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疏”的读音是“sū”,意思是“稀疏”。
B.“白发谁家翁媪”中“媪”的读音是“ǎo”,意思是老妇人。
C.“单于夜遁逃”中“单”的读音是“chán”,“单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
D.“只留清气满乾坤”中“乾”的读音是“gān”,“乾坤”的意思是天地之间。
2、细菌的身体虽然小,却要吃顶大的东西,下列( )是他喜爱的食物。
A.无机盐
B.鸡肉
C.花叶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环境描写)
B.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心理描写)
C.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D.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语言描写)
4、(本题2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严俊 麦杆 B.擦试 临危不俱
C.躲藏 伺候 D.宫廷 优虑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列数字)
B.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分类别)
C.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举例子)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打比方)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日/长篱落/无人过。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D.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写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见,他不喜欢猫。
B.《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C.《巨人的花园》中的巨人知错能改,唤来了春天。
D.《芦花鞋》这篇课文很长.我们可以借助空行,分部分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 )于( ) 良( )美( )
( )歌( )舞 灯火( )( )
似( )( )懂 洞穿( )( )
9、阅读《繁星》,回答问题。
(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
(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 嫩绿 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___到___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快乐王子(节选)
[英]王尔德
快乐王子的双眼充满了泪水,泪珠顺着他金黄的脸颊淌了下来。王子的脸在月光下美丽无比,小燕子顿生怜悯之心。
“你是谁?”它问对方。“我是快乐王子。”
“那么你为什么哭呢?”燕子又问,“你把我的身上都打湿了。”
“以前在我活着的时候,”雕像开口说道,“我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因为那时我住在逍遥自在的王宫里,那是个哀愁无法进去的地方。白天人们伴着我在花园里玩,晚上我在大厅里领头跳舞。沿着花园有一堵高高的围墙,可我从没想到去问别人围墙那边有什么东西,我身边的一切太美好了。我的臣仆们都叫我快乐王子。而眼下我死了,他们让我高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自己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
“啊!难道他不是铁石心肠的金像?”燕子对自己说。
“远处,”雕像用低缓而悦耳的声音继续说,“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一户穷人。一扇窗户开着,透过窗户,我能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桌旁。她那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倦意,一双粗糙发红的手上到处是针眼,因为她是一个裁缝。她正在给缎子衣服绣上花朵,房间角落里的一张床上躺着她生病的孩子。孩子在发烧,嚷着要吃橘子,可是他的母亲除了能给他喂几口河水外,什么食物也没有。燕子,燕子,小燕子,你愿意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吗?我的双脚被固定在这基座上,不能动弹。”
燕子说:“我的伙伴们在埃及等我呢,他们正在尼罗河上飞来飞去。”
“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又说,“你肯当我的信使吗?那个孩子太饥渴了,他的母亲伤心极了。”
快乐王子的满脸愁容叫小燕子的心里很不好受,它说:“这儿太冷了,不过我还是愿意当你的信使。”“谢谢你,小燕子。”王子说。
于是燕子从王子的剑柄上取下那颗硕大的红宝石,用嘴衔着,越过城里一个连一个的屋顶,朝远方飞去。
它最后飞到了那户穷人的屋舍,朝里面望去。发烧的孩子在床上辗转反侧,母亲已经睡熟了,因为她太疲倦了。它将硕大的红宝石放在那女人的桌子上。随后它又轻轻地绕着床飞了一圈,用羽翅扇着孩子的前额。“我觉得好凉爽,我一定是好起来了。”孩子说,说完就沉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然后,燕子回到快乐王子的身边,告诉他自己做过的一切。“你说怪不怪,”它接着说,“虽然天气很冷,可我现在觉得好暖和。” (有删改)
【1】读完全文,我们了解到:以前,快乐王子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雕像后,快乐王子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章开篇说“快乐王子的双眼充满了泪水”,快乐王子为什么哭了?用“ ”画出来。
【3】根据文章内容及括号里的提示,梳理概括燕子的心理。
惊讶(啊!难道他不是铁石心肠的金像?)→____________(伙伴们在埃及等我)→心里很不好受(快乐王子满脸愁容)→______________(当了王子的信使)
【4】童话大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你认为本文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是什么?请举例进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宅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
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讲了“一要”“三不要”请答一答。
“一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树木对人类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粉笔的生命观
李宏
①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身躯随之一点点地缩短,黑板擦吃惊地说:“我的好邻居,你再跳下去就要完了,你没觉察到危险吗?”
②“不,我很清醒。在粉末的飘飞中,我感到自己的身躯在缩短,生命在消耗。”
③“那你还要乱蹦乱跳做什么呢?”黑板擦又问。
④“ ”粉笔惊诧地反问。
⑤“对呀!”黑板擦轻声轻气地劝告粉笔说,“快歇歇吧,我可是为了你好,别再固执下去啦!”
⑥粉笔指了指纷纷扬扬的粉末,说:“你瞧,这些粉末都是我变的,你以为它们是废料吗?不,那是科学的雨点、知识的奶粉,花儿盼我去浇灌,孩子们等我去哺育,为了他们,我愿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即使磨掉整个生命,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⑦“说得对!”黑板擦听了粉笔的话,也激动得跳起来,“来,让我替你开路!”说完“噔”地跃上黑板,呼啦啦地擦开了。
⑧粉末,轻轻地落下,变成了一簇簇花儿,一张张笑脸……
【1】短文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填入短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活蹦乱跳能行吗?
B.除了活蹦乱跳外,我还会别的吗?
C.难道你不知道我的使命吗?
D.难道停下来就不是在消耗生命了吗?
【3】粉笔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
A.时刻不得闲,用实际行动来充实自己。
B.奉献出自己,把自己变成知识哺育孩子
C.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得到快乐。
D.做出实际的行动,把废料变为宝物。
【4】读了这则童话故事,你有怎样的收获?
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姐姐说:弟弟有股执著的韧性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这是杨利伟留给姐姐杨丽君的整体印象。说起弟弟,杨丽君笑着侃侃而谈:“利伟上学时肯学习,很有韧性,小时候深得爸妈的喜欢,邻居们也常常夸他。”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杨利伟上初三那年的一件事。那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小屋。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姐姐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姐姐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他的小屋。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弟弟说:哥哥是生活中的老师
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一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杨俊伟说哥哥教给了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这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即使现在自己已长大成人上班了,哥哥仍不时在电话中嘱咐他要注意学习,多看报纸,争做知识型的国家工作人员。
【1】解释“侃侃而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话概括杨利伟小时候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杨利伟说几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党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上面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
【2】泉水的来路是石壁下方的________,只能容得下_________进出。
【3】面横线的句子是( )(填序号)
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
【4】在上面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昏黑——______ 稍稍——______
【5】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选序号)
A.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
B.外洞的景象
C.内洞的景象
【6】画波浪线的句子写的是作者的(见闻 感受),这些描写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个通道(狭窄低矮 十分危险)的特点。(用“√”表示)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4.它要是不高兴,____谁说多少好话,它____一声不吭。(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小明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增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带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9、读写——创新升华
题目:我的奇思妙想
要求: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出来介绍给大家。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