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南三门峡2025届初三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这表明这场战争 (  )

    A.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B. 保障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新局面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2、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3、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他说的“社”是指(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群众文化社团

    C.农村供销社

    D.人民公社

  • 4、成都老字号郭县豆瓣“益丰和”,在1955年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实现公私合营,定名为“鹃城牌”,产量扶摇直上。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 5、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6、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 7、下面两幅图片表明当今中国

    A.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 D.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 8、虽然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拦的趋势。下面对中国发展的介绍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B.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C.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D.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 9、“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作.....”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1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 13、从7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80年代的洗衣机、冰箱、彩电到90年代的空调、电脑、手机再到21世纪的私家车、地铁这些变化反映了(  

    A.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B.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就业渠道拓宽

  • 14、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 15、如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中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剧照

    A.解放南京

    B.开国大典

    C.重返联合国

    D.香港回归影片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军队包括

    ①陆军

    ②火箭军

    ③空军

    ④海军

    ⑤战略支援部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 17、下列不属于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提出的“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的是

    A.建立中国共产党

    B.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D.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18、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 《朝鲜停战协定》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中国加入联合国

  • 1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A.打土豪,分田地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农业机械化生产

  • 20、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五四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 22、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 23、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 25、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 2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27、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30、______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 32、“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3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三十多年来,虽然各个领域改革的推进程度并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未动,但这一轮改革毕竟使一个对世界经济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局部地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

    材料三: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次重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伟大革命”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该谈你对我因”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