,织一张网,往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啊!“
蜘蛛想了一会儿说( )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呀( )小蚂蚁( )你最好在这里过一夜( )看看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小蚂蚁答应了。
夜幕降临了,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在网上爬来爬去,把网上的丝一根一根吃进肚子里,把好好的一张网给拆了。小蚂蚁睁开朦胧的睡眼,疑惑地看着这一切。蜘蛛把丝吃掉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
天亮了,蜘蛛才把新网织好。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织?”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蛛丝吃进肚子,重新织网,网就没有粘性,第二天就粘不住飞虫,我就要挨饿。为了生存我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干活,从不敢间断,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
小蚂蚁再没问什么,默默地沿着树干朝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疲惫不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小蚂蚁“疲惫不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蜘蛛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新织?用“ ”在文中找出来。
【6】听了蜘蛛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hèng héng)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àng chuāng)举,_______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_______减轻了桥身的重(chóng zhòng)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3】介绍事物可以使用“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
【4】“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州桥的精巧设计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肥皂泡》片段,回答问题。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组词:
廊(______) 悬(______)
【2】写出同义词:
破裂(_________) 飘游(________)
【3】找出制作肥皂水的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吹起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下山
下山途中,我逞强地又跑又跳。
父亲叫住我说:“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
于是,他用那双厚实的手抓住了我,要我和他一同躺在树林的草地上。
“待会儿,你说说听到了什么。”父亲接着说出了他的目的。
闭着双眼,我仿佛听到了微风吹拂声、鸟鸣蛙叫声和清脆的蝉鸣声……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父亲像个哲学家似的解说着他的哲理。
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艳丽的色彩,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只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长夜漫漫,山路崎岖,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黑暗而宁静的山林,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 好像( )
曲折( ) 寂静( )
【2】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 )。
A.大自然的各种美景 B.大自然的其他声音
C.父亲说的话 D.“我”对父亲说的话
【3】父亲不让“我”急着下山,是因为( )。
A.跑太快容易摔倒 B.急着下山太累了
C.想让“我”感受大自然的美 D.父亲想等天黑了再下山
【4】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
14、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朝时,出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三元体系的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和长生不老的幻想之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火药最初并非应用在军事上,而是应用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上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达神奇迷离之效。
中国发明的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箭。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2】火药的发明者是( )
A.炼丹家
B.帝王
C.贵族
D.蔡伦
【3】战围时期,炼制火药的目的是( )
A.制作烟花
B.用于战争,打击敌人
C.用于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老的幻想
D.发射火箭和打猎
【4】火药最初用于( )
A.军事上
B.杂技演出
C.发射火箭
D.打猎
【5】关于唐代炼制火药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
B.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
C.硫黄伏火法和状火矶法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D.由皇帝亲自配置材料,亲自炼制
【6】第三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初步”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 用“ ”画出来。 (1分)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2分)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②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③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
(3)请你再写四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分)
、 、 、 。
16、照样子,仿写比喻句。
例: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1.房檐下垂下的冰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用一张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彩纸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甩出的糖风真漂亮。(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同学们在做游戏。(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传来美妙的音乐和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天下大乱,老百姓分分离开家园,四处逃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夏天比较热的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1)我熟悉的一个人
(2)生活中的新发现
(3)快乐的一天
提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作文,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把内容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