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南永州2025届初三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193991,德国突袭波兰

    B.193777,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127,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622,德国突袭苏联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两位杰出的领导人,列宁和罗斯福在其执政期间分别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下列对两项政策相同点归纳错误的是

    A. 都有借鉴彼此国家的方面

    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 都使本国从经济大危机中缓慢恢复

    D. 都巩固了本国的政权

  • 4、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据此概括德意日法西斯暴行的共同特点是

    A.疯狂扩军备战

    B.制造独裁恐怖

    C.武装夺权

    D.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5、单元复习是一种系统高效的学习策略,下列归属"资产主义制度的扩展"主题的是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美国内战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俄国的改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战歌。这首歌的作曲是(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徐悲鸿   D. 侯德榜

     

  • 7、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改革政府机构     改革土地制度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1991年底,一位老妇人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 9、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 发电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推广

    C. 内燃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使用

  • 10、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原因是

    ①反腐败是当前我们的中心工作   ②中共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共是执政党,享有重大事项决定权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 11、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保卫大武汉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⑤百团大战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②③

  • 12、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这天,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的民兵发生了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巴黎公社 C. 来克星顿枪声 D. 光荣革命

  • 13、“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五功: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使用这一教义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 14、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据此判断,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A.废除奴隶制度

    B.维护国家统一

    C.建立联邦政府

    D.赢得国家独立

  • 1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首先发生在英国其次发展到其他国家

    C.主要发明来自手工工匠的经验

    D.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 16、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水利工程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隋炀帝

     

  • 17、1913年,有一个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革命,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这个公司是

    A.奔驰公司 B.福特公司 C.吉利公司 D.宝马公司

  • 18、有人说:“1929-1933年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时期苏联“独特实验”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苏联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 1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的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④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0、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井冈山会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 22、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________、英国、美国5个________和10个________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________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 23、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________年,人物: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________。宣布实施:________

  • 24、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________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________,摆脱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发起了________运动。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____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冷战结束后,建立____,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____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___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________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________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________________

  • 25、(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二战重要转折性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2)据图指出:德国东侵苏联的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 26、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 27、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______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________化改革,颁布了“________”。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______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 28、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悠久性,又有其独特性。

    (1)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罗贯中编著的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2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大大强化。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掌管侍卫、缉捕和刑狱。雍正帝设立中枢机构____,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 30、唐朝高僧______接受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明中期倭寇横行,明政府派将领_______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他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 3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 33、清朝前期,我国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明清两代称之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近年来,周边国家不断挑衅,制造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等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末清初,当时人民为保卫台湾主权采取哪一行动?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哪一举措来加强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清朝晚期,因为哪场战争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

    (2)清朝前期,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清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哪些措施?

    (3)新疆是中国西北的门户,清朝乾隆皇帝时出现回部贵族叛乱;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和俄国觊觎新疆。面对种种危机,清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和管理措施?

    (4)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向奥巴马总统阐明了中方在钓鱼岛、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方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以上历史知识,我们对钓鱼岛、南海问题应有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时,南通等地“风气未开”,股款难集,而地方官员又刁难,张謇几次走投无路,“泪水如潮水一样涌出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

    ——熊秋良《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阻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思想支撑着张謇“丝毫没有动摇”?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

    材料三:1869﹣1919年轻重工业比例统计表

    (2)根椐材料二、三分析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的特点。

    材料四: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名称。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