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一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模仿别人”?( )
A.滥(làn)竽(yú)充数
B.杞(qǐ)人忧天
C.邯(hán)郸(dān)学步
2、选字填空。
领 岭 山( ) 红( )巾 本( )
的 得 我( )书 跑( )快 红色( )鞋子
3、下面词语中的“坚”字含义不同的是( )
A. 坚冰 B. 坚城 C. 坚不可破
D. 坚如磐石 E. 坚信
4、我会读句子,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
1.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
( )——( )
2.他走到主席台上,显得很镇静,一点也不慌张。
( )——( )
3.别看她外表长得漂亮,其实内心很丑恶。
( )——( )
5、辩字组词。
魂(_________) 借(_________) 酒(_________) 牧(_________)
魏(_________) 错(_________) 洒(_________) 放(_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添( ) 洒( ) 愉( ) 涌( ) 竞( )
舔( ) 酒( ) 输( ) 桶( ) 竟( )
勿( ) 恰( ) 味( ) 睡( ) 脑( )
匆( ) 拾( ) 沫( ) 唾( ) 恼( )
7、读拼音,写词语。
yǔ zhóng bù tòng
(1)她的穿着打扮总是那么(______________)。
shāng diàn huò pǐn
(2)(___________)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_____________)。
yǐn yuē dēng long]
(3)站在这里可以(_____________)看到村口挂的(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zī shì yún chèn jì lù sū xǐng mì mì
shuāng bèi là zhú xùn sù wēi wǔ fù zé
9、现代文阅读。
杯弓蛇影
①有一个叫应彬的人在汲县做县令。夏至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应彬设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弩(nǔ)弓,映在酒杯中,形状就像一条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yù( )饮酒的那一瞬间,他瞥见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经将那杯酒喝进肚里去了。朋友当时就觉得又惊又怕,十分恶心。回到家里,只觉得胸腹灼(shào zhuó)热,疼痛难忍,以至于饮食不进,身体渐渐消瘦下去。家里人为他请了好多医生,用了好多办法,也不见治好。
②自从老朋友那次来访后,已好长时间不见面了,应彬觉得奇怪,于是决定到朋友家去回访。只见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轻,非常jīng yà( )应彬便问是什么原因。朋友___________地说:“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条小蛇被我吞进肚里,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③应彬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决定尽快找到事情的真相。酒杯中哪来的蛇呢?他回到县衙后,还在琢(zuó zhuó)磨这件事。猛一回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觉得给朋友jiě shì( )作用不大,于是专门备了车马,把老朋友再次请到家中,重摆宴席,仍让朋友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当朋友拿起酒杯一看,bù jīn( )惊叫起来,原来,杯中又出现了蛇影。这时,应彬也端着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将自己的酒杯端给朋友看,里面同样有一条蛇影。后来,他请朋友端着原来那杯酒离开那个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分明就没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应彬叫朋友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那把弩弓,对朋友说:“墙上的弩弓dào yìng( )在酒杯中,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实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没有。
④朋友半信半疑,又和应彬重新演示了几遍,心中的疑团终于消失。“原来如此!”他______________道。回去以后,朋友的病也很快地好了。
【1】按文中拼音提示,写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______”。
【3】第③段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的概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在第②④段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动作和神态。
【5】这则寓言主要告诉我们____(多选)
①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扰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②有智慧的人则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③做人要诚实,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④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6】《杯弓蛇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除了中国的寓言,你读过的其他国家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
10、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挑 骑 推 赶
有的____着马,有的____着担,有的____着毛驴,有的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2】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__”画出来。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_______的特点。
【4】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5】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11、阅读《刻舟求剑》片段,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读音。
宝剑 ( ) 催( )靠( ) 着急( )
【2】缩句:有个人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了。
【3】文中的“这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人能捞到宝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名字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蜂
在九月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跑出去,想去瞧一瞧黄蜂的巢。
小保罗的眼力非常好,再加上特别集中的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的观察很好地进行。我们两个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小径两旁的风景。
忽然,小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着我喊了起来:“看!一个黄蜂的巢。就在那边,一个黄蜂的巢,比什么都要更清楚呢!”果然,在大约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立即迅速地飞去,好像那些草丛里面隐蔽着小小的即将爆发的火山口,马上要将它们一个个喷出来一般。
我们小心谨慎地慢慢地靠近那个地点,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这些凶猛的动物,引起它们对我们的注意和攻击,那样的话,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在这些小动物们的住所的门边,有一个圆圆的裂口。口的大小大约可容下人的大拇指。同居一室者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地向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回,不停地忙碌着。
突然,噗的一声,我不觉吃了一惊,但是马上又醒悟过来了。我忽然想起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很不安全的时刻。要是我们太靠近去观察它们的行踪,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因为,这样的不速之客会让它们感到不安,会激怒这些容易发脾气的战士来袭击我们。因此,我们不敢再多观察了。再观察下去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东西了。
我和小保罗记住了那个地点,以便日落后再来观察。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巢里的居住者,全体都应该从野外回家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__________)
(2)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__________)
(3)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__________)
【2】短文中有一个关键句,能很好地体现小保罗观察事物时的优点,请用点标出来。
【3】下面句子中画“ ”的部分按括号中的要求修改是否合理?为什么?
果然,在大约(去掉这个词语)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改成“快速飞的黄蜂”),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和小保罗观察得十分细致,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请用“﹏﹏﹏”画出能体现作者或小保罗观察细致的句子。(最少两处)
13、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第三天,第四天,老爷爷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爷爷也没有来,棒五米自己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突然感悟:“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爷爷都不要我。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坚硬,整个身体像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不久躯体就要腐烂,我真难受啊!”棒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______ 领悟——______
【2】“我真难受啊!”棒玉米难受的原因是什么?用“_____”在文中画出。
【3】在读选文第二自然段时,应用( )的语气来读。
A.激动
B.欢喜
C.悲伤
【4】假如你听到文中棒玉米说的这些话,你想对它说什么?
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英雄于连
可是,敌人并不死心。他们经过周密策划,把烈性炸药放到市政府的地下室里,只要一引爆,政府大楼就会变成一片废墟,许许多多的人将会倒在血泊之中。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导火线点燃后,敌人便慌慌张张地溜了。导火线冒着火花,刺刺作响,慢慢向地下室燃烧过去。一场毁灭性的大爆炸即将发生!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哪会知道这隐藏在暗处的阴谋呢?
【1】用“ ”画出描写敌人阴谋的句子。
【2】“导火线冒着火花,刺刺作响”写出了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它又叫狮子桥。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一个石狮子展览馆。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现在人们把这里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1】卢沟桥是一座__________桥,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所以它又被叫做__________。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用“ ”画出能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的句子。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了写清楚“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详细介绍了狮子的 和 。第二段结尾使用了省略号,表示 。
【3】解释词语: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针对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你的班级里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说说你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无论飞到哪里,蜜蜂总是可以回到原处。(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你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享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说说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21、习作。
以“一个______的同学”为题,写一个你所在班里的同学,选取一两件小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生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