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户均土地规模1986年的9.25亩下降为1997年的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和最初15年的承包期限,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制
A.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B.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2、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 “大跃进”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 改革开放
B. 祖国统一
C. 申奥成功
D. 外交成就
4、“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纪念党的一位好干部而赋的词。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5、“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与中共指导思想关系来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与中共与国家事业关系来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下列哪些史实能说明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①朝鲜战争爆发
②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小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课题,收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公司”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他的研究性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一湾浅浅的海峡仿佛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如今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这表明( )
A.两岸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台湾回归
D.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9、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10、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观察下表,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 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 |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
12、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可以说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特别是社会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甚至在当时人们为新生婴儿所取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如张卫红、李援朝、陈建国、王跃进等。如果从确实反映历史印记的角度,以上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李援朝、陈建国、张卫红、王跃进
B.陈建国、李援朝、张卫红、王跃进
C.陈建国、李援朝、王跃进、张卫红
D.李援朝、陈建国、王跃进、张卫红、
13、“(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开展了
A.抗日战争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15、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三幅图片。刘老师这节课讲述的内容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6、如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建设应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7、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兴办的4个经济特区分布在
A.上海、浙江 B.广东、福建 C.山东、江苏 D.广西、天津
18、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在纪念馆内的醒目位置陈列着两位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
A.朱德
B.邓小平
C.刘伯承
D.彭德怀
19、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20、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其旨在
A.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
B.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C.倡导男女平等观念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1、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22、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4、________年____月,第 ______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5、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6、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7、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29、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0、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31、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特色中国)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问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1987年,哪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33、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回答:
(1)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哪一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措施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任举一例)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哪对三个行业进行变革?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本次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34、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一: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材料二:“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4)材料中,邓小平当时在广东、福建画的“圈”分别是哪几个?他“写下诗篇”又是哪一历史事件?随着改革开放深入,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